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摘要】:在1843年10月马克思移居巴黎后,他又将这种人本主义哲学同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潮嫁接起来,努力实现德国和法国自由派的联盟。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的主谓颠倒,契合了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形成的对于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质疑和不满。马克思对人的解放和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强调,也同他在巴黎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观念的接受直接相关。

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后,先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几乎与此同时,马克思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计划——对黑格尔法哲学,或者更具体地说,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在直接的意义上,这一研究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争论活动的延续和拓展。同时,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的研究和批判,一方面是马克思之前与鲍威尔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尽管马克思此时已经开始自觉批判自我意识哲学,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他的合作者——卢格对政治异化批判的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在批判黑格尔国家学说的过程中,马克思已经开始将另外一位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成员——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观点奉为圭臬。在1843年10月马克思移居巴黎后,他又将这种人本主义哲学同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潮嫁接起来,努力实现德国和法国自由派的联盟。其代表性成果,就是仅仅出版了第一、二卷合刊的《德法年鉴》。

结束《莱茵报》的编辑工作后,马克思获得了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利用这段时间,马克思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与燕妮完婚。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在坚持学习和思考,在克罗伊茨纳赫,他系统研读了大量政治、历史著作,写下了大量的笔记,并且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大部头的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最直接的动因就是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为了解决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最先援引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念。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马克思与燕妮举行婚礼的克罗伊茨纳赫保罗教堂

1843年3月,马克思收到了《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一书,其中除了收有马克思1842年初撰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外,还有一篇费尔巴哈的纲领性文章《论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在这篇文章中,费尔巴哈明确提出以“主谓颠倒”的人本主义方法批判黑格尔哲学。所谓“主谓颠倒”指的是: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哲学起点是一个非对象性的、抽象的观念,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不过是这个非真实的观念,即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因此,黑格尔的哲学不过是一种精致的神正论,或者说为上帝的存在作证明的学说,而真正的哲学起点,应当是一个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也就是人本身;只有人才能是真正的主语,而观念、上帝不过是其派生物或者说谓语;在此基础上,费尔巴哈要求把黑格尔主谓颠倒了的思辨哲学颠倒回来,确立真正主体的理论地位。

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的主谓颠倒,契合了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形成的对于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质疑和不满。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用这种主谓颠倒的人本主义方法,批判黑格尔国家观念中包含的神秘主义和思辨维度,得出了“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看法。当然,在这种颠倒了的观念中,马克思仍然坚持了一种批判性的立场。这就是:理性国家的思辨性和神秘主义,应当到家庭和市民社会中去寻求解决,而在家庭和市民社会的领域,恰恰是物质利益难题发生的地方,因而必须进一步解剖市民社会。相应的,解剖市民社会、阐释理性国家的思辨性和神秘主义的关键,就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那么,如何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呢?马克思在克罗伊茨纳赫的政治历史研究和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中,相互印证地得出了一个关键观念:对私有财产进行批判。因为私有财产或者说私人所有制形式,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核心问题,而它构成了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思辨性和神秘主义的基础。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本质是私有财产的神秘主义。

这样,就不难理解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所发表的两篇文章了。《论犹太人问题》虽然主题是批判鲍威尔的宗教异化观点,但重要的理论推进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是人的类本质异化的形式,市民社会本身不断产生出自身的对抗性冲突,解决现实的问题,必须实现人的解放,而非政治解放。《〈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则明确强调,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才能真正超越私有财产,实现人的解放的要求。当然,在《德法年鉴》筹备和发表时,马克思已经到了巴黎——这座当时的“新世界的首都”。马克思对人的解放和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强调,也同他在巴黎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观念的接受直接相关。法国社会主义者所推崇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与英国经验论,同马克思所接受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在批判私有财产、实现人类解放的理论规划中有机结合了起来。这构成了马克思进一步研究的直接动力。当然,马克思也要根据新的理论资源为其注入新的思想活力,这就是政治经济学

《德法年鉴》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