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儿童阅读在核心素养下的重要性

儿童阅读在核心素养下的重要性

【摘要】:1在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儿童阅读”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这个概念。高尚的道德、深刻的智力、强健的身体,是超越一切时代的核心素养。语言智能,在小学主要表现为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儿童是先学会阅读,还是先学会识字的?

儿童阅读的重要性,至少在小学阶段,现在早已经达成了共识。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不会反对,甚至相当强烈地支持加强阅读。

但是,怎么抓阅读?却千姿百态。

形式上讲,开阅读课?办阅读节?做阅读课程?举行阅读活动?

内容上讲,是读经典名著?是背诵?是写读后感?是摘抄好词好句?是写故事梗概

无论怎么抓,最后的结果大同小异,就是阅读往往沦为形式,甚至沦为政绩工程,雷声大,雨点小。为什么?因为抓阅读时,有两个致命的问题不容易想清楚。一个问题,是阅读到底应该怎么抓?一个问题,是怎么处理阅读和考试的关系。不知道怎么抓,导致了少慢差费,没有处理好与考试的关系,导致了阅读流于形式。因为成绩不好,方方面面都交代不了。

今天我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

什么是阅读能力?

1

在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儿童阅读”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这个概念。通常,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根本处,仍然是德智体美劳,或者更直接地说,是对德智体这三大领域在新时代的要求的表达。高尚的道德、深刻的智力、强健的身体,是超越一切时代的核心素养。道德的风格化、智力的风格化、身体的风格化,都表现为美。美不是并列的,美是德智体发展的顶点。而劳动,则更多的是手段。

那为什么不说德智体,仍然要说核心素养?主要是时代变了,德智体的内容,也在演进。比如,封建社会,更重视私德,你要孝顺,要忠诚;而今天的社会,更重视公德,你要遵守游戏规则。因为过去的道德更强调伦理,强调等级顺序,而现在的道德更强调规则,强调平等的社会交往。同样地,过去更看重知识,所以强调背诵,现在则淡化记忆,更强调能力。哪怕是数学,过去也更强调算术,强调计算能力,现在则更强调概念与统计,强调数学建模,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强调身体的时候,更强调健壮,现在强调身体的时候,更强调健康,以协调为美。

如果我们把身体素养先放在一边,作为另外一个重要的单独项目,聚焦于德与智,或者说道德人格发展与智力发展的时候,那么,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什么?

答案是:自尊水平与阅读能力。在道德人格发展方面,除了自尊水平,什么最重要?是习惯培养;在智力发展方面,除了阅读能力,什么最重要?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数学能力,甚至还没有放进去,因为数理逻辑能力,在小学高段才真正地有可能得到发展。这是小学的特点。

2

那么,什么是“阅读能力”呢?它与智力有什么关系?

智力是一个没有明确结论的概念,加德勒提出了很有影响力的多元智能理论,这是对智力影响最大的一个解释。尽管这里列出了八大多元智能,但事实上,真正的核心的智能,仍然是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这是学校智力发展事实上的核心。而在小学阶段,核心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处于浪漫期,在中学阶段,核心在朝数理逻辑智能转移。

通俗地讲,年龄越小,语言学习越重要;年龄越大,数理化学习越重要。

所以,当我们在小学讲到智力的时候,核心就是指语言智能。语言智能,在小学主要表现为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因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黄金期,是在小学高段和初中阶段。

那么,一提到阅读能力,我们立刻想到的是哪些内容呢?语文老师可能会想到语文要素,或者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与评价能力等。

对于阅读能力来说,毫无疑问,理解能力是核心,理解能力包含了预测、提问、复述、想象等一系列的阅读策略,以及根据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概括中心思想与观点,体会思想感情等核心能力,以及对常见文体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理解能力,以认读能力为前提,包括识字、词语积累、快速阅读能力等。理解能力的高级阶段,是鉴赏评价以及运用能力,包括判断、比较、评价、审美、鉴赏、批判等能力。

小学的语文教材,尤其是统编本教材,正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编排的。在小学低段,是以认读能力为核心的;小学中高段,是以理解能力为核心的;初中阶段,是以理解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为核心的。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是公认的。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乃至于大学,读写能力是非常差的,有许多学生甚至错别字满篇,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连清华大学,也不得不在本科阶段开设写作课,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果这个问题还嫌大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问题变小:在小学阶段,为什么总有一批学生,记不住字词,默写的时候错误连连?

