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联想思维力培养:数学课新思维

联想思维力培养:数学课新思维

【摘要】: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它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联想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所谓概念联想,就是根据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发散思维,考虑到在其他条件下,概念可能发生的变化。

巴甫洛夫曾说过:“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成。”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它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联想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由此,不难发现数学联想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概念联想

首先,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对概念模棱两可,那么对数学的认知就不可能完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就要从基础抓起,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联想。而所谓概念联想,就是根据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发散思维,考虑到在其他条件下,概念可能发生的变化。比如,在学习四边形时,老师会教导学生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即在平面内,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那么在以这个概念为基础的前提下,老师就可以继续发问,如果两组对边平行且与相邻边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显然,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在原有的概念上添加了一个条件,就会得知对边平行且与相邻边垂直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老师还可以进一步添加概念的限制条件,如在长方形的基础上相邻边长度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还是长方形吗?之后学生就会了解到,这样的长方形,叫做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本质联想

本质联想是概念联想的深化,即在理解了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本质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从本质上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应用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了加法和乘法之后,老师提出问题,要求计算6+6+6+4的结果,这个计算题相对简单,但却有几种不同的解法。首先,学生会想到直接使用加法得出结果,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乘法解题转换式子为6×3+4,因为乘法的本质实际上是加法,这两种方法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也因为这种联系,这道题还可以用6+6+6+6-2即6×4-2的简便算法

(三)实践联想

对知识的理解不仅表现在思维上,也表现在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实践完善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对知识的联想拓展到生活上,这对联想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学习计算圆的周长这个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各种圆形的物体,如茶杯的茶盖,玩具汽车的车轮等,让学生利用细绳、刻度尺等工具对圆形物体的周长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散思维,想各种办法,例如,用细绳缠绕物体一周,再用刻度尺测量细绳的长度,又如将圆形物体在桌上滚动一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在桌上滚动的距离等,这些都是学生思维发散的体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知识联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