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常被看作一种存在于个体心理的、难以表达的、模糊的和无意识的状态[2],为了研究信息需求调节下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规律,从信息科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信息行为研究中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征,结合文献分析法、用户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开发并检验了用于测量信息需求变量的量表,为科学地测量用户对其自身信息需求的感知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上拓展和丰富用户信息需求研究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2023-08-03
在信息科学领域,Wilson对用户研究和信息需求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他的研究对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Wilson的研究出现之前,大量的用户研究将重点集中在人们搜寻信息的方式上,也就是说,用户应该如何搜寻信息,而不是将重点集中在信息搜寻行为的最终目的上。[99]信息搜寻行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信息需求。探讨用户研究领域中的信息需求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相对用户研究而言,信息需求理论研究的进展较慢。[100]需求是一种只发生在有需求的人的脑海中的主观体验,不容易被其他人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推断或者通过有需求的人的报告来发现。[101]通过对信息需求以及人类需求的分析,信息需求被认为包含基本需求的内涵,在特质上与其他基本的人类需求类似,因此,可以分为生理需求、情感(或心理)需求和认知需求,并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图2-3所示。[102]其中,生理需求可能引发认知需求和/或情感需求,情感需求可能引发认知需求,而且与满足认知需求相关的问题可能会引起情感需求。[103]从图2-3中可以看出,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因此,Wilson提出将“信息需求”这一专业术语改为“满足需求的信息搜寻”会比较合理。[104]他认为信息需求属于次级的人类需求,并突出基本的人类需求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人们的需求是信息搜寻行为动机的根源,那么我们就必须认识到这些需求源于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105]用户需求的研究应该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分析,人们的工作角色、工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都会对用户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Wilson[106]在1996年对该模型进行修改,简洁全面地概述了影响信息需求的情境因素,将影响信息搜寻行为的激活机制(Activating Mechanisms)和干预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s)与信息需求的产生区分开来进行分析。他认为人们所处的各种社会情境(如工作、生活或政治经济环境等)会影响人们是否有信息需求产生以及后续的信息搜寻行为。当用户的信息需求产生时,认知变量、生理变量和情感变量可以相互作用[107][108][109],进而影响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
图2-3 影响需求和信息搜寻行为的因素
资料来源:Wilson,1981[110]
信息需求常被看作一种存在于个体心理的、难以表达的、模糊的和无意识的状态[2],为了研究信息需求调节下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规律,从信息科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信息行为研究中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征,结合文献分析法、用户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开发并检验了用于测量信息需求变量的量表,为科学地测量用户对其自身信息需求的感知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上拓展和丰富用户信息需求研究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2023-08-03
近年来,社会化媒体被大众用户广泛地接受和使用,正在不断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社会化媒体在信息生产、传播与获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渐成为主流。各个领域的学者逐渐开始对社会化媒体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学者们认为社会化媒体不仅有助于同行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而且便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社会化媒体工具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更代表着学者们交流、合作、获取、共享和传播知识与信息方式的变化。......
2023-08-03
根据Taylor信息需求模型中信息需求的模糊性和不易表达的特征以及Wilson对信息需求问题的探究,研究人员对信息需求问题的研究重点转向了信息需求发生的情境,这使得用户信息需求产生的情境变得非常重要。从计算机科学视角出发的用户信息需求研究主要关注的是Taylor模型中后两个水平的信息需求,即正式的信息需求和妥协的信息需求,属于可以被具体描述的需求。......
2023-08-03
虽然社会化媒体平台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为用户提供人际交互的平台、作为信息源为用户提供信息等,为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及研究提供便利,但专注于特定的社会化媒体应用平台可以消除不同平台的系统与服务功能的潜在影响。未来的研究将探讨某一特定社会化媒体平台所涉及的具有不同特征的用户群体的学术信息搜寻行为规律,进一步深化现有的研究。......
2023-08-03
根据对已有的信息需求研究相关文献的分析以及从访谈资料中抽取的用户对于信息需求的认知,把信息需求作为一个潜在变量,本节将对信息需求的测量题项进行编写,以设计测量用户信息需求水平的量表。在这些已掌握的资料的基础上,本节拟定了用于测量用户信息需求的测量题项,初步拟定的题项共36个,形成初始量表,详见附录2。......
2023-08-03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刻画了当个体接触一条消息时,该消息的特征如何影响个体态度的形成,继而如何影响个体行为。[137]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研究的是个体特征,特别是“动机、能力和人格特征”[138],如何决定人们加工处理信息时所选择的路径。目前,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研究主要来自信息系统领域和电子商务领域,表2-1列出的文献都是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基础,解释用户的动机和能力如何影响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
2023-08-03
信息需求对信息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表明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化媒体中学术信息对于用户需求的潜在影响作用。图4-3信息需求对信息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认为精细加工可能性水平变量对中枢路径与用户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本书假设信息需求对信息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结果发现研究假设不成立。......
2023-08-03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用户获取和搜寻学术信息等行为受到个性特征、信息源可信度、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性特征的差异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用户群体在使用社会化媒体参与各种学术信息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会有所不同。......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