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朱老师:用爱和德谱写孩子们美好未来!

朱老师:用爱和德谱写孩子们美好未来!

【摘要】: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以爱为根,以德为本,用我们的热血去谱写孩子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走过这段无怨的苦乐年华,走过这段无悔的精彩人生!

郑铁桥

2016年暑假我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细细品读,书名中一个“致”字,让我有一种很贴心的感觉,似乎是一位长者在与我们亲切交谈,是一位智者在与我们心与心的沟通。朱老师畅谈了教学、学生、教育、成长以及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分享了教师在教学上的苦恼,解读了教师成长的烦恼,解答了班级管理的困惑等,记录了教育生涯中的温暖与感动,反思与领悟,激情与梦想!从这本书中朱老师传授给我们教学和管理经验,充满了对我们这些后来者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质。

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

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读朱老师的《致教师》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精神,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教师,要一心扑在教育上,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首先要做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教师。俗话说:人误地一年,地误人一生,我宁可耽误农田,也不耽误学生。我一家三口人,种了五亩薄田,2002年5月家里添了第二个小孩,妻子照看小孩,无法再种地,那时我也被调到离村二十里地的北良舍小学教学,早出晚归,起早贪黑,无暇管理农田,看着一年四五千元的收入,望洋兴叹,举手无措。和妻子一商量,为了减轻我的后顾之忧,不拖我教学的后腿,我们决定把农田让别人去种,这样她照看孩子,我教学,我才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研究教学。当年北良舍小学的教学成绩在会宁中心学校名列第一,当时我心里非常高兴,虽然收入少了,学生成绩却提高了,这也对得住北良舍村的父老乡亲,对得起北良舍小学的孩子们!也不愧对自己的天地良心!

2007年8月我任会宁完小主任,同时担任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2008年春天正好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拆旧房盖新房对农村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当时我想:如果请假回家盖房吧,可是学校六十多名学生由谁来教,又由谁来管,顾大家还是顾小家,真是左右为难。妻子说:“你不在家由谁来运料盖房,我一个女人家能行吗?”道理不错,可是耽误学生就是一生,他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母亲怎能丢下不管呢?我横下一条心:决不耽误学生一节课!于是我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到家备料盖房。每天傍晚回家,看到妻子双手都是血泡,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心痛得我掉下眼泪。晚上找亲戚们来帮忙,一干就是大半夜,第二天接着上课,从没有落下一节课,我还利用中午时间备课、批作业,为了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我吃、讲在教室,面批面改。就这样跑前忙后,房子盖好了,学生也快毕业了,三个月跑下来我瘦了20斤,但是在六年级升级考试中,我班成绩却名列前茅,真是欣慰呀!

自古忠孝难两全,是呀,我的父亲今年79岁,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老党员,在教育战线工作了42年,最后落下颈椎病和颈动脉血管硬化,颈椎病压迫血管,使脑血管供血不足,造成小脑萎缩。2013年3月在邢台县医院住院治疗,伺候老人又是难题,我决定让别人白天在医院伺候父亲,晚上由我伺候。每天放学我骑着自行车一个小时赶到离校二十里地的医院,打饭,喂药,用热水给父亲擦脸擦背,伺候父亲睡觉,我只能趴在床边打个盹,早晨喂父亲吃饭,输上液再赶到学校上课,为了不耽误学校工作,不耽误学生上课,来回跑真是累呀!就这样整整半个月,父亲才出院,我累得也病倒了,老师的生活真难呀!

读书让我懂得如何热爱教师事业,读书让我懂得如何热爱我的学生们,我愿将我的一生都奉献给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把我全部的爱都倾注到教育事业上!让我在这个平凡、但又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的爱,我的情,我的德都留下来。以爱为根,以德为本,用我们的热血去谱写孩子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走过这段无怨的苦乐年华,走过这段无悔的精彩人生!

(作者系邢台县会宁完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