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现人生理想,发挥专业优势,创业DIY

实现人生理想,发挥专业优势,创业DIY

【摘要】: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张海娟又创办了三个幼儿园,目前拥有14个班组,500多名幼儿。但唐永新并不满足于现状,依旧勤勤恳恳地扎根于水产养殖事业,为实现养殖造福人类的更高目标不断开拓创新,超越自我。实例中的张海娟是发挥专业优势自我创业的典型。

【范例】

(一)幼师毕业生创办幼儿园

某职业高中幼师专业学生张海娟毕业后,不向往公办幼儿园的优越条件,不顺从父母的安排和亲友的劝阻,独立地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她与两个同窗学友一起来到小巷深处租借了三间平房办起了私立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只有10个幼儿,三个老师10个幼儿,够凄惨的了。但张海娟坚信“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恒不在速”,她对两个同学说:“现在什么也不要想,集中精力做好一种事:教好孩子,管好孩子,用我们的行动和成绩来争取家长和社会的信赖。”

一天,一个叫杨蕾的小女孩趴在桌上哭,张海娟把她抱到宿舍里,一阵阵臭味使她明白了一切,她一边替小杨蕾脱裤子,一边安慰说:“蕾蕾没有错,都怪阿姨没有提醒蕾蕾上厕所。”她帮小杨蕾洗好身子,洗干净衣服,又在床上给孩子讲故事,一直陪到杨蕾的父母来接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的能力和热忱终于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赞扬,在小巷深处传为佳话。半年以后的新学期入园幼儿猛增到90人。

一般地说,创办私立幼儿园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但张海娟却与众不同。1995年第一学期,东门福利厂送来7个幼儿,张海娟考虑该厂职工大部分是残疾人,收入低微,就明确表态只收三分之一的费用;有一个叫梁倩玉的幼儿,开学一周仍未来园,她主动上门家访,发现孩子的父亲长年卧病在床,母亲做小生意度日,当即表示不收任何费用,主动承担照料孩子的责任。孩子的妈妈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张老师心肠太好了!”

张海娟办学规范,大、中、小三个年级教学目标明确,严谨治学,科学治教,教学质量和幼儿素质在全县颇有名气,县电视台连续几天报道了这个幼儿园的事迹。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张海娟又创办了三个幼儿园,目前拥有14个班组,500多名幼儿。这一成绩的取得虽谈不上什么奇迹,但对一名职业高中毕业生、一名不足20岁的女孩子来说,可贵的是有这样一股独立的闯劲、勇气和大胆拼搏的创业精神。

(二)情系水产 勇于超越

现任山东省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好当家水产集团水产研究所所长的唐永新,是1989年威海市水产学校的毕业生。十几年的探索钻研和不断的磨炼,造就了他顽强精明的品质。自1998年以来连年被评为“荣成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又被评为“威海市优秀科技拔尖人才”。面对成绩与荣誉,唐永新说,自打步入水校以来,他就与海水养殖结下了不解之缘,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感谢母校给予了他扎实的学业基础,感谢母校在创业遇到困难时向他伸出的援手。

而唐永新也一直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楷模,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毕业时,唐永新选择了荣城市渔业经济实力雄厚、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好当家集团公司,来到了在“南大湾”刚刚起步的集团养殖公司乔鱼厂,在第一线干起了养殖工,在当养殖工的过程中,为了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摸索和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虚心向有经验的工人学习,一切从头做起。他先后干过育苗工、对虾养殖工、养殖技术员,从事养殖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在养殖中,唐永新仔细观察每一种养殖品种的习性、生产、饵料的追喂,把观察到的都一一作了笔录。别人下班了,他却饿着肚子挑灯夜战,有时一连几天蹲在养殖车间,没白没黑地干活。唐永新说:“没有付出,哪能有收获。”

收获的日子到了。1995年,当过“小工”的唐永新,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成熟了,走上了集团养殖公司养鱼厂副厂长的领导岗位。他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更加发愤图强,带领有关人员搞起了养殖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针对养殖品疾病时有发生的情况,他带领科技人员与他母校的教师共同攻关,刻苦钻研,反复试验,同时与国家有关科研院所的养殖专家联系,终于找到并采用了新的鱼病防治方法,使养鱼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研究开发出了牙鲆鱼肠道白浊弧菌噬菌体液,其灭活菌已应用于生产;二是研究生产的兴合细菌及硝化、亚硝化细菌,有效地改善了养殖池底及池水的状态,维持了养殖池底的微生态平衡;三是试验研制的中草药对牙鲆鱼淋巴囊肿病等病毒性疾病,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四是开发研究海水鱼类寄生原虫病的溶解液,使用该溶液浸泡患病鱼可在短时间内使虫体溶解、脱落,治疗效果彻底,无毒副作用,得到海水养殖专家的肯定,此项技术在国内、国际均处于领先水平。

1998年1月,走上养鱼厂厂长岗位的唐永新,还身兼好当家集团水产研究所所长的职务,这使他对科研投入了更大的热情。他常对工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海水养殖企业,只有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路子,养殖效益才能大幅提高,企业才会有前途。”唐永新既是这样说的,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上任以来,他不但亲自搞科研,而且还先后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他的文章《利用光合细菌分解处理海参粪便的试验报告》、《牙鲆鱼幼鱼眼球突出病的初步探讨》、《牙鲆仔鱼肠道白浊病灭活菌苗的应用研究》等,分别发表在《微生物学通报》、《齐鲁渔业》和《中国水产杂志》上,受到专家的好评。

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给鱼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唐永新上任当年,养鱼厂就实现利润400万元,1999年达到800万元,2000年猛增到1000万元.2001年实现了纯利1600万元,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为发展海水养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唐永新并不满足于现状,依旧勤勤恳恳地扎根于水产养殖事业,为实现养殖造福人类的更高目标不断开拓创新,超越自我。

(摘自《学习与创业》2003年5期)

启示录:

由发挥专业优势而创业的是许多人首选的创业之路。因为,自己所学专业都要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验实习,甚至是顶岗实训。这些都为年轻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专业而创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所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实践,重新再学习、再提高,把知识变成活的有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实践中创新,注意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专业优势。如果要自我创业还必须有经营管理好自己新创企业的能力。

实例中的张海娟是发挥专业优势自我创业的典型。创业初期所遇到的问题:一是专业的发挥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在同行的竞争中如何以质量取胜等问题;二是取得创业成功必备的社会经验的问题如赢得社会认可、取得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建立适应社会的企业运作机制,等等,这些都要在创业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唐永新的实例则是在企业内创业成功的典型。他迈出了走向创业成功的关键步伐:一是到生产第一线喂养、观察、记录、总结、再学习、再提高,将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活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确立为科研攻关的课题,通过学习创新,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再得到一次升华,取得解决难题的关键技术。三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将关键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取得经济效益。

有专业而创业这是同学们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