3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误解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更误解了认知规律。

在认知上,或者说在学习理论上,有两条根本的规律,要予以特别的注意:

1.认识源于整体,是从“整体—部分—整体”的不断循环,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是黑格尔的观点,教育家怀特海把它转化为一组概念,叫“浪漫—精确—综合”。

2.认识有两种路径和形态,一种是无意识学习,形成的是隐性知识,也称默会知识;一种是有意识的学习,形成的是显性知识。

怎么理解第一条规律呢?

我们认识一个事物,一个词语,或者一个人,总是从整体开始的。举个例子,在座的绝大多数同行是第一次见到我,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是先看到我整个人,还是先看到我的一部分?例如,先看到我头发,再看到我额头和眼睛,然后是嘴巴和脖子,一直到脚,最终,再组装成一个人。

再例如——

研表究明

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

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

仔味细回一下

才发这现话段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电脑阅读和人类阅读的区别在哪里?在于电脑阅读,是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的,然后组装成句子,文章,人在听的时候,自己会使这些零散的字词变得有意义。但人在读的时候,每读出一个词,都受到了整个语境的影响,哪怕你是第一次读。比如,你可以读:“我们一致同意一点钟开会。”在这个句子中,“一”的发音,受到了后面字的平仄的影响,从而发生了音变,这在电脑阅读是不可想象的,当然,电脑智能化以后,是另一回事情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所有的认识,都是基于整体,基于背景的。如果没有背景,你根本看不到墙上的黑点或白点。因为墙上的黑点或白点,是以整体背景色的存在作为前提的。

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儿童是先学会阅读,还是先学会识字的?

我们发现,儿童早在识字之前很久,就学会阅读了。因为阅读的本质是输入,当儿童在听故事,听妈妈讲话的时候,就是在阅读。儿童生下来为什么不能说话?为什么要在一岁多才能够勉强说出字词?这一年多在做什么?这一年多,就是在听,在阅读。如果一个孩子在生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人跟他说一句话,例如父母是聋哑人,那么,当儿童长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要上幼儿园了,儿童可能彻底丧失语言能力,成了狼孩,为什么?他明明会发音,为什么学不会识字?因为他丧失了语言背景。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儿童接受的语言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我们前面讲了,早期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是核心。早期智力主要表现为阅读能力,或者至少是首先表现为阅读能力。

4

我们会发现,富裕家庭的儿童,与贫困家庭的儿童,城市家庭的儿童,与农村家庭的儿童,高知家庭的儿童,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和学习水平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通常我们会归结为天赋,实际上不是,实际情况是,出生在乡村和出生在城市,先天的天赋差别并不大,主要的差异,在于后天的养育环境。富裕家庭、城市家庭、高知家庭的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他们所面临的语言环境,就要比贫困家庭、农村家庭以及普通家庭的孩子丰富得多。

语言环境直接影响了智力,导致语言环境贫瘠的儿童学习变得困难。

现在回到刚才的话题:为什么在小学阶段,有些儿童,记不住字词,背不下课文,默写不了诗词呢?根本的原因,不是这些儿童不努力,不努力只是屡次失败以后的结果,而往往不是原初的原因。

说到这里,我还要说一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的记忆力。因此,机构或辅导班里的记忆力训练,基本上都是智商税。

我以我自己为例,我从小到大,在语文方面的记忆力超常。无论是课文,还是诗词,基本上读几遍,就能背下来了。到大学时,甚至专门挑类似《离骚》这样的长文来背诵。教书的时候,教高中语文,基本上备完课后,课文就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而且不是刻意的。

但是,我是中师生,中师是不学外语的。中师毕业后,我想要自学外语,花了两年时间,最终放弃了,因为记不住单词,就像现在的儿童记不住生字一样。

等我女儿初中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语言学原理。所以,她在中学阶段,背外语很快。电影台词,演讲,读几遍就能背了。

为什么我在中文方面记忆力很强,外语方面的记忆力就非常差,而我女儿,在外语方面的记忆力又非常强呢?都是因为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作为背景。

结论是什么?

是一切语言学习,都是以输入量为前提的。儿童记不住词语,不会阅读和写作,是因为阅读量不够,要补的不是教材中的知识或考试题目,而是阅读。这话听着可能觉得非常耳熟……没错,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大家看我的介绍,我写过一本书,叫《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者。

换句话说,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够,不只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且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而影响儿童的语数外和数理化的学习。

所以,小学有两件头等大事:一是保护儿童的自尊心,二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

1

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乃至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全部语文教学,往往是少慢差费的?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并没有遵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设计课程。

我们可以把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习内容,归为三类学习:一类是工具类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语数外,其中语文和外语,是语言类学习。一类是知识类学习,主要是文综和理综的学习,对象是有关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知识。一类是技能学习,主要是艺术体育。这是三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学习,遵循着完全不同的路径。

