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长城:历史悠久,规模堪称浩大

中国长城:历史悠久,规模堪称浩大

【摘要】:提起长城,人们总认为是秦始皇开始修筑的。楚国在今河南、湖北等地筑的“方城”,长达几百里,就是最早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怕再度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将这些长城拆掉。清王朝也是幅员广大的帝国,长城是内城,没有进行修补和增筑。至于明代以前所筑的长城虽已废坏,遗址尚存。现在黄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北的省市加上湖南、湖北2省,共16个省市都有长城的遗迹,可以想象当时的规模。

提起长城,人们总认为是秦始皇开始修筑的。其实,秦始皇筑的是万里长城。至于长城,早在秦始皇前400年的春秋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楚国在今河南、湖北等地筑的“方城”,长达几百里,就是最早的长城。《左传》曾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在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众诸侯的兵马进攻楚国,原以为兵力强大,可以攻无不克,可是看到“方城”那样坚固的城防,就只好罢兵言和。从这里可以看出长城在防御方面的作用,后来齐国也筑了长城。到了战国,各国间战争频繁,为了防御,秦、韩、赵、魏、燕连中山小国也都在边界筑起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怕再度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将这些长城拆掉。

至于万里长城,那倒的确是秦代开始建筑的。原来在战国时,秦、赵、燕由于他们北面与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止匈奴奴隶主贵族南下侵扰,又各自在北方边界上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防止匈奴和东胡的侵扰,派了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花了10年的功夫,把燕、赵、秦的北方边界的长城连接起来,并把它延长,成为西起临洮(今甘肃萧岷县)东达辽东,长达万余里的万里长城。从此,它便巍然雄峙在祖国土地上。

秦代以后,汉、北魏北齐、隋几个王朝都先后对长城进行修补和增筑,其中以汉代的规模最大,除了修葺秦长城外,又增筑了朔方长城和河西长城,西端一直越过玉门关,进入新疆。总长远远超过万里。

从唐代到元代,由于唐、元两个王朝都是幅员广袤的大帝国,长城已成为内城,没有修筑。唐以后在我国北方建国的辽与西夏,也没有对长城进行修筑。只有金代为了防御蒙古族的侵扰,曾增筑了两道长城。一道是明昌旧城,今在黑龙江省兴安岭北黑龙江沿岸,长达千余里,另一道是明昌新城,西从陕西西北部东达松花江,从而把长城筑到黑龙江。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和东北女真族南下的侵扰,又大规模修筑长城。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起,先后经过100年的时间,完成了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它西起嘉峪关,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一直到鸭绿江。全长12700里。清王朝也是幅员广大的帝国,长城是内城,没有进行修补和增筑。

明代以前修筑的长城现已废坏。明代所筑山海关到鸭绿江1900里那一段由于用土石垒成,工程比较简单,现也大部分被毁坏。仅嘉峪关到山海关这一段因修得非常坚固,至今仍保存得很好。这就是现在的“万里长城”。至于明代以前所筑的长城虽已废坏,遗址尚存。现在黄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北的省市加上湖南、湖北2省,共16个省市都有长城的遗迹,可以想象当时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