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教师》就是这样从容和裕地推展了教育幸福的风景,而行在路上的我们,恰是福祉的领受者。教育智慧与教育大爱是形影相随的侣伴。此种风格气质,氤氲在《致教师》的字里行间。更为可贵的是,朱老师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学者,他首先是个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看,《致教师》就是一个具有家国之爱、未来视野的实践者的反身与建构。《致教师》就是一本叩问教育至简之道的书。那么,为教育唱歌吧。......
2023-08-02
任毓萍
教师节前夕,我们学校给每一位老师送了一份礼物,这是一本书,是朱永新教授的最新著作——《致教师》,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送给每一位老师这本书显得意义非凡。这是朱永新教授倾心倾情的一部力作,这是朱永新教授认真回复老师们提出问题的信件,这是一封封炙手可热的信件,这是一封封对教师最至真至纯的关爱,这是一封封打开心锁的密码,让人在困顿时获得勇气和力量。如一场及时雨,使久旱逢霖的秧苗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一片绿洲,让沙漠中迷失方向的人能够找到希望;如一盏指航灯,让迷雾中航行的船舶找到了方向。《致教师》,一本能给教师带来“幸福”的书,遇见你,就遇见了幸福。
“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教育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以此去照亮学生……”前言部分的诗句,就开始把我深深吸引,打破了人们一贯给教师定义的“园丁”“蜡烛”“春蚕”,让人读来心领神会,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诠释。我是教师,时光缓缓显形,终见此生天命;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读后,我心潮澎湃,《致教师》是本能成就万千教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书。这些心灵的对话,来自心灵的谷底,用纯净的情感描绘,讲述着曾经的过往,每一幕都是情真意切,每一幅画面就像在眼前,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一个转身的距离,似乎就变幻成我和我的学生。
这是一本触及心灵的好书,每一篇文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个文字就是从生命里溅出来的溪流,从一颗心,流向另一颗心,彼此滋润着,澄净着;文字是燃烧在生命中的火炬,跳动着不熄的温暖,从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彼此映照着,温暖着。朱永新教授不仅照亮自己,还照亮别人,人生因照亮而精彩。
读着,思考着,视野渐宽,内心渐亮,驰目骋怀,游于天地间,俯仰之隙,思绪飘然。精神与心灵,在书页的芬芳中开始了越来越高的飞翔。
这是一本耐人寻味又感人至深的书。从阅读到实践,是我们成长的途径,阅读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不但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还能从朱永新教授列举的教育案例中受到启发,捕捉到灵感,学会智慧地处理教育教学中一些问题。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读一遍,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每多读一遍,就会发现其间蕴藏着许多教育的秘密。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师答疑解惑,找到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他似乎在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做一名教师,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的慈祥师长,不断地给身处教师岗位处于茫然中的我们加以指引。每一封信,指导我们如何在教师岗位上能够将工作做好,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份事业上有所发展,如何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
读这本书时,朱永新教授就像一位知心朋友,坐在我们面前,侃侃而谈,我们的生命历程融进了新教育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组旋律,每一次顿悟,谈教育的工作方法,谈他的工作经验,谈他对教育理想的深刻感悟。让我们坚持阅读,和他一起在故事中成长,学做有思想的老师,播撒有智慧的爱,为教育做出精彩的注释。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自然,读他的书似乎是在与一位智者畅谈,又似乎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交流,真实而心动,让人不得不赞叹、折服。
这些文字记录着教育的深刻感悟,彼此交流的妙音化作有情有义的墨痕。从第一辑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让我懂得了教师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职业,这个职业有其内在的魅力而实在美丽。从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开始,到让自己心安的老师,让学校骄傲的老师,最后达到第四种境界——让历史铭记的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就能够收获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第二辑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要智慧地爱,分享他人的成长故事,用他人的经验武装我们头脑,本身就是教育智慧。一个好的教师不能没有热情的关怀和洞察力。因此,教育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让我们在孩子面前用慧眼察觉。
第三辑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让我发现和学生创造教育奇迹,接受各种挑战,编织师生教育故事,让生命美丽绽放,就会拥有教育幸福。教师要把生命看成一首由自己书写的诗歌,一部精神的小说,选择一种优美与崇高兼具的生命文风记录教师的生命历程,最终把这一职业生涯锻铸成一部精致而隽永的历史。
第四辑让我们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为了幸福,我们要做一名好教师,为了幸福,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也让自己,在跨越重重困难以及怀疑之后,仍然能够建立起对存在的根本信任、信念乃至信仰。这种信任、信念乃至信仰,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基石。做好这些,就让我们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篇篇精华,句句情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思想的火花照亮教学的时光,用精彩的文字记录教育的岁月,希望我们成为一株会思想的芦苇,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成为一个勤于书写的教师,应该是一位优秀教师发自内心的自觉觉醒。正如在《致教师》一书中,朱永新教授给教师的回复中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就可以成为我们书写的印记。
