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致教师:书之书》给予我人生指引

《致教师:书之书》给予我人生指引

【摘要】:袁胜菊提起“知音”一词,大家一定会想起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我读《致教师》这本书时,这种感觉油然而生,并吸引着我细细地咀嚼,反思,彻悟。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经过时间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经典,是最值得读的。《致教师》,我的知音,我的人生导师,引领着我以后在新教育这条路上,勇往直前,不管遇到何种磨难与考验,我都相信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袁胜菊

提起“知音”一词,大家一定会想起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我读《致教师》这本书时,这种感觉油然而生,并吸引着我细细地咀嚼,反思,彻悟

一、一份职责,一种使命

教师,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对教育要有深厚的信任与热爱。想想自己,从教二十年,平凡无奇,究其原因,是把教学当成职责,而不是使命。人生是一段旅程,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在这教育的旅程中,我的梦想和激情仿佛已被点燃。凡能发光的人,必定在内心燃烧了自己,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有了这种信仰,以后在新教育这条路上,我会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二、师生共勉,收获幸福

我们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孩子,他们每人身上都拥有无限潜力,等着我们去挖掘。学生就像一棵树,需要阳光雨露的不断滋润,才能够郁郁葱葱,而我心甘情愿的去做那阳光雨露。扎根教室,不断汲取营养,和学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并在课堂上共同分享,道出了师生的心声,加强了彼此的信任,激起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存在感,以前那些不爱阅读的学生,也开始抓住闲暇时间,课间,饭后,睡觉前十分钟,甚至有学生熄灯后还跑到厕所去读书。我感受到自己也回到了学生时代,活力四射,和学生一起成长,幸福指数一路飙升。

三、源头活水,缘于阅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任何人的经验总是有限的,最伟大的经验,往往保存在最伟大的著作中。老师是学生鲜活的百科全书,身教重于言传,如果要想学生从心底佩服你,自己就要通过阅读,不断思考,站在大师的肩膀上不断攀升自己,使学生心悦诚服。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经过时间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经典,是最值得读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叙事的唯一主角,也是最重要的作者,能否把自己的生命故事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让自己每天抽时间全神贯注地阅读,这样就有真正的源头活水。青吟读书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展示平台,尤其是早晨睁开睡意惺忪的双眼,我看到青吟读书会的小编很晚发的文章,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为我们老师们书写的生命传奇点赞,他们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四、善于思考,成就自身

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枝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枝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的确,人的肉体像芦苇一样脆弱,就像狂风巨浪足以摧毁芦苇一样,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任何东西都更加高贵。因为,人拥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是啊,这足以看出人思考的重要性,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地方,帮我找出了症结所在。我自认为认认真真地教了一辈子书,之所以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就是因为经验并未得到提升,缺少专业写作,也缺乏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思考,人云亦云。经验是璞,是藏玉之石,是未雕琢之玉,如果不能将其打磨,雕刻,璞和石头就没有太大不同。自嘲地说一句,我就是那块石头。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所以我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碌碌无为,毫不出彩。以后要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用大量的阅读和勤奋实践,记录关于自己生命的隽永史诗

五、与人为伍,共同前行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能够汲取别人之长为我所用,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互相汲取力量,会走得更远,和同事同行们,互相勉励,互相搀扶,不离不弃。今年我会积极地参与到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建设中,与未来的自己为伍,和新伙伴一起学习,开辟出自己的另一番小天地,和他们共同成长,也期待着自己精彩的表现。

《致教师》,我的知音,我的人生导师,引领着我以后在新教育这条路上,勇往直前,不管遇到何种磨难与考验,我都相信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作者系邢台县会宁完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