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致教师书评:感悟朱永新教授对农村教育的真挚敬意

致教师书评:感悟朱永新教授对农村教育的真挚敬意

【摘要】:许瑞娟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往远处看去像是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模模糊糊看不了多远,手中拿着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就仿佛看到他在灯下拆开一封封老师的来信,或早或晚地在灯下一篇篇给各位老师答疑解惑的情景。朱教授先是感同身受地表达了对农村教师的敬意,同时强调农村教育对中国教育的重要意义。

许瑞娟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往远处看去像是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模模糊糊看不了多远,手中拿着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就仿佛看到他在灯下拆开一封封老师的来信,或早或晚地在灯下一篇篇给各位老师答疑解惑的情景。心中不免涌动着一丝丝感动,正是有这样的心灵导师,才让我们的教师之路不再彷徨无措,让我们的心境豁然开朗!望望窗外,仿佛一切又不是那么模糊不清了,因为心中有方向,前路便是光芒万丈……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解答了老师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也正是我心中所想而不解的,听了他独到的见解,我内心也充满了力量,正如他所说:“人只要活着,无论是否愿意,我们实质上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我们积极一点就向周围多传达一份正能量。正负的比例,就是我们活着的价值。我们教师尤其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都在于此。”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他说:“我是一名刚毕业的新教师,在一所农村学校工作。看到周围稍好一些的老师都纷纷往城镇去了,内心也经常会不安,会有坚持不下去的想法。怎样才能做到呢‘恒’?”恐怕这个问题也道出了很多农村教师的心声,是啊,农村教师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都相对来说比较差,怎样做到持之以恒?朱教授先是感同身受地表达了对农村教师的敬意,同时强调农村教育中国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他又很理性地告诉这位老师:所有的环境都能够产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难都可能造就教育家。环境的好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作为一名渴望成长的教师,要正确评估环境对自己成长与发展造成的限制。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有坚定的恒心,坚持去做一件事,比如,天天写随笔,每天坚持读一二十分钟的书,这样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会收获更好的自己!

就像我们新教育倡导的十大行动,它不是空喊一句口号,这需要我们在每天的教学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师生共写随笔,学生每天的晨诵、午读、暮省,如果不能坚持下去,再好的方法都是空谈。

朱教授回答的一个个问题,让我看到他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炽热之心,他想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打心眼里去喜欢这份事业,去享受每一天的工作,从而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他的话之所以让我们信服,是因为他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指点,而是设身处地站在老师的立场去思考、去解惑,只是他站的高度更高、看得更远,才让我们顺着他指引的方向看到了远处更美的风景。我相信,能有如此渊博思想的人,定是有深厚的书籍内涵做依托,书读得多了,才能有着博大的胸怀,有着丰富的思想。

我也要从坚持读书做起,让我们去汲取那些书中的营养,来滋养我们的内心、熏陶我们的品格。我相信,拥有着丰富内涵的内心,是幸福的,满足的,我们也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豁达的!

(作者系邢台县龙泉寺中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