细细阅读每一篇文章,我发现每一篇文章都会给我们带来启迪,实实在在地解决教育生活中的难题,“小”而“实”的话题,能切切实实地给教师带来帮助。我敢说,如果一位教师能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去奋斗,一定会成为一位幸福的教师,一定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他对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真挚恳切的关怀,让人不由地感动,希望更多的教师能从中获得自己需要解决难题的方法,获得心灵的自由。如何做科研型的老师?如何出一本书?如何写论文?如何做好听说读写?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如何向榜样教师学习?如何走出亚健康状态?从教学最实际的问题,到教育最基本的难题,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到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他用知心朋友般的情意关爱教师的生活,爱之切,知之深,导之勤,诲之殷,让人不由地亲其人,听其言,感其情,信其道。
最喜欢《致教师》一书中每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的缩影,就有一位新教育实验教师的一种精神。用榜样言说,用故事书写,生命一旦与新教育结合,怎能不绽放出绚丽之花?新教育就是这样神奇,一旦你走进它,就会遇见美丽的庆典,一旦你坚持,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新教育是具有神奇力量的教育,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我想说,这就是真正的教师,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教育人。
书中列举了许多教师的事例,也是最吸引人,最打动人心的地方,顾明远、李吉林、李镇西、常丽华、吴樱花、顾舟群、张曼凌、于春祥、于洁、笑春、陈晓华、刘洁、飓风大姐、大杨树、秋叶等,还有许多做出贡献有一定影响力的校长和教师。无论是教育家,还是新教育榜样教师,或者草根名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真爱教育,真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很平凡,做着普通的事,做着做着,他们做的事情就不普通了。朱永新教授关注中国大地上因为践行新教育而对教育有影响的人,哪怕有一点点儿影响,哪怕改变了一位问题学生,他都会肯定成绩,希望发扬优点,鼓励他们大胆前行,不停地收获着新教育实验的果实。是他们,让我们看见了希望;是他们,让我们看见了幸福的光亮;是他们,让我们拥有追寻幸福的勇气和力量。
其中“飓风大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看见她的名字,是在“教育在线”论坛上;第二次得知她是今年开学初,我们学校的程怀泉校长在暑期教师培训会上谈及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实验第十五届研讨会”做主题报告时特意提到她——“飓风大姐”。已经56岁的“飓风大姐”退而不休,每一天用诗词开启新的一天,每天给学生家长一张便笺,每周写一封长长的给父母的信,每天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每学期排练一个童话剧,还开发了一些颇具特色的课程。
最让人敬佩的是她的这本《我是大西洋来的飓风——一个新教育教师的生命叙事》,这是“飓风大姐”退休前践行新教育的五年中的所读、所思、所行,真实记录了她的困惑与求索、成长与收获,情理兼备,好读耐读。能让广大一线教师从中得到精神上的鼓舞、理念上的启迪、方法上的指导的一本好书。她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大师”,是她,让宜宾翠屏区教育让全国知晓。是她,让“新教育实验”在宜宾生根发芽。也是她,让“新教育精神”发扬光大。
当她的名字出现时,就如同一阵飓风一样横扫我的心田,惊心动魄,让人难以忘怀。从这位“飓风大姐”的身上我明白了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有什么样的想法和目标就赶快行动起来吧,有行动一定有收获,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下去,一定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专业的成长永远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有理想,都可以成为追梦的人。年龄只不过是一个历史的记录,年龄只不过是一个阿拉伯数字,年龄只不过是一个岁月的痕迹。她不仅赢得了学生,更赢得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更向世人展示了教师成功没有年龄界限,老教师照样可以有所作为。
这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一个为了事业忘记年龄的人,“飓风大姐”,保持了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我们要像“飓风大姐”一样执着地热爱自己的事业,放下年龄的羁绊,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唤,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颗童心,就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所以,教育呼唤着教师保持一颗永远的童心。一个人是否真正的衰老,不仅仅是年龄因素,更重要是心理因素,你若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让自己思想充满活力,你就不会因年龄而衰老,你的教育事业也会随岁月而精进。
我想,在新教育的路上,我们还会遇见更多像“飓风大姐”一样的教师,他们体味着教育之幸福,专心致志于自己喜欢事情的幸福,他们付出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真情,对生命的吟唱,对教育的执着,必然会收到最美好、最淳朴、最真挚的拥抱,自信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收获着教育幸福。
我希望,在朱永新教授的书中会看见更多普通老师的事迹。他们虽然普通,但是从一颗心走向千百颗心,他们把真善美种在学生心灵,不甘心寻常岁月中细雨微澜的磨蚀,而始终以一颗昂扬向上的心,向着真善美的境界阔步前进。无论征途中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霜雪雨,他们用心中理想的火焰,照亮着前进的道路,温暖着自己的心扉,成就美丽的人生,他们渴望在教育领域中有所建树,有且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做中国最好的教师,他们一样需要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我希望,在朱永新教授的书中能看见更多教育的幸福。教育是幸福的,可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创造,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起点处的酸甜苦辣,只是奋进者身后的一点阴影,前方,灿烂的阳光,才是装载成长幸福的容器。怀揣希望上路,就一定可以在征途中相遇志同道合的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别人心中的坐标,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肩膀,扛起他人理想的同时,也担出了自己的辉煌。并非所有的种子,都能得到雨露的滋润,在高崖巨壑的缝隙中,只有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绽放出生命全部的美丽。琴弦拨响处,花开满地,每一瓣花,都可以见证生命的意义。每一树花,都有开放的理由,正如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理由。
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我们如何像曼德拉说过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为之自豪,为之自省:“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以此扪心自问:我们,在这样做吗?