语文和外语是语言类学习,在语言学习中,输入量是处于优先位置的。对数学来说,是训练量。也就是说,语文和外语的学习质量,首先不取决于上课质量,而取决于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在小学阶段,取决于输入的数量,在中学阶段,取决于输入的质量。如果输入量不够,就是每节课都达到名师级别,发展水平也仍然不高。

文综和理综是知识学习,知识学习关键需要经验背景,因此两套大纲的思想,对文综学习和理综学习非常有效。差别在于,文科更重视研究与审辨,理科更重视实验与动手操作。

而艺术和体育是技能类学习,阅读对这类学习意义不大,考试更是意义不大。这类学习的关键是训练,一万小时理论和刻意练习理论,最适合技能类学习。

换句话说,做题无法有效地提升语文和外语水平,谁要是在小学阶段,以做题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和外语,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做题对数理化,才是真正高效的。

为什么早期应该重视语文和外语的学习?因为语文和外语是工具,必须先行学习。书都读不了,就谈不上汲取知识。另外,如果早期语文和英语很差,到了中学,很难补上。因为输入量无法补,这需要时间,而且还错过了敏感期(外语与智商)。

2

我们刚才讲到了学习的规律,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用怀特海的话来说,是一个“浪漫—精确—综合”反复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教材本质上是属于精确学习,是一个从部分到整体,从精确到综合的过程。

教材背后有一个认知逻辑,就是认为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似乎没错,但是,是一个片面的线性的表述,认为学习是从部分到整体的。实际上,学习既是一个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既是一个线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非线性的跳跃的过程,前一个强调量变,后一个强调质变,学习是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所以,许多老师认为,学生只有先学了拼音,才能够识字,能够识字,才能够阅读,能够先读浅显的东西,然后才能够读复杂的东西。但是,真实的情况是,拼音从来不是识字工具,而是标注工具和查字工具。没有人真正是从拼音开始识字的,一定是从阅读开始识字的。

这种片面的甚至可以说错误的认知观念,让许多家长至今认为,孩子不应该读课外书,先要把教材学好,教材还没学好,读什么课外书?实际的情况是,正因为不读课外书,所以,教材才学不好。我已经遇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上小学前,孩子故事听多了,识字就快,这时候的识字,是自然识字,不是机械识字。上小学后,书读多了,智力自然就好,也容易学好。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阅读的时候,也是在学习。而且,这是最自然、健康和高效率的学习。这种学习,我们称之为无意学习。为什么书读得多的学生语文好?因为读书多了,潜意识里在汲取营养,进行语言学习,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语感是精确学习的基础。如果孩子毫无语言感觉,将无法进行语言学习。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精确的语言学习,是有意学习。有意学习必须建立在无意学习的基础之上,并且,小学阶段的语言学习,应以无意学习为主。结论是什么?

是小学阶段,在课程设置上,语言学习应该采用双系统,一个系统强调大量输入,强调无意学习,是大语文,是儿童课程;一个系统强调精确训练,强调有意学习,是以教材学习为中心的。

3

前面讲了阅读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阶段,阅读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这里,我要引入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仍然是取自苏霍姆林斯基,叫“阅读自动化”。

我们今天读金庸小说,读得特别开心,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却享受不到这种乐趣,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的识字量不够,金庸小说中也有许多字我们不认识呢。并不是字都认识就能读懂了。我给你一本尼采海德格尔哲学作品,你会发现,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合起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孩子们读不了金庸,是因为阅读没有达到自动化程度,不能够直接地快速地汲取意义,将文字翻译为大脑中的画面。这种能力,就是自动化阅读的能力。

这种感觉,就像打字或开车。以打字为例,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会考虑每一个字应该如何打,因为打字已经自动化了,变成了下意识的反应,不用占用我们大脑的“带宽”。我们的全副身心,都在思考写作的内容,并转变为文字。如果我们的打字没有完成自动化,写作将会变得困难。因为你一边思考要写什么内容,一边要考虑这个字应该怎么打,你就无法写出很好的文章,更不用说快速地写了。

注意,在这里,自动化并不是指你会不会打某个字,而是指你可以连续地打字,而不必思考这个字应该怎么打。在阅读中,实际上就是你的注意力不用停留在任何字词上,你的眼睛扫过去,能够快速地从一行文字中汲取意义,形成画面。在这里,关键不是打字能力,而是让打字成为潜意识。成为潜意识,才会自动化。

