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分析

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分析

【摘要】:Kim等[2]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和性格的学生在使用不同的平台搜寻信息的频率和使用目的方面有显著差异。Sin[3]研究了性别—年级、问题解决方式等特征对留学生的信息源使用以及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的差异性影响。基于社会化媒体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所收集的273个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分组样本进行比较。

个体差异在决定人们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在使用社会化媒体时表现出的行为差异进行了研究,如,Fullwood等[1]研究性别、年龄、博客作者的可识别性和交流体裁对博主的交流策略的影响。Kim等[2]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和性格的学生在使用不同的平台搜寻信息的频率和使用目的方面有显著差异。Sin[3]研究了性别—年级、问题解决方式等特征对留学生的信息源使用以及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的差异性影响。Kim和Sin[4]的研究发现性别和问题解决方式均显著地影响学术情境下用户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Sin和Kim[5]的研究发现本科生和性格外向的学生更有可能使用社交网站搜寻日常生活信息,并且,使用频率高的用户更有可能认为所获取的信息是有用的。Lim和Kwon[6]的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对维基百科信息质量的评价有显著差异,其中,男生认为信息质量较高。Zha等[7]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年龄、虚拟社区使用经验、性格特征的用户对虚拟社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及亲和感的感知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本章旨在探讨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行为及其影响的感知差异性,从生理差异(性别、年龄、身份、学科、学术经验、社会化媒体使用经验以及用户角色)和心理差异(性格特征)的角度考察不同特征的用户群体对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变量的感知差异性。基于社会化媒体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所收集的273个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分组样本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