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3年赚35万!成功典范的手撕面故事

3年赚35万!成功典范的手撕面故事

【摘要】:为啥叫绿色手撕面张志权说,现在人们喜欢吃绿色食品,因为它无污染、纯天然。王金刚是小工中的一个,后来成了另一家“绿色手撕面”的老板,生意也一样红火。张志权静下心来,算了一笔细账,他自己都有点不信,在这个仅有两万人口的小镇上,3年经营下来,去除生活费用、税务等各项支出,自己竟存下了35万。妻子笑他异想天开,想做中国的麦当劳,他却认真地说,说不定我们的“绿色手撕面”真能成为中国的麦当劳呢!

张志权扔掉铁饭碗的缘由很简单,工厂效益不好,没钱花。张志权发家的经历也很简单,钻劲儿让他掌握了一手“绝活”。1998年末,张志权开起了小吃部,收入当然比上班强。河南的表舅来东北,闲聊间提起舅妈做的手撕面。表舅只是随便说说,张志权却上了心,刨根问底地问个没完,表舅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将来问你舅妈吧!第二天,他便关了小店,和妻子一道去河南把舅妈接来东北。回来后的近1个月时间,张志权的小吃店一直未营业。他开始根据舅妈提供的做法研究手撕面的整个制作过程。和面、醒面、撕面及各种汤料配制,他反复试验了上万次,一个月竟用掉了7袋面粉。做好后,亲友一致反映面好吃,筋道、口感好。此时一套各项指标精确到两、钱、分、秒的手撕面制作方法已经形成了。

张志权摘掉了小吃部的牌子,大大方方做了个灯箱,“绿色手撕面”的招牌打了出来:绿色手撕牛肉面、绿色手撕猪肉面、绿色手撕鸡汤面、绿色手撕鸡蛋面、绿色手撕肉酱面、绿色手撕菜汁面、绿色手撕薄荷面、绿色手撕素炒面、绿色手撕番茄面……起初,人们都想尝尝新鲜,可这一尝不要紧,头回客,都变成了回头客。这条小吃街上,兰州拉面、手擀面、蒸饺等面食部显得冷清起来。有时候,屋里的座位满了,客人就在外面等,有些顾客干脆端着到店外面吃。两个出差的黑龙江人,吃了张志权的手撕面后,每天必到。他们说,每碗3~4元,既实惠,味又好,还有老板送的清汤喝,每天换一种面,吃够5个轮回再回家。为啥叫绿色手撕面张志权说,现在人们喜欢吃绿色食品,因为它无污染、纯天然。我家的面没有任何添加剂,完全用手撕成条,就像人家吃凉拌西红柿用手掰,而不用刀切一样,不会带有任何杂味,再加以各色配料佐汤,又好吃,又时尚。生意异常火暴,夫妻俩忙不过来,张志权请了两名小工。有了人手,他们又增加一些简单的小炒、凉拌菜,效益自然又增长了一截。王金刚是小工中的一个,后来成了另一家“绿色手撕面”的老板,生意也一样红火。为王金刚开店,夫妻俩还闹了很长时间别扭。妻子坚决不同意张志权把和面技巧教给王金刚,可张志权认为他家里困难,每月几百元的收入根本不够供两个弟弟上大学。张志权费了好大劲终于说服妻子,王金刚的店开了起来。

后来小区规划,楼区附近的出租屋一律拆除。张志权的面馆被迫关门。张志权静下心来,算了一笔细账,他自己都有点不信,在这个仅有两万人口的小镇上,3年经营下来,去除生活费用、税务等各项支出,自己竟存下了35万。后来,张志权一边找店面准备重新开张,一边忙着有关产品注册事宜。妻子笑他异想天开,想做中国的麦当劳,他却认真地说,说不定我们的“绿色手撕面”真能成为中国的麦当劳呢!

创新策略是通过技术创造新产品或新方法,进而填补市场空白,开拓新的经营天地,经营特色是无形的资产,能使企业也欣欣向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