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芳我拿到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欣喜、激动!《致教师》这本书单是书名就很吸引人,翻看里面更有惊喜,内容都是在解答一线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针对性地加以深入剖析。生活老师的评价、同学的告状,以至于这个孩子好像“无药可救”了。正如朱永新老师所写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如何对待他才是最大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2023-08-02
张贵勇
一直很喜欢《教师月刊》里的“朱永新答”栏目。信件形式的一问一答,让人触摸到一种久违的时代印记。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问的都是源于日常生活的真问题,朱老师答得也格外坦诚,每次都是直接回应,毫无保留。此时的朱老师,转身成为一位谆谆可亲的兄长、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一个一线老师最信赖、最亲近的人。
于是,当这些问与答辑成《致教师》一书时,我们从中窥见了当前教师的所思所想、教育的痛点难点,也开始与老师们一道,重拾教育勇气,找到从教乃至喜欢教育的理由,去追寻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从这种角度看,《致教师》就是一本为教师精神世界燃灯之作。它就像远方一盏不灭的灯火,驱散笼在教师心头的黑暗,照亮其前行之路。
将年轻教师扶上马送一程
都说师者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的疑惑是解开了,但教师本人的困惑又如何解呢?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社会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情势变得越来越复杂,教师的职业困惑也层出不穷:我们还需要教育理想吗?如何才能保持教育的激情?自己的学识不如学生怎么办?怎样处理与领导的关系?……而这些困惑能否很好解答,关系到教师能否乐教、爱教。
“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理解职业,发现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应该是做好教师的第一要务。”在朱老师看来,从教路上的各种烦恼都是正常的,有大烦恼才能有大乐趣,有大问题才能有大成就,关键在于学会俯下身去,从师生交往中发现教育的乐趣与真谛。他以李吉林、于永正等名师为例,引导老师多观察、多思考,也借普通教师顾舟群、刘洁等的成长经历,表明每位教师能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时而引经据典,时而语重心长,朱老师促膝谈心一般,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解答了教师面临的形而下的关于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但更多的笔墨集中在形而上的教师精神层面,而这也是当前教师最需要的心灵指引。其实,在社会急剧变迁的当下,每位老师都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职业,重新定义学校教育,重新看待教育的使命与荣耀。此般正本清源式的梳理,不仅让老师找到从教的理由,更为其找到教师职业的价值所在。从这种意识来说,朱老师真正做到了将教师扶上马并送一程。
阅读永远是教师的必修课
在给教师的回信中,朱老师谈得最多的是阅读,而阅读也的确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得教育学者钱理群曾说过,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读书。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其实,翻阅《致教师》的很多篇章,很像在听朱老师上一堂阅读课。课上,他倾囊相授阅读的方法,也提出了许多颇有启发意义的阅读主张,如“在阅读上,教师应该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要以为人生境界与教书关系不大”“阅读像爬山,不怕慢,只怕站”“没有教师的阅读,教师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
朱老师也鼓励教师要做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因为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的,“用思想的火花照亮教学的时光,用精彩的文字记录教育的岁月,成为一株会思想的芦苇,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成为一个勤于书写的教师,这应该是一位优秀教师发自内心的自觉探寻”。而且,教师不能止于独自阅读,还要引领学生阅读。在他看来,真正成功的教学,是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开始如饥似渴地爱上读书;真正优秀的学生,是离开学校以后依然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
犹如一位贴心的老友,朱老师鼓励教师多阅读童书、哲学书、心理学书,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呼吁教师忙里偷闲去阅读,“尽可能地雷打不动”去阅读,享受阅读的至乐。透过其肺腑之言,似乎也越来越能理解朱老师这么多年来为何一直忙着主持《中国人阅读书目》,为何每年不辞辛苦地推出新阅读童书榜了。
做老师永远的心灵伙伴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忙于上课、批改作业、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感到疲惫不堪。请问,做教师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一位普通老师的来信,让人备感心酸。其实,教师也是人,也会遭遇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尤其是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很难找到职业的成就感与价值感。比起专业成长的帮助,他们需要有一位倾听者、一位心灵导师,更迫切需要有人帮忙解开内心的困惑。
