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朱老师的《致教师》,作为扎根基础教育三十年的老教师希望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玫瑰心语。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这不仅仅要关注教师阶段性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还要从一个个体生命的维度来谈幸福的深层逻辑。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给出了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读书。谨此作为玫瑰心语,我代表学校、代表我个人感恩朱老师的指引。......
2023-08-02
李 秋
我曾经读过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老先生写的《倚天屠龙记》,书中主角张无忌年幼时曾被青翼蝠王韦一笑一掌击落谷中,幸得保命,大难不死,并在一猿猴的带领下阴差阳错地从一个死亡的白猿肚里获得了绝世武功秘籍《九阳真经》,几经苦修,练得绝世神功,终成一代明教教主。后来《倚天屠龙记》多次被拍摄成电视剧并在荧屏上演,相信大家对此情节也并不陌生。
回家乡邢台县工作后,县域的新教育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项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县教育局在全系统开展“十年百卷”读书活动,一时间《我的阅读观》《致教师》《习惯养成有方法》等数本教育专著摆上了老师的办公案头,成为老师们业余时间的读物。也正因为如此,我有幸从书中结识了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并认真拜读了他撰写的《致教师》一书。
打开《致教师》一书细细研读,每一篇文章都以一个教育困惑者日常的、琐碎的、平凡的教育问题为始,以朱永新老师详实的、易懂的、深刻的答疑解惑来画上完美的句号。从整体到局部,从归纳到具体,从形式到内容,《致教师》一书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全新解读,句句振奋人心,篇篇发人深省,朱老师朴实美妙接地气的文字,从“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三个角度解答了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困惑,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一、《致教师》这本书就是老师手中的《九阳真经》
从整体、归纳、形式三方面来看,《致教师》这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为:“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生命的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前三个章节是通过朱永新教授回答一线教师提问的46个具体问题来呈现的,文字以书信形式呈现,第四个章节是5篇朱永新先生寄语新教育同仁的年度致辞。
从局部、具体、内容三方面而言,《致教师》中的每一封信都是一次问题的探讨,思想的聚焦,心灵的呼应。《致教师》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启,以朱永新教授的精彩详实的回答收尾,这些具体的问题又分为三个层面:有的叩问价值,譬如如何坚定教师的信念、如何树立教师的教育理想、如何享受教师的教育生涯;有的探讨幸福,譬如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如何做科研型的老师,如何成为优秀的舌耕人;有的问道人生,譬如教师应如何形成个人风格,如何让生活丰富多彩,如何交往才能受人欢迎。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出自某一个教师之口,实则是代表了某一类教师抑或是所有教师心声。
《致教师》中所涉及到的话题内容,都来源于平凡的教育生活。就年龄结构而言,提问者中有的初为人师,有的廉颇老矣;就地域特点而言,有的来自先进的城市学校,有的坚守于偏远的乡村教育;就学科特点而言,提问者有的教语文,有的教数学……即便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人生经历各异,生命轨迹多样,但是他们恰恰是整个教师职业的缩影与碎片。
《致教师》一书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这个职业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给予了详实与全面的回答,每一位教师若能潜心研读本书,必如张无忌学习《九阳真经》一般,成为一代名师。
二、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朱永新老师在第一辑“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中就说到,一味将教师归为平凡或者神圣都是片面的。在接下来长达80页的文字中,朱老师给出了我们做老师的理由。
首先朱老师引用曼德拉的话“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告诉我们教师是一个让人自豪的职业。因为教师职业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是一个拥有自有支配时间相对较多的职业;是一个能够把专业知识最直接用于家庭,让家庭与事业双丰收的职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教师生活的魅力决定了教育生活的魅力。
其次教师职业的四种境界同时为老师绘制了理想蓝图:首先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进而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然后做一个让学校骄傲的老师,最终做一名让历史铭记的老师。
再次教师是一个心怀理想的职业,因为有理想的人永远不会老去,那个教育理想就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教师是一个收获幸福的职业,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时时刻刻创造着幸福,实现着自我,我们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这过程中我们与幸福为伴,收获着职业的尊严与乐趣。
三、怎么做——我们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名师
作为一名教师,要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专业阅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同样要学会思考,我们要用思想的明灯照亮教学的时光,我们要用精彩的文字记录教育的岁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压力下学会坚守,心怀“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的教育理想,经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
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名师,朱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更为具体的步骤:譬如读写发展方面:一是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通过知性阅读来阅读基本书籍;二是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登,以全新的方式审视并接纳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三是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彼此勉励,取长补短。譬如在保持教育热情方面:要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心中始终燃烧着激情,怀着深刻的对教育的爱,有创造的智慧,然后诗意地栖居在教育大地上;又如其他方面:注重从身边或书本、影视上的成长范本开始寻找生命原型,建立起对自己与孩子的信心;再如应当时刻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拥有放眼世界、关注窗外、着眼未来的心胸……
