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将式视为系数由t=t1时刻rmd、等量确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来设计协同制导律。由式和式可知,防御弹控制量wq与目标控制量vq的关系为由式和式可得哈密顿函数为式中,λ21和λ22为协态量,其正则方程分别为λ21和λ22在末端时刻满足的横截条件分别为式中,由式和式,可解得协态量λ21和λ22分别为式中,χ=/rmd≈-1。......
2023-08-02
针对某连续系统,有
U——控制变量,U∈Rm;
f(·)——非线性函数。
采用欧拉法,将式(10-1)离散化后得到
式中,Y——输出变量,Y∈Rp;
h——步长;
k——步数,k=1,2,…,N-1。
MPSP技术的目的:得到合适的控制历程Uk,使得在最后一步(k=N)时的输出YN趋近于理想的输出,YN→,同时付出的控制量最小。MPSP技术需要一个初始猜测控制量,然后根据末端误差来不断修正控制量,最后得到满足要求的控制量。
定义末端时刻输出量偏差ΔYN=YN(tf)-(tf),将YN在处进行泰勒展开并忽略高阶项,可得
如果Y=X,则式中的
根据式(10-1),可写出在第k+1步的误差为
式中,dXk,dUk——第k步的状态量误差和控制量误差;
令k=N-1,由式(10-5)得到dXN,将其代入式(10-3),可得
式中,dXN-1可根据式(10-5)由N-2时刻的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偏差确定;dXN-2可按dXN-3和dUN-3的形式展开;照此类推,直到k=1,可得
式中,
因为状态变量的初始值是确定的,所以第一步的状态变量误差为0,即dX1=0。于是,式(10-9)写为
定义为
(k=N-2,N-3,…,1)可写为
敏感矩阵Bk可以写为
由式(10-12)~式(10-14)可知,敏感矩阵可以通过逐步迭代求解得到。
式(10-11)含有(N-1)m个未知变量和p个方程,且通常p≤(N-1)m,方程组的解是不唯一的,因此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求使某设定的性能指标最小的解。设性能指标函数为
式中,——之前的控制变量;
dUk——控制变量的偏差;
-dUk——调整后的控制变量;
Rk——正定的权重函数。
使式(10-15)所示的性能指标函数最小,是为了使整个过程中的控制能量最小。式(10-11)、式(10-15)构成了约束条件下的静态规划问题。根据静态规划理论可得
因此,在k=1,2,…,N-1时,更新后的控制变量为
有关多飞行器协同制导与控制的文章
此时,将式视为系数由t=t1时刻rmd、等量确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来设计协同制导律。由式和式可知,防御弹控制量wq与目标控制量vq的关系为由式和式可得哈密顿函数为式中,λ21和λ22为协态量,其正则方程分别为λ21和λ22在末端时刻满足的横截条件分别为式中,由式和式,可解得协态量λ21和λ22分别为式中,χ=/rmd≈-1。......
2023-08-02
信息一致性保证了按一定网络拓扑交换信息的多导弹在那些对完成协同任务起关键作用的“信息”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为了达到信息一致,必须存在一个各导弹共同关心的变量,这称为信息状态。此外,还需要设计用于各导弹之间相互协商以使其信息状态达成一致的适当算法,这称为一致性算法。因此,可将一致性理论应用于多导弹编队,基于一致性算法来设计导弹的编队控制算法。......
2023-08-02
本节阐述如何确定满足攻击时间要求的附加指令uF。联立式、式,可以得到加速度指令,也就是基于线性模型得出的ITCG导引律,为由式可知,当导弹接近目标时,xgo趋于0,此时上述制导指令会趋于无穷大。表8-14枚导弹的初始参数图8-3给出了4枚导弹采用PNG和ITCG时的弹道对比。在采用PNG时,导弹1、导弹2、导弹3和导弹4的攻击时间分别为35.67 s、30.83 s、27.40 s和31.89 s,4枚导弹采用PNG时的攻击时间差较大,最大攻击时间差为8.27 s。......
2023-08-02
由于λ12包含x11和x12项,因此和不能由当前时刻的状态进行求解,需要求解x11和x12的表达式,将式代入式的第二个方程,并由t到tf进行积分,可得x12的表达式为式中,Φ1(·)——状态转移矩阵。通过求解式,可得x11和x12的表达式为将式代入式,可得x11和x12的最终表达式;将得到的x11和x12的表达式代入式,可得λ12的表达式;将λ12代入式,即可得到防御弹和目标加速度的闭环解。......
2023-08-02
多飞行器协同飞行,当攻击目标时,如果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命中目标,则能够大大提高对目标的攻击性能。要想实现此目的,需有协同末制导律作为技术支撑。进一步,在设计协同末制导律时,还需考虑各导弹的控制量受限、框架角受限等约束问题。对于通过信息传输实现协同攻击的多导弹,信息的传输模式、通信拓扑的设定和信息的利用规则是设计协同末制导律的关键问题。......
2023-08-02
在目标、防御弹1和防御弹2协同对攻击弹拦截的过程中,目标和防御弹1采用式所示的协同拦截制导律飞行,防御弹2则跟踪防御弹1的弹目距离,最终实现和防御弹1同时拦截攻击弹。因此,当防御弹1与防御弹2距离攻击弹很近时,令防御弹2转为采用式所示的可实现落角约束的弹道成型制导律。......
2023-08-02
而为了占领战争的优势地位,战争另一方往往发射机动导弹对无人战机进行袭击。如果攻击弹具有强大的威力,那么为了能够成功拦截并摧毁它,则目标可能需发射多枚防御弹进行协同拦截。此时,一方面,涉及防御弹与目标的协同问题;另一方面,涉及多枚防御弹对攻击弹进行协同拦截的问题。......
2023-08-02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10.2节的模型,式中的综上,基于MPSP的三维协同制导律的实现流程如下:第1步,综合考虑弹群中各弹的初始位置及速度,为虚拟领弹设置合适的初始位置及速度。采用MPSP制导律则在原具有攻击时间约束的弹道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调整,从而实现对攻击角度的约束。表10-4~表10-6给出了4枚从弹分别采用基于弹目距离跟踪的攻击时间协同的制导律和本章提出的同时具有攻击时间约束和攻击角度约束的MPSP制导律时,各导弹的攻击角度情况。......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