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朱永新秘书长是我的朋友,赠我一本《致教师》。翻开《致教师》一书,一下子就被永新同志的序言和前言吸引住了,接着就一页页地读下去,方知何为“爱不释手”,篇篇文章以信件的交谈形式,娓娓道来,十分亲切,毫无做思想工作的感觉。所以,作为教育系统外的许多同志来说,这是一本教育的辅导书。二是这不仅是一本给教师们看的书,更是一本充满人生感悟,充满人生哲理的书。......
2023-08-02
杨树兵
最近,我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朱永新在书中以“书信”的形式,与教师们交流了教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并逐一作了分析。不仅是认识上的澄清,更有实践上的指导。
一个教师在信中说:“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原来对教师职业充满无限憧憬,但不知不觉却开始厌倦现在的生活。平时,经常可以听到同事们对生活的抱怨。有的说教师生活太平淡,有的说教师生活太机械……渐渐地,我对教师工作也失去了信心。”
其实,这位教师在信中表达的内容非常普遍,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差,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没有真正理解。《致教师》第一辑以“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为标题,深入探讨了教师的角色定位、职业追求等问题。朱永新认为,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既是最简单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他指出,一味地将教师归结为平凡或神圣,都是片面的。他认为,教师不是蜡烛,不能以化为灰烬作为代价去照亮学生;教师不是春蚕,因为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与学生相互依赖的生命。
职业倦怠是各行各业都会面对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实现理念的转变,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努力挖掘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内在魅力,并从事业中获得乐趣。朱永新提出,教师是一个能够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职业,更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成功体验和工作乐趣。教师每天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自己的专业成长,获得幸福。
朱永新根据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在书中提出了教师的“四重境界”,用以定义什么是“好教师”。第一重境界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教师”,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要教好课,而且要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第二重境界是“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人”,教师通过潜心教书,得到学生的认可。第三重境界是“做一个让学校骄傲的人”,教师要成为一个让学生特别依恋的人,应该从自身的岗位中提升自己,让学校以己为荣。第四重境界是“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教师”,这是最高的境界。朱永新在书中勉励教师,虽然这种境界高远,但只要从教学中成长,收获幸福,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沿着阶梯继续攀登。
我们常说,教育需要爱,但作为教师,仅仅有爱就够了吗?朱永新在《致教师》中说,仅有爱是不够的,真正的爱一定包含着智慧。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提出各种烦琐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些教师觉得教育科研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离教师太遥远。针对教师提出的“一线教师究竟怎样做教育科研”的问题,朱永新提出,教育科研不是学者的专利,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因为他们丰富的教师生活经历是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扎根于教室之中,扎根于经典书籍的灌溉中,把工作当作科研做,才能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在《致教师》一书中,朱永新的许多书信交流都是面向新教育实验学校教师的,探讨的内容大多也是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其中不乏许多感人的故事。当然,所有故事的发生和结束,都在追寻“如何让教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从优秀到卓越,这是教师对工作的要求;从幸福到完整,这是教师对生活的追求。如何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行业,能够真正融入生活,成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读者能从《致教师》一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
有关书之书的文章
刘坚朱永新秘书长是我的朋友,赠我一本《致教师》。翻开《致教师》一书,一下子就被永新同志的序言和前言吸引住了,接着就一页页地读下去,方知何为“爱不释手”,篇篇文章以信件的交谈形式,娓娓道来,十分亲切,毫无做思想工作的感觉。所以,作为教育系统外的许多同志来说,这是一本教育的辅导书。二是这不仅是一本给教师们看的书,更是一本充满人生感悟,充满人生哲理的书。......
2023-08-02
就像《致教师》里描绘的那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为我们提供了让人温暖又信赖的心灵依靠,同时为我们的教育实践不断地支招,激励所有同行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再次捧起《致教师》,回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种种,感慨良多。......
2023-08-02
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的教育,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办的教育。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现在把这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扼要的提出几点,供给从事举办民主教育的朋友参考。(九)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开始的时候,唯独这样办才能使绝大多数之劳苦大众及其小孩得以享受教育;否则只有少数少爷小姐享受教育,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主教育。......
2023-11-23
朱教授围绕一线普通老师关心的常态问题和教师自身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一一做出回应与解释。我努力的在书中、在与朱教授的对话中寻找答案。朱教授的教师职业四境界:“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让自己心安的老师;让学校骄傲的老师;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幸福”与“完整”,成为教师生涯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愿意跟随朱永新教授一起去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3-08-02
《致教师》,一本能给教师带来“幸福”的书,遇见你,就遇见了幸福。我是教师,时光缓缓显形,终见此生天命;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他似乎在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做一名教师,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做好这些,就让我们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敢说,如果一位教师能按照朱永新教授指引的方向去奋斗,一定会成为一位幸福的教师,一定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3-08-02
似乎这些对于教师的评价已成为教师的标签,牢不可破。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真正的阅读,而不是功利性的阅读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将《西游记》中描写沙僧的句子读给学生听:“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对攒露白藤,顶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学生们很快投入到名著的阅读中,这次的阅读活动应该是一次自觉的、主动的阅读。......
2023-08-02
读完朱老师的《致教师》,作为扎根基础教育三十年的老教师希望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玫瑰心语。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这不仅仅要关注教师阶段性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还要从一个个体生命的维度来谈幸福的深层逻辑。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给出了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读书。谨此作为玫瑰心语,我代表学校、代表我个人感恩朱老师的指引。......
2023-08-02
守心,就是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守心,并不是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而是应将自己的“心”放到自己要去做的“事”中。但是,在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以及回首我的人生和教育之路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成就自己”与“成就他人”其实是不用分开的,这本身就是一体。守心、做事与成人,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乃至于人生的关键词。......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