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幸福”,这是朱永新对教师的期望。朱永新认为,理想的教师是将教育作为志业,穿越异化的劳动,走向生命的自觉。朱永新认为,怀有理想的教师必然“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理想的教育具有爱的内涵,教育的理想应然有智慧的践行。显然,智慧的根基是知识,智慧的表现是能力,智慧的修养是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与智慧具有同一性。......
2023-08-02
徐 雁
据说美国有个社会研究团队对“人生幸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是:梦想成真,尤其是实现了“童年梦“的人,其“幸福感”最强。大概这是因为在为“梦想”(也就是在学校励志教育中,常常会说起的所谓抱负、理想、信念等一系列精神追求)而奋斗的过程中,一个人所贯穿着的那种种瓜得瓜、心想事成的心理体验,尤其是经历了愈挫愈勇、先苦后甜的奋斗过程之后,所造就的那种自尊、自豪和自傲的状态,令人心灵充实、精神饱满,富有成就之感,因而人会感到幸福感盈腔满怀。而《致教师》,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为校园师生播撒“幸福种子”的好书。
目前,市场发行已逾20万册的《致教师》,说明至少已有20万个读者和团体读者为它点赞,为它投了赞许票,而这背后,不知它已在校园中为师生们播下了多少颗追求幸福的心灵种子!正如一位被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发现并被命名的“最美乡村教师”所说的那样,邂逅本书,“打开了我幸福的瓶盖,让我重拾丟失在教师里的点滴幸福,更让我知道在教室里如何孕育幸福……”
诚然,本书作者朱永新先生投入自己大部分的业余精力,用十六万个汉字,以书信体的方式,写出了一部态度真挚、激情洋溢而又富有理性的教育学著作。全书共有“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生命的传奇”和“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四辑。有评论者推介说:“前三辑共收录朱先生与一线教师对话的46封问答式书信,最后一辑收录自2010年以来先生为寄语‘新教育,同仁的六篇年度致辞’”,“在这些因‘问’而来的言说里,充满着朱永新先生对一线教师生活、生命与生涯的深切关怀与美丽成全,同时也成全了他自己的幸福人生。”
去年秋,朱先生在一篇题为《书的生命由读者和作者共同赋予——写在〈致教师〉20万册纪念版发行之际》的文章中说:“书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有些书,因为不断被阅读而青春永驻。书被翻阅得越破烂,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书的生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本书受欢迎的原因,也许正是它关注了一线教师当下最困惑的问题”。(见《心灵深处亮盏灯——〈致教师〉评论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编印本)而《心灵深处亮盏灯——〈致教师〉评论集》,也是一部独特的“书之书”。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是“最美书评”,第二辑是“专家研读”,第三辑是“一线心声”,第四辑是“网友热议”,搜集和汇编了《致教师》的读者围绕着朱先生富有教育针对性的种种观点,尤其是言之有物的种种建议和看法。
综上所述,我觉得,贯穿在《致教师》字里行间的种种人文教育理念,既连中外教育的传统文脉,又接我国内地基础教育的地气,富有古今书香的人文内涵,无疑是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华夏书香校园”建设的总纲领,而朱先生则无愧是一位“新教育实践”道路上的教师总教头。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
有关书之书的文章
“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幸福”,这是朱永新对教师的期望。朱永新认为,理想的教师是将教育作为志业,穿越异化的劳动,走向生命的自觉。朱永新认为,怀有理想的教师必然“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理想的教育具有爱的内涵,教育的理想应然有智慧的践行。显然,智慧的根基是知识,智慧的表现是能力,智慧的修养是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与智慧具有同一性。......
2023-08-02
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和新教育理论作出了最响亮的正确回答。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教育中诗意栖居——如何保持教育热情”一节。朱永新先生在李吉林老师身上寻求出了四点秘诀:一、李老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二、李老师心中始终燃烧着激情;三、李老师怀有深刻的对教育的爱;四、李老师有创造的智慧。拥有十七年教龄的我正处于职业的青春期,青春期产生的心理问题已在《致教师》中找到了答案。......
2023-08-02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针对当今中国教育无视个体的现实而提出“面向个体的教育”,便显示出了它的改革新意。他将“面向个体”的教育观实实在在地化作了北京十一学校常态的教育生活: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需求设计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主要是理念阐述,但这些阐述并不枯燥乏味。......
2023-10-21
等看到前言部分的《我是教师》以及书中通篇有关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师等的对话,我更加确信,该书就是朱永新老师倾心奉献给广大教师的一首心灵诗篇,真挚、热忱,充满关爱和期望。朱永新老师在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时,非常耐心、细致,非常注意保护老师们的积极性,没有半点居高临下、求全责备的态度,言语之间流露出对老师们的充分尊重、信任和希望。......
2023-08-02
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具有以下鲜明特色:一是重视人的整体的和谐发展。值得欣慰的是,理想并非幻想,并非空中楼阁不可实现,朱永新教授不但为中国教育鼓与呼,写书著文做提案,而且身体力行,深入一线去演讲推动自己的教育理想。......
2023-10-15
由教育的志趣与情怀和朱永新老师结缘,已有好多个年头了。为此新教育把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作为了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于是,从拿到《致教师》的那一刻起,先前的期待,急于对一些问题的释怀,还有对朱永新老师的敬仰,多种情愫的交融便化作了阅读的淋漓与酣畅。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直是朱永新老师的教育梦想,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点燃教师的激情,成为教育的追梦人,是朱永新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
2023-08-02
究其原因,或许“叙事者”的形成过程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而“叙事者”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间团队,成员之间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无上下级区别,他们融入这个团队皆是“因自己的心”,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自发成长。当战胜自我成为一种诱惑,叙事者就具有了行走的精神动力。叙事者行走至今天,很多事情让我感悟颇深。就这样,同伴的温暖让耿欣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为叙事者管理团队的成员之一。......
2023-10-25
三尺讲台,无悔的选择——记塘沽区实验学校英语教师胡春芳胡春芳老师说:“我不是伟人,不如奇葩,但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却非常伟大。这是因为青少年有什么样的理想,祖国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三尺小小讲台,关系着祖国的腾飞。我很普通,但我有一个理想,就是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让人生的舞台再现奇葩,让教育的花园永传佳话,让学生的学法终生受益,让祖国的未来兴旺发达。”自主学习,做研究型的教师,是胡春芳老师始终追求的目标。......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