换句话说,孩子们只有学会了打字,才能流畅地写作,只有学会了开车,才会自由地自驾游,只有修好了公路,才能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所以,在小学阶段,或者说,在五年级以前,学生就好像待在驾校里,主要的任务,不是汲取知识,而是练习驾驶技术,为未来周游世界做准备。或者说,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而是构筑基本的学习能力。又或者说,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基础学习能力的学习,这是未来真正学习生活的预备。这就是小学的意义。

很多小学生上了中学以后学业落后,主要原因是没有学好驾驶技术,就过早地上路。结果,一开始似乎领先,到后来越来越落后。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句话,小学高段和初中学业成绩有问题,主要需要补阅读,就是基于这种洞察。

如果小学语文,甚至整个小学,只允许训练一种能力的话,那么,必定是自动化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智力。它是所有智力学科的基础。哪一所学校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赠予了孩子一生有用的财富。

4

那么,自动化阅读的能力,从何而来?

只有一条路径,就是海量阅读。注意,我说的不是大量阅读,是海量阅读。你要让自己打字速度变得飞快,怎么办?只有大量练习,没有多少捷径。同样,你要让阅读变得自动化,就要依赖于大量的阅读。阅读的数量越多,阅读的速度越快,阅读的品质越高。这个自动化,也可以翻译成另一个词,就是“语感”。所谓的语感,就是不用分析,直接判定,潜意识里就能够领会,这就是自动化,是通过足够数量的阅读形成的。

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孩子没有课外的阅读,只学习教材。每一节语文课,上课老师的水平,都是大师级别的。那么,六年下来,孩子的语文素养会如何?答案是,不怎么样。就像你教人打字,你把打字的技巧,研究到了大师水平,然后传授给学生,但是,如果学生没有足够数量的打字训练,仍然不可能达到自动化水平。相反,你什么打字技巧也不教,扔个电脑或打字机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足够久,仍然可以达成自动化。

这里潜藏着的,是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即语言学习中,“输入量”是关键性的,或者说是本质性的。

在这里,有两条学习的规律,要不断地重申——

1.80%的学习,是潜意识里发生的。

孩子读一本书,沉迷于其中,学习就正在发生。学习发生的标志,是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孩子并没有意识到他在学习,他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学习。

2.学习过程,是线性和非线性的结合。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既有循序渐进,也有突然的飞跃。在某一个瞬间或某一个时期,学生会突然感觉到自己飞跃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个过程,也可以简单地称为量变与质变的结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就是量的积累,引发质的飞跃。但是,如果数量达不到临界点,质的飞跃,就无法完成。

现在许多学校重视阅读了,但是,阅读更像是点缀。例如,一周开一节阅读课,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有多大帮助?杯水车薪。而且,本来应该是快乐的阅读,又承载了太多的语文学习的目标,甚至有可能损害阅读。

5

经常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抓了阅读,然后发现,成绩又下来了。最后不得不一手抓阅读,一手抓练习。结果,老师和学生都很疲惫。

有人说,书读多了,语文成绩自然就提升了。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两点要注意:

首先,孩子的书读得可能并不多,还没有达成足够的数量以至于产生质变的程度,因此,读书还没有办法高效地转化为理解力。

其次,哪怕读的书足够多,也只能说有助于语文成绩。

读书就像强身健体,你天天跑步,天天健身,身体特别好,有力量,爆发力强。然后,你跟一个练过跆拳道的人去对抗,你往往打不过他。为什么?你的体质好,是练习跆拳道的基础,但是,如果你缺乏技术指导,你的力量的转化率就非常低,很容易被体质不如你,但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击倒。

但话说回来,一个人如果只重视跆拳道技术,但是不注重基本体能的训练,那么,他能够走多远?他练了十年,可能会被一个体能特别好,但只练习了两年的人轻易击倒。跆拳道练习到最后,为什么要分重量级?因为大家都掌握了基本技术,最终拼的就是力量。体能好,力量强的人,自然会容易胜出。

所以,现在有些小孩,从学前班就开始练习跆拳道,是非常没有必要的。

回到语文教学中来,阅读与教材学习,缺一不可。二者之中,阅读更为根本。只阅读不学习教材,不进行精确的文本解读训练或理解训练,那么,阅读所获得的积累,就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同样,只学习教材而不补充大量的阅读,那么,学到的东西,往往只是花拳绣腿,也根本无法转化为能力。最好的情况,就是既抓阅读,也抓教材学习,双线并进,相互成全,这是“高素养,高成绩”的必由之路。

最终那些能考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素养与成绩俱佳的。

概括一下,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实际上需要双系统:一个系统,是以阅读和自由写作为核心的系统,强调兴趣且数量优先