四、是什么——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
常人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评判不一,有的赞其神圣,用蜡烛、园丁、春蚕等高尚词汇喻之,有的鄙之平凡,嘲笑“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灌之于“臭老九”“迂腐”等词汇。步入教师行业数年,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教师不易,做一名基层的人民教师更是不易。然而朱永新老师在《致教师》的前言中就教师的形象作出了更具人性化的描述。书中这样写道:“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志业。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我反复读着这首道出无数老师心声的诗,感觉愈加喜欢,心里愈发美好,理想愈显明朗。
朱永新老师也曾这样说:“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是这个教室的国王,他的胸怀决定着一间教室的大小;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朱永新先生对教师的全新解读无疑提升了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五、我们教师如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师的幸福究竟来源于哪里?朱永新教授在书中给出了多个途径与方式:譬如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平凡的创造获得的成就感,来源于无限的服务获得的归属感,来源于扎扎实实研究中获得的荣誉感,来源于知识的分享获得的幸福感。因为源源不断地创造与服务,兢兢业业地研究与分享,我们教育生活中每个平凡的瞬间,都会焕发夺目的光彩,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我们都收获着满满的幸福。
读完《致教师》这本书,我突然就想到了《九阳真经》这本武功秘籍,于张无忌和诸多武林人士而言,人人都想获得这本上乘武功绝学,于我们教师而言,《致教师》就是我们的文学秘籍,潜心研读,学以致用,我们的方方面面便会得到提升,每一名教师都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张无忌”,每一名教师都会成为一名基层名师,每一名教师都会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系邢台县城计头乡中心学校教师)
有关书之书的文章
读完朱老师的《致教师》,作为扎根基础教育三十年的老教师希望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玫瑰心语。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这不仅仅要关注教师阶段性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还要从一个个体生命的维度来谈幸福的深层逻辑。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给出了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读书。谨此作为玫瑰心语,我代表学校、代表我个人感恩朱老师的指引。......
2023-08-02
袁胜菊提起“知音”一词,大家一定会想起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我读《致教师》这本书时,这种感觉油然而生,并吸引着我细细地咀嚼,反思,彻悟。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经过时间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经典,是最值得读的。《致教师》,我的知音,我的人生导师,引领着我以后在新教育这条路上,勇往直前,不管遇到何种磨难与考验,我都相信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2023-08-02
刘堂江研读《致教师》,首先要把它放在“新教育”的视域下来观察,纳入“新教育”的整体系统来评析。究其“合理内核”,新教育帮助教师唤醒的,是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致教师》这部著作,正是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结晶,是“新教育:让教师的光芒灿若明星”的精髓工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正是一部引领、助力教育家成长的优秀教科书!......
2023-08-02
《致教师》,一本能给教师带来“幸福”的书,遇见你,就遇见了幸福。我是教师,时光缓缓显形,终见此生天命;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他似乎在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做一名教师,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做好这些,就让我们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敢说,如果一位教师能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去奋斗,一定会成为一位幸福的教师,一定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3-08-02
李镇西作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先生的追随者却很少叫他的“官衔”,而是不约而同地叫他“朱老师”。所以,他是千千万万追随者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朱老师”。这本《致教师》,便是他作为“朱老师”的又一个注释。结尾朱老师的落款总是“你的朋友朱永新”,读着读着你就不知不觉真的把朱老师当朋友了。朱老师的语言也值得称道。《致教师》的前言是朱老师的一首题为《我是教师》的诗。......
2023-08-02
教师是吃良心饭的,我们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他们的父母,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曾经一位老乡村教师说:“没有一位乡村教师的青春是容易的。”在《致教师》一书中,朱老师给出了答案:“教师是一个能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和智慧发挥到极致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在我们教师的努力下,学生成长为社会、我们和他们都希望成为的样子,这不就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价值吗?......
2023-08-02
守心,就是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守心,并不是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而是应将自己的“心”放到自己要去做的“事”中。但是,在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以及回首我的人生和教育之路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成就自己”与“成就他人”其实是不用分开的,这本身就是一体。守心、做事与成人,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乃至于人生的关键词。......
2023-08-02
假如阅读结构严重失衡,则往往会形成专业短板,影响到整体功能发挥。一个理论型的教师在讲《游园不值》,往往讲得干瘪无趣,有可能沦为单纯的技术分析。因为对诗歌教学而言,甚至对整个语文教学而言,感受力是第一位的。而真正的理论,也必然建立在感受力的基础之上。一个启蒙型教师会如何来讲《游园不值》?或许他会更关注《游园不值》中渗透的隐士文化,然后从中延伸开来。......
2023-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