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和新教育理论

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和新教育理论

【摘要】: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和新教育理论作出了最响亮的正确回答。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教育中诗意栖居——如何保持教育热情”一节。朱永新先生在李吉林老师身上寻求出了四点秘诀:一、李老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二、李老师心中始终燃烧着激情;三、李老师怀有深刻的对教育的爱;四、李老师有创造的智慧。拥有十七年教龄的我正处于职业的青春期,青春期产生的心理问题已在《致教师》中找到了答案。

李青山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喜欢读陶行知先生的诗意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教育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令初为人师的我颇为兴奋了一阵。岁月匆匆,转眼之间我走上讲台也已经有十七个春秋了,每天面对平凡重复的工作,当初的那些兴奋即将消耗殆尽,就在我彷徨迷茫之时,《致教师》如一个鲜活跳跃的火种,重新点燃了我内心的激情。

朱永新先生说过:世界上最复杂的是人,教师职业面对的是最深邃的世界——人的心灵。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教师肩负着既要为学生净化心灵,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双重任务。在工作中,教学成绩、职称和荣誉,是每一位教师迈不过去的心理沟坎,而这又势必降低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那么,如何重燃教育激情保持教育理想?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呢?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和新教育理论作出了最响亮的正确回答。

这本书从教师职业本身出发,关注到每一个生命,每一个日子、每一个课程,每一间教室。朱永新先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教师关心和教师成长的关键问题,从“成为教师的理由”“怎样具备好教师的慧眼”“如何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怎样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方面,一一为教师解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教育中诗意栖居——如何保持教育热情”一节。这一节朱永新先生以南通师范附小李吉林老师为模板,以教师的职业倦怠为切入点,响亮地回答了“如何保持教育理想”这一现实问题。朱永新先生在李吉林老师身上寻求出了四点秘诀:一、李老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二、李老师心中始终燃烧着激情;三、李老师怀有深刻的对教育的爱;四、李老师有创造的智慧。

年逾七十的李老师保持着年轻诗人的心理和激情,无瑕、天真、灵动的童心是保持理想永不枯萎的法宝。做诗人还要有激情,没有激情是写不出诗歌,做不了诗人的,就像郭沫若先生写诗要趴在地上深嗅泥土的芳香一样,做教育亦是如此。如果说激情是诗人外壳的话,那么爱就是诗人的内涵,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动力之源。爱好比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没有这团火,不光是自己缺少工作的热情,更无法将热情传递给学生。没有目标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教育,朱永新先生提醒我们不能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直接翻用,一定要创新,才能内化为自己的风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工作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拥有十七年教龄的我正处于职业的青春期,青春期产生的心理问题已在《致教师》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真情,永远保持一颗年轻有爱的心,装在激情的外壳里,以创新为智慧,像诗人一样永不褪色地,幸福地栖居在教育中。

(作者系邢台县马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