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标、防御弹1和防御弹2协同对攻击弹拦截的过程中,目标和防御弹1采用式所示的协同拦截制导律飞行,防御弹2则跟踪防御弹1的弹目距离,最终实现和防御弹1同时拦截攻击弹。因此,当防御弹1与防御弹2距离攻击弹很近时,令防御弹2转为采用式所示的可实现落角约束的弹道成型制导律。......
2023-08-02
设当前导弹的弹目距离与虚拟领弹弹目距离的差为er,er=r-rl。对其求导,并考虑式(10-18)中弹目距离变化率的表达式,可得
式中,下标为“l”表示此处为虚拟领弹的量;第二项和第四项是关于目标速度的乘积项,因目标速度较小,可以忽略。
为使er→0,即<0,最好Vm>Vl,即虚拟领弹的速度小于从弹速度。如果有i枚导弹参与协同作战,粗略地估计导弹i的攻击时间≈ri0/Vmi(ri0为导弹i的初始弹目距离,Vmi为导弹i的速度),由于还需为后续调整角度留出足够的调整裕度,因此设计的协同攻击时间t*(即虚拟领弹的攻击时间)应满足
式中,tl——虚拟领弹攻击目标的时间;
tgi——第i枚导弹为调整攻击角度留出的时间裕度;
rl0——虚拟领弹的初始弹目距离;
maxi(+tgi)——所有参与协同作战导弹的+tgi的最大值。
分析式(10-32)可知,当初始时刻er<0时,从弹的弹目距离小,需进行一定机动绕弯以等待虚拟领弹,如果从弹绕弯飞行路程比较长,那么从弹的速度可能衰减至小于虚拟领弹的飞行速度,在弹道末段可能会出现长时间以速度前置角η=0°飞行但仍无法跟踪上虚拟领弹的弹目距离变化的情况,此时协同效果不好。所以需设置er=r-rl>0,即从弹位置较远,需先追赶虚拟领弹,通过合理设计参数kr,飞行中后期进行小范围机动缩小弹目距离偏差,令速度前置角常处于非饱和状态,此时飞行剩余距离较短,协同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虚拟领弹运动参数需满足
式中,下标为“0”表示此为初始时刻的值。
根据式(10-34)设计虚拟领弹的初始条件,可使协同策略中的脱靶量较小,时间协同效果较好。初始猜测控制解设计得合理,会为后续MPSP算法实现对攻击角度的约束奠定良好的基础,会减少MPSP算法的迭代次数,加快其收敛速度。
受框架角等因素约束,导弹的速度前置角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即ηψ∈(为允许的最大速度前置角),考虑到此约束,协同过程中应尽可能使速度前置角指令ηψc∈[0,ηmax]。在基于弹目距离跟踪的攻击时间协同策略中,参数kr影响着弹目距离误差的收敛速度,对协同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若kr大,则弹目距离误差收敛得快;反之,收敛得慢。但若kr选取过大,很小的弹目距离差就会引起很大的速度前置角指令,就可能使ηψc长时间处于极值(ηmax或0),从而导致协同失败;若kr取值过小,则速度前置角指令对弹目距离差的敏感度就会很低,就可能出现很长时间也不能实现协同的情况。因此,应根据弹群协同作战的初始条件对参数kr进行合理预估。由于希望
因此将初始时刻的参数代入式(10-35),得到初始状态下kr的选取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内适当取值。对于参与协同作战的多枚导弹来讲,参数的设计方法相同。例如,末制导开始时,各弹的初始状态差异不大,可用相同的kr;但若差异较大,则应分别设计协同策略中的kr。
有关多飞行器协同制导与控制的文章
在目标、防御弹1和防御弹2协同对攻击弹拦截的过程中,目标和防御弹1采用式所示的协同拦截制导律飞行,防御弹2则跟踪防御弹1的弹目距离,最终实现和防御弹1同时拦截攻击弹。因此,当防御弹1与防御弹2距离攻击弹很近时,令防御弹2转为采用式所示的可实现落角约束的弹道成型制导律。......
2023-08-02
针对如式所示的目标信息单向传输时的模型,类似地设计协同拦截制导律。例14-1假设目标、防御弹和攻击弹的初始位置、速度和弹道倾角同例13-1中的表13-1,3个飞行器常速飞行,攻击弹和防御弹分别采用Nm=4、Nd=4的增强比例导引律。图14-6不同防御弹制导律时qmd的变化曲线图14-7不同防......
2023-08-02
而且,如果各导弹的rc相同,而各导弹的弹目距离能够跟踪rc,那么在飞行过程中,多枚导弹将同步接近目标,实现位置协同。为控制弹目距离跟踪式(9-7)给定的弹目距离指令,实现多导弹的弹目距离协同,只需设计制导律u,并控制导弹的速度前置角跟踪导弹前置角指令σc。......
2023-08-02
以ΔT作为优化变量,以式作为性能指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即可得到两枚防御弹之间的最优发射时间间隔ΔT。显然,在最优发射时间间隔ΔT=1.588 2 s下,防御弹2在攻击时间差、拦截角度精度以及控制能量上均优于ΔT=1.4 s时的情况。由图15-3可知,防御弹1发射后马上与目标进行协同,并向攻击弹飞去,但防御弹2此时仍未发射,因此在飞行过程的前ΔT,防御弹2与防御弹1的弹目距离之差er逐渐增大。......
2023-08-02
在上述场景中,三个飞行器的运动是两个攻击对抗过程,即攻击弹和目标之间的攻防过程和防御弹对攻击弹的拦截过程。此时,目标的主要目的是逃逸,防御弹的主要目的是拦截攻击弹,它们的运动是独立的。此时,目标和防御弹的协同拦截制导律就至关重要。本章即给出在目标和防御弹双方信息可以互传前提下的具有攻击角度(拦截角)约束的协同拦截制导律。......
2023-08-02
当应用12.2节中的协同末制导律时,在进入末制导前,各导弹可通过信息共享来确定共同的理想飞行时间。本节介绍在飞行过程中弹间存在通信的协同制导律。类似于第8章,末段切换为比例导引律后,各弹之间不再存在协同,因此不能保证n枚导弹在精确同一时间到达目标。表12-2两枚导弹末制导初始参数采用平均弹目距离作为理想弹目距离,仿真结果如图12-10~图12-20所示。......
2023-08-02
虽然在13.3.1节中得到了防御弹在初始发射角给定情况下的可行攻击角区域,但当防御弹攻击角度给定时,不同的防御弹发射角度将对防御弹飞行弹道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对防御弹需用过载以及拦截时间产生影响。图13-4CNGL和TSG时的变化曲线图13-5CNGL和TSG时控制量的变化曲线例13-2本实例给出可得到可行攻击角区域的算例。......
2023-08-02
信息一致性保证了按一定网络拓扑交换信息的多导弹在那些对完成协同任务起关键作用的“信息”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为了达到信息一致,必须存在一个各导弹共同关心的变量,这称为信息状态。此外,还需要设计用于各导弹之间相互协商以使其信息状态达成一致的适当算法,这称为一致性算法。因此,可将一致性理论应用于多导弹编队,基于一致性算法来设计导弹的编队控制算法。......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