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但是实践证明,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一个问题多次被强调后,就算他们不懂内在深层次的原因,也会有最基本的认知反应,因此,对小学生而言,多做练习是在小学生直觉思维培养中最简单、最基础的一部分。过去,课堂教学多是以教材的逻辑展开为线索而进行讲授的,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3-08-03
(一)概念教学
在数学解题中“定义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定义的逆运用容易被学生忽视,只要重视定义的逆运用,进行逆向思考,就会达到使问题解答简捷的目的。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应明确作为一个数学定义的命题,其逆命题总是成立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贯穿双向思维训练。如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二、三……位,那么小数值就扩大10、100、1000倍,还要学生学会反向叙述:小数值扩大10、100、1000倍,那么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这样的例子很多,对数学命题逆向叙述比正向叙述难度要大,小学生开始难以适应,应从低年级抓起,根据不同的知识范围、心理水平,采取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到位。
小学数学中所给出的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运用往往有正向的,也有逆向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以致造成思维呆滞。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熟练掌握定理、公式、法则的顺向应用外,还应学会定理、公式、法则的变形逆用,这样才可以使问题较易解决。此外,在教学中,还让学生明确每个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逆命题是否正确,并注意成立的条件。例如:0是整数。逆向叙述:整数是0,将命题的前提与结论的机械换位,导致命题错误。因此,要引导训练学生科学地进行逆向叙述。如,在学习了整除概念以后,得出: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这个结论。为了进一步搞清整除的概念,区分整除与除尽,还应该反方向想一想:能除尽的一定能整除吗?如果老师经常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应用“反向”教学法,那么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清楚正确、全面辩证,而且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高出其他学生,至少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多了一条不易想到的方法。
(二)直观教学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必要的教具、模型、幻灯、多媒体等进行直观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思维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提高思维的兴趣和效率。比如,多媒体逼真地展现某个事物、某个事件、某种活动的全貌,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正向思维清晰明了,也为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反向呈现某些活动或过程,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进行。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一课,教师这样导入:“这是老师每天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你能说说老师每天放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吗?”多媒体呈现:老师家→向东50米到苍梧绿园→向北200米到教育局→向西150米到学校。这种直观的训练是学生提供逆向思维的基础。
(三)加强教学反证应用
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实例呈现数学理论,证明数学理论的正确性与应用方法。反证法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当一些数学问题解决的难度较高时,许多策略解决者都会利用反证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反证法从数学问题特征的反向出发,引出与分析矛盾,从反面的角度来得出正面的结论,对现有的数学结论进行肯定。因此,教师利用反证法进行数学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反向角度思考,促进学生逆向思维的形成。平时,学生会遇到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些命题的真假进行确定的时候,可以利用反证法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像“四边相等的图形就是正方形”这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性进行验证时,可以利用一个四边相等但不是正方形的反例进行验证。教师可以举出菱形这一反例,让学生从菱形的性质出发,对命题的正确性进行逆向思考。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面,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提高。
有关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的文章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但是实践证明,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一个问题多次被强调后,就算他们不懂内在深层次的原因,也会有最基本的认知反应,因此,对小学生而言,多做练习是在小学生直觉思维培养中最简单、最基础的一部分。过去,课堂教学多是以教材的逻辑展开为线索而进行讲授的,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3-08-03
充分表明,教育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学生答“草地”的都对了,而惟独答“草坪”的,老师则认为错了。其实,这个学生答“草坪”是对的,只是他没有照葫芦画瓢,这恰恰表现出他的创新思维能力。可惜的是,这种超常的思维能力、独特的思考,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这两件事,反映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呆板、忽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错误倾向。......
2023-10-23
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生理、心理正常的人都有其创造力,然而,先天素质只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发挥的自然基础,而后天的培养与实践则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发挥的决定因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才能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有序的发展。......
2023-08-03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课前研究预设阶段、课中适时调整阶段以及课后反思修正阶段。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分强调其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作为人文、艺术的一面,于是教学设计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教学环节可适时调整①数学课堂教学的大环节和主要步骤必须提前设计。因此,陈述性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预先设计的内容之一。......
2023-08-03
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它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联想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所谓概念联想,就是根据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发散思维,考虑到在其他条件下,概念可能发生的变化。......
2023-08-03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抓准教学重点是关键之一。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防止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热闹闹和课件画面的漂漂亮亮;要通过钻研教材,抓准教学的重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点。数学教学的重点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应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设计来突出。因此,教学目标几乎成了全部教学设计的依据,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2023-08-0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但是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其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三)教学环节设计忽略本质新课改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利用小组谈论的形式不仅方便管理教学秩序,而且可以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