让我们始终记住:我们是教师,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们在成长中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那些像梦一样的诗,像诗一样的梦永远不再回来了,可是它还留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孩子们就坐在你的面前……那是所有的孩子!
合上书卷,我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有些东西在慢慢沉淀!因为抑制不住灵魂里的激动,所以我开始写诗,我把诗歌写给我的生命,写给我那无比纯洁的心声——《遇见你,遇见了幸福》
美丽的金秋,美丽的遇见
幸福是遇见你——《致教师》
遇见你,也遇见了幸福
温暖,永远
美好,深远
写给我的最爱——学生
你是我的暖城
你是住在城里开放的花朵
开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
写给我的职业——教师
你是我的生涯
你是职业生涯最美丽的年华
释放出属于幸福的光彩
遇见你——《致教师》
遇见你,遇见了幸福
你是我的阳光
是可以晒干心底潮湿的暖阳
遇见你,遇见的是幸福,温暖,永远
遇见你——《致教师》
遇见你,遇见了幸福
你是我的甘泉
是可以滋润干涸心灵的清泉
遇见你,遇见的是幸福,美好,深远
幸福,是遇见你
幸福,是遇见了你——《致教师》
幸福,是我们永远一起走
这就是幸福,我想要的幸福
这就是幸福,大家都能得到的幸福
(作者系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培新小学教师)
有关书之书的文章
《致教师》就是这样从容和裕地推展了教育幸福的风景,而行在路上的我们,恰是福祉的领受者。教育智慧与教育大爱是形影相随的侣伴。此种风格气质,氤氲在《致教师》的字里行间。更为可贵的是,朱老师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学者,他首先是个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看,《致教师》就是一个具有家国之爱、未来视野的实践者的反身与建构。《致教师》就是一本叩问教育至简之道的书。那么,为教育唱歌吧。......
2023-08-02
就像《致教师》里描绘的那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为我们提供了让人温暖又信赖的心灵依靠,同时为我们的教育实践不断地支招,激励所有同行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再次捧起《致教师》,回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种种,感慨良多。......
2023-08-02
这就是教师的幸福,教师从事的是让人幸福的事业。这是《致教师》第二辑中与老师们商讨的话题。朱老师创导的新教育提出“从问题中收获成长的幸福”的理念,如春风般扫去老师们心中的烦恼!教室就是幸福的源泉。这是《致教师》第三辑中与老师深入探讨的话题。......
2023-08-02
朱永新在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作为教师的幸福,很显然有着两大来源:一是来自孩子,二是来自专业成长带来的事业成就与生命尊严。作为教师,老师们的以身作则,对孩子们来说是影响巨大的。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因为只有老师是优雅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优雅;只有老师是从容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大气;只有老师是幸福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明亮;只有老师过得是有尊严的,我们的民族才会拥有高贵的品质。......
2023-08-02
我认为,朱教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教师深深的爱,归结到一条就是希望广大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要让教师成为真正幸福的教师,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师管理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外部氛围。要让教师成为真正幸福的教师,必须进一步深化师德修养,寻找到不竭的内驱动力和幸福源泉。《致教师》是一本教育人都应该读的好书,希望更多的教师能从中得到精神洗礼、智慧启迪、涵养提升和素质拓展,努力做真正幸福的教师!......
2023-08-02
读完朱老师的《致教师》,作为扎根基础教育三十年的老教师希望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玫瑰心语。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这不仅仅要关注教师阶段性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还要从一个个体生命的维度来谈幸福的深层逻辑。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给出了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读书。谨此作为玫瑰心语,我代表学校、代表我个人感恩朱老师的指引。......
2023-08-02
刘堂江研读《致教师》,首先要把它放在“新教育”的视域下来观察,纳入“新教育”的整体系统来评析。究其“合理内核”,新教育帮助教师唤醒的,是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致教师》这部著作,正是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结晶,是“新教育:让教师的光芒灿若明星”的精髓工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正是一部引领、助力教育家成长的优秀教科书!......
2023-08-02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为“人”,成为幸福的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人,教育的一切理念和行为都围绕着人展开。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成为幸福的人。教育还是人的超越性规定。教育使人智慧,能够提高整个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人类的主体性,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按照合乎理性的逻辑和途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