而无论从对教师来信的解答,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朱老师都可谓教师名副其实的心灵伙伴。这些年,朱老师每年基本深入100所左右的学校。和一线的老师接触多了,和学校接触多了,看到了更真实的教育问题,也更了解教师、关心教师。因此,对于教师的心灵困惑,朱老师解答起来游刃有余,让老师们大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感。
“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否则就会走弯路,荒废时间及精力。”在书中,朱老师不断呼吁教师不忘自我成长,不舍教育理想,背后与其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通的。而这也将其与一线教师群体紧紧黏合在一起。说到底,教师就应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就该朝着教书育人的理想而努力。
实际上,朱老师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他回信中字里行间的教育理念,而是不居高临下,不隔靴搔痒,与教师一道同行、携手成长的姿态。就像书中引用的一句话: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想走得远,就一起走。朱老师显然是一个宽厚的兄长、体己的伙伴,在前行的路上,他与教师一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教育的美好就在其中。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评论部记者)
有关书之书的文章
胡晓芳我拿到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欣喜、激动!《致教师》这本书单是书名就很吸引人,翻看里面更有惊喜,内容都是在解答一线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针对性地加以深入剖析。生活老师的评价、同学的告状,以至于这个孩子好像“无药可救”了。正如朱永新老师所写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如何对待他才是最大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2023-08-02
《致教师》犹如一把钥匙,引导我们卸下心灵自由的精神枷锁。《致教师》犹如一枚指南针,指引我们找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方向。《致教师》犹如一座灯塔,指引我们打开理想的大门。当下,理想往往被认为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致教师》犹如天平的砝码,调试着教育的平衡。......
2023-08-02
杨玥瑛“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而《致教师》这本书深入浅出,以类似对话的形式将精华展现出来,就如同与一位鸿儒谈笑风生一般。那便是与书为“舞”!如若不然,我又怎会与《致教师》结缘呢;当然,自己感兴趣、所钟爱领域的书籍也要经常阅览,这是对心灵驿站的充电。如何让课堂变得有活力,得有一名敢于创新的引导者,也就是老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3-08-02
等看到前言部分的《我是教师》以及书中通篇有关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师等的对话,我更加确信,该书就是朱永新老师倾心奉献给广大教师的一首心灵诗篇,真挚、热忱,充满关爱和期望。朱永新老师在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时,非常耐心、细致,非常注意保护老师们的积极性,没有半点居高临下、求全责备的态度,言语之间流露出对老师们的充分尊重、信任和希望。......
2023-08-02
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以爱为根,以德为本,用我们的热血去谱写孩子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走过这段无怨的苦乐年华,走过这段无悔的精彩人生!......
2023-08-02
一线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抓住这两点,就是在实践素质教育理念。当然,人们常说“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也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呈现出真正的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向权威质疑,这不需要谁批准,不需要加入什么“素质教育课题”,也不需要什么“一流的硬件设施”,只要“目中有人”,通过这些细节我们便能践行着作为一线教师能够操作的素质教育。......
2023-10-21
回顾自己全部的受教育经历,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身后的职业角色榜样绝对不只大学导师。她认为解决学生的问题最要紧。她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五年级班主任谭老师的课堂总是魅力四射,再抽象的数学公式,经过她的解释,就成了一桩桩家常趣事。而谭老师会告诉我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再提高。历史老师孙老师是一个瘦小精干的老太太。多少年过去,我最怀念的老师就是这位如邻家奶奶一样极具亲和力的孙老师。......
2023-10-29
在听完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后,一位年轻的男教师站起来问李老师。在我看来,李镇西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讲技巧,不着痕迹,却又“嬉笑怒骂皆教育”的智者。而在所有遇见的人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李镇西老师。我们应该向李老师学什么?这些方法,用李老师的话说:“哪是什么创新?不过就是常识而已。”向李镇西老师学习,要学习他的带班方法,更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
2023-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