首页 理论教育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思维

【摘要】:在这里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所进行的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随着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发生、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可以说,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它的艺术价值,不断地创新,追求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完美境界。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之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在这里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所进行的设计。从设计范围来看,它包括对一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包括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情境的设计;从教学设计的特点来看既包括课前进行的教学设计(或称预设性教学设计,相当于备课),也包括课中进行的教学设计(或称生成性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随着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发生、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不断地审视和反思传统的教学理论,并将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来,使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就是现代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它使得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向性、预见性和科学性

近十多年来,教学教育理论发展迅速,人们摒弃了传统简单、机械的研究方法,而是更注重探讨数学学科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数学学习心理学、数学教育论、数学课程论等诸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得数学教育真正以一门独立学科存在。这一可喜的进步也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使它更具有学科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是数学教育学理论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简单地说,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数学学习论、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评价理论、数学方法论等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中的要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数学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教学活动模式与工作流程,提出教学策略方案和评价办法,并最后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它具备规划性、超前性、创造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既是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过程,又是具备学科特点的数学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能充分展示它的技术性特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数学教育理论与数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使每一位数学教师能把所学的数学教育理论融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重在设计的过程,而不是设计的结果。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有着一定的理论体系,它以追求至臻完善为根本目的。它以现代数学教育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根据数学教与学的基本规律,编制合理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一定的策略体系,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说它是一门艺术,因为它表现出艺术的本质特点: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体现在教师进行设计的前期工作——教材分析与处理上;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体现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体现在教学活动流程的整体布局上;体现在设计中的教师的认知风格上。

可以说,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科学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创新则是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它的艺术价值,不断地创新,追求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