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全德”——朱子对“仁”范畴的价值提升白奚在孔子的学说中,仁实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仁是指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境界,狭义的仁则为一具体的道德条目而与其他德目并列。朱熹对程颐关于仁的新解读十分赞同,并进一步加以具体的论证,使之更为明确和丰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为“全德”之仁,朱子还以他惯用的“生生之意”和“气化流行”的思想加以诠释。......
2024-04-04
宋继东
有人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有人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也有人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他是伟大的领袖,他们是古今中外的大文豪,而阅读在他们的世界里却依然是神圣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且是快乐的。我,我们,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一位平凡的教育者,更是应该阅读,更应该爱阅读的。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我认为,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大师对话,让心灵得以升华。
《致教师》是我送给自己的一本书。它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空洞的说教理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同朱永新教授面对面地聊天谈心。细细咀嚼品味,我总能获得许多哲理性的启发和充满诗意的享受。它让我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当然,《致教师》更是我送给我们教师的一本书——是我送给教师们的一本枕边书,让我们在告别今日迎来明日的时候,依然不忘初心,不忘教育,不忘阅读;是我送给我们的一本课间读物,让我们时刻与书为伴,与教同行,与育为主;更是我送给我们的一碗教育鸡汤,一盏指路明灯。朱永新教授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行者,亦是一位可以与他们对话的教育大师。他总是以深邃的思考持续关注和研究教育,关注和研究儿童,对于这样那样的教育问题总有自己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他在身兼数职、要事缠身的间隙,仍能坚持笔耕不辍,把丰富的教育思想付诸笔端,终于成为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滋养着一个个走近他、走近他著作的教育人。阅读《致教师》,就像是这位大师可以与我们老师们在茶余饭后之时分享教育心得,可以在我们迷茫困顿之时,给予他们教育锦囊,让我们在教育的旅途中互相探讨、互相指点、互相进步,成为伴随我们一路前行的良师益友、心灵导师。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唯有阅读,唯有与大师对话,才能使我们教师的路越走越明朗,使我们的人生境界越来越高,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乃至升华。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有关书之书的文章
“心之全德”——朱子对“仁”范畴的价值提升白奚在孔子的学说中,仁实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仁是指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境界,狭义的仁则为一具体的道德条目而与其他德目并列。朱熹对程颐关于仁的新解读十分赞同,并进一步加以具体的论证,使之更为明确和丰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为“全德”之仁,朱子还以他惯用的“生生之意”和“气化流行”的思想加以诠释。......
2024-04-04
杨玥瑛“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而《致教师》这本书深入浅出,以类似对话的形式将精华展现出来,就如同与一位鸿儒谈笑风生一般。那便是与书为“舞”!如若不然,我又怎会与《致教师》结缘呢;当然,自己感兴趣、所钟爱领域的书籍也要经常阅览,这是对心灵驿站的充电。如何让课堂变得有活力,得有一名敢于创新的引导者,也就是老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3-08-02
这种求同的路径也是有支持者的。[19]辩证法即是通对立差异双方的辩诘达于真理的方法。辩证首先不是庸俗化的一分为二等简单方法,也不是静态的分析矛盾,而是动态的,让矛盾的观点在动态的反复诘问中去曲折地上升。......
2023-12-01
§3理性:这一点之为真理,我毫无怀疑,因为如果我们要去限制自然,我们就必得用——这是荒谬的事——一个乌有去限制它。我们避免了这个荒谬,肯定它是一个永恒的一体,是由它自身而存在的、无限的、全能的,等等,也就是说那无限的自然和它所包含的一切;而它的否定我们则称为乌有①。据Ch. Appuhn,所见各版荷兰文,除W. Meizer外,“一个乌有去限制它”以下均有以下一节,内容与Gebhardt上述基本相同而略有出入。......
2024-01-27
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说说记者围绕哪些话题对林清玄做了采访。......
2023-07-18
等看到前言部分的《我是教师》以及书中通篇有关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师等的对话,我更加确信,该书就是朱永新老师倾心奉献给广大教师的一首心灵诗篇,真挚、热忱,充满关爱和期望。朱永新老师在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时,非常耐心、细致,非常注意保护老师们的积极性,没有半点居高临下、求全责备的态度,言语之间流露出对老师们的充分尊重、信任和希望。......
2023-08-02
对话是一种认识方式,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对话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式对话”。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话题清晰。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它强调参与对话的人全心投入,并在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2023-08-12
内丹学的形成,就经过了类似于量变和质变的这样一个过程。[110]由上所举之例已可看出,内丹学大都把各种炼养方术作为傍门小道来看待,而只有内丹修炼才是超越成仙的不二法门。或者说内丹学对方术的升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024-05-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