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即位6年就死了,由于当时国库空虚,生前没有预筑陵园。明世宗死后,继承皇位的是他的第三子朱载垕,即穆宗。时年10岁的太子朱翊钧即位前,马上派礼部左侍郎王希烈往天寿山为穆宗选择陵地,结果挑中了永陵左侧的潭峪岭。想不到这批人回来后,否定了潭峪岭,却主张用大峪山作为穆宗的陵寝修建地,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神宗竟然同意了。八月,神宗决定迁穆宗孝懿皇后李氏棺椁祔葬昭陵。......
2023-12-04
十三陵的每一个陵寝基本上都有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和宝顶几个部分,其中以长陵的规模为最大。
长陵陵门辟三门洞,红墙黄瓦,单檐歇山顶,入门为广场,中为御道,东侧是一座碑亭,内树丰碑,传说原无刻字,现在刻着的是清顺治上渝和乾隆、嘉庆两帝御制诗。
长陵广场北端是棱恩门,进入棱恩门,是供祭祀的亭殿,大殿巍峨高大,名棱恩殿,建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前有月台,每层台基都围绕石栏杆。殿台前后设石阶三道,左右两道,中间“御路”上浮雕双龙,刀法流利。大殿面阔9间,约67米,进深5间,约29米,重檐庑殿顶,是国内罕见的巨型木构建筑。其形制参照北京明代宫殿奉天殿(即故宫的太和殿),但台基较低,殿前月台较小,广场也比较紧凑,在建筑空间处理上收到了宁静肃穆的效果。这说明,同样规格的建筑,在空间处理上稍有变化,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棱恩殿的最大特点,是梁柱等木构件全部用优质楠木制成,殿内有60根金丝楠木大柱,中央4根高达14.3米,直径1.17米。梁柱都未施油漆彩面,以显示楠木的本色,通称楠木殿。
棱恩殿后为内红门,在御道正中设白石坊一间,其北有石制香炉、花瓶和烛台,正对方城明楼。
方城也叫宝城,平面正方形,边长约35米,高15米,城壁砖砌,中辟甬路,宽约3米,上覆拱券顶。循道而升至北端,左右有踏道,可登明楼。明楼方18米,重檐四出,上覆歇山顶,每面各辟一门,内贯十字形穹隆,楼中央耸立丰碑,色浅红,温润如玉,俗称“朱石碑”,碑首刻蛟龙,下承矩形石座,碑面上刻“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9字,每字径尺,明代时镏以赤金,金碧炫目。方城明楼为全陵最高点,登上城楼,可远眺四方,山陵、田野、河川尽收眼帘,景物优美。
明楼背后,土阜隆起处就是宝顶,内藏帝后梓宫。宝顶周围全用砖墙包砌,直径约300米,远望犹如一座小城堡。
有关科技圣典:人类文明的“细胞壁”的文章
明穆宗即位6年就死了,由于当时国库空虚,生前没有预筑陵园。明世宗死后,继承皇位的是他的第三子朱载垕,即穆宗。时年10岁的太子朱翊钧即位前,马上派礼部左侍郎王希烈往天寿山为穆宗选择陵地,结果挑中了永陵左侧的潭峪岭。想不到这批人回来后,否定了潭峪岭,却主张用大峪山作为穆宗的陵寝修建地,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神宗竟然同意了。八月,神宗决定迁穆宗孝懿皇后李氏棺椁祔葬昭陵。......
2023-12-04
叱咤风云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死后葬到了生前早已修建好的安息地长陵中。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毕沅是把两座陵墓弄颠倒了,长陵在吕后陵的西面。长陵又称长山、长陵山。长陵所处的地方在古代称长平或长平阪,有可能是以地名为陵名的。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墓可能是刘邦时的太尉周勃或其子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
2023-12-04
清代皇家陵寝——最后的辉煌清代皇家陵寝,是中华民族在地球表面上创作的蔚为壮观的伟大艺术作品之一,是可与明代北京城的规划与建设相媲美的宏大工程。清代皇家陵寝分布于我国的辽宁省沈阳,河北省遵化县,河北省易县,共三处陵区。在规定并实施了帝后陵与宗室园寝的隶从制度以及东西陵“昭穆制度”之后,从选址、规划、建设和使用与维护,清代皇家陵寝已成为中国历史上体系最完整,制度最为完备的陵寝典范。......
2024-06-10
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一座陵墓。长陵的祾恩殿雄伟挺拔,所用木材全部是名贵的楠木。永乐十四年,长陵祾恩殿建成,赵王朱高燧奉命将徐皇后的神位安奉殿内。有人怀疑朱棣的遗体并未运到北京,北京的长陵只是一座衣冠冢。一般以为朱棣确是葬在长陵玄宫中。从保存至今的长陵来看,明成祖确是花了功夫。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万历三十二年,长陵遭雷击,明楼中的石碑被击坏。......
2023-12-04
十三陵的地面建筑共有1个神道和13个陵寝。神道起点处是一座巍峨高大的石牌坊,矗立于陵区之南,具有纪念意义和鲜明的标志作用。从七孔桥向北,地势渐隆,遥望天寿南麓,群山拱抱,一座座金黄色的殿顶星罗棋布掩映在山坡密林之中,景色诱人,顺神道北行,乃直指长陵。十三陵神道全长约7公里。它最初是长陵的神道,但自永乐以后,一直到嘉靖,各代陆续增修完善,实际上已是通往各陵的总神道,其特点是利用了视线的封闭和开放。......
2023-08-02
泰陵是雍正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神道北端是泰陵神道碑亭。方城明楼为泰陵的最高建筑物。整个泰陵共有建筑61座。有一部《工科史书》记载,雍正十年八月,管理工部事务的和硕果亲王允礼在奏章中说,为建泰陵储放物料,曾用楠杉木、金砖、临清砖搭盖棚厂499间,用银5385两8钱。泰陵所用瓦件产自北京琉璃厂。为建泰陵,政府共7次到今湖北、广东、福建、四川、云南等省采运木材。......
2023-12-04
汉武帝茂陵是西汉帝陵中最高最大的一座。由于武帝墓在其合葬的李夫人墓之东,所以又称“东陵”。茂陵是西汉帝王陵墓中修建时间最长的一座,汉武帝执政54年,茂陵修了53年,每天在墓地上工作的工匠有3000多人。西汉帝陵一般高在30米左右,只有汉武帝的茂陵超出了当时的礼制规定。茂陵的陪葬墓现在已经确认的有12座,其中汉武帝的宠姬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500米处。英年早逝,汉武帝十分悲痛,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安葬在自己的陵墓旁。......
2023-12-04
潼关城垣至清代已是饱经风雨,备受战乱摧残,破损极为严重。清朝二百多年间,潼关城池进行过多次复修扩建,而规模最大,花费最多的一次兴修发生在乾隆五十三年。潼关城垣大规模的兴修发生在乾隆朝大范围城垣修筑活动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有力地保障着潼关城垣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潼关地方生活能顺利进行。陕西巡抚在奏折中向朝廷表示,一定要从各个方面保障工程质量,尽心竭力保障潼关城垣工程顺利进展。......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