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培养数百万专业人才,创造理想人生

培养数百万专业人才,创造理想人生

【摘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走上腾飞之路的基本条件。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固然需要学者和教授,需要各个专业和学科的高精尖研究型人才,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高新技术生产和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当代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前提。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走上腾飞之路的基本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4页),这一著名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强大推动作用的真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确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更多地表现为对人才的吸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谁就拥有明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决定明确指出,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固然需要学者和教授,需要各个专业和学科的高精尖研究型人才,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高新技术生产和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走过的发展道路证明了国家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以达到教育大众化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建立职校的模式和所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也是正确的。中国教育的大众化不能依靠传统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只能依靠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确立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

从2003年初开始,有关行业部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专家,对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要成为“世界工厂”,就需要造就和培训十万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中,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30万从业人员;在医疗服务领域,我国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为1∶0.61,而世界平均比例为1∶2.7。按照到2015年我国的医护比例达到1∶1进行预测和规划,我国每年需要培养各层次护士15万人。调研结果还表明,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这无疑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