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这些对于教师的评价已成为教师的标签,牢不可破。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真正的阅读,而不是功利性的阅读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将《西游记》中描写沙僧的句子读给学生听:“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对攒露白藤,顶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学生们很快投入到名著的阅读中,这次的阅读活动应该是一次自觉的、主动的阅读。......
2023-08-02
刘 坚
朱永新秘书长是我的朋友,赠我一本《致教师》。我从来没当过教师,但是近两年来与孙女的交谈中,觉得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了大半辈子所谓领导,也做过不少所谓思想工作,但深感与孙女的交谈中,往往语言苍白,搞不好还理屈词穷,我直言自己不懂教育。
翻开《致教师》一书,一下子就被永新同志的序言和前言吸引住了,接着就一页页地读下去,方知何为“爱不释手”,篇篇文章以信件的交谈形式,娓娓道来,十分亲切,毫无做思想工作的感觉。
一是让我作为教育系统之外的人,认识了何为教师,教师的苦恼与困惑,教师的平凡与崇高,以及如何当一名教师。其实人人都是从教师的教诲中成长起来的,但一旦离开了学校,随着时间的久远,往往对教育,对教师又觉得生疏。对教育过自己的老师的亲近感和思念,往往并不能代替对教师的完整的了解。所以,这本书不仅是在针对教师的困惑在谈心,也让社会对教师有更完整的了解,更会让家长、社会进一步主动去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所以,作为教育系统外的许多同志来说,这是一本教育的辅导书。何人没有下一代、二代呢?我读了这本书后,至少让我知道如何面对孩子们了。
二是这不仅是一本给教师们看的书,更是一本充满人生感悟,充满人生哲理的书。书里许多谈话会化解你生活和工作中,以及如何处理家庭及同事中的难题。如:书中说“生活中99%的对立是因为沟通不畅。从合作开始交流,把想法平和地说出来,互相倾诉、倾听,最终消除误会,达到双方和谐。同时收获友情和工作,才是双赢”。书中还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何尝是对教师而言呢?
总之,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希望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必读,更希望大家都去读,您定会获益多多。
有关书之书的文章
似乎这些对于教师的评价已成为教师的标签,牢不可破。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真正的阅读,而不是功利性的阅读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将《西游记》中描写沙僧的句子读给学生听:“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对攒露白藤,顶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学生们很快投入到名著的阅读中,这次的阅读活动应该是一次自觉的、主动的阅读。......
2023-08-02
杨树兵最近,我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当然,所有故事的发生和结束,都在追寻“如何让教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从优秀到卓越,这是教师对工作的要求;从幸福到完整,这是教师对生活的追求。如何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行业,能够真正融入生活,成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读者能从《致教师》一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2023-08-02
守心,就是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守心,并不是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而是应将自己的“心”放到自己要去做的“事”中。但是,在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以及回首我的人生和教育之路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成就自己”与“成就他人”其实是不用分开的,这本身就是一体。守心、做事与成人,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乃至于人生的关键词。......
2023-08-02
袁胜菊提起“知音”一词,大家一定会想起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我读《致教师》这本书时,这种感觉油然而生,并吸引着我细细地咀嚼,反思,彻悟。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经过时间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经典,是最值得读的。《致教师》,我的知音,我的人生导师,引领着我以后在新教育这条路上,勇往直前,不管遇到何种磨难与考验,我都相信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2023-08-02
读完朱老师的《致教师》,作为扎根基础教育三十年的老教师希望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玫瑰心语。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这不仅仅要关注教师阶段性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还要从一个个体生命的维度来谈幸福的深层逻辑。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给出了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读书。谨此作为玫瑰心语,我代表学校、代表我个人感恩朱老师的指引。......
2023-08-02
教师是吃良心饭的,我们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他们的父母,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曾经一位老乡村教师说:“没有一位乡村教师的青春是容易的。”在《致教师》一书中,朱老师给出了答案:“教师是一个能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和智慧发挥到极致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在我们教师的努力下,学生成长为社会、我们和他们都希望成为的样子,这不就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价值吗?......
2023-08-02
刘堂江研读《致教师》,首先要把它放在“新教育”的视域下来观察,纳入“新教育”的整体系统来评析。究其“合理内核”,新教育帮助教师唤醒的,是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致教师》这部著作,正是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结晶,是“新教育:让教师的光芒灿若明星”的精髓工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正是一部引领、助力教育家成长的优秀教科书!......
2023-08-02
我一直认为,书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书的生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这本《致教师》自2015年8月出版,至今已经发行过30万册,精装纪念版首印8000册也在一周售罄,让我想起15年前《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畅销的情形。感谢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感谢喜爱这本书的老师们。我们不仅共同赋予了这本书以生命,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探索并没有终止,我们的行动还在继续。朱永新2016年9月24日晨写于济南2018年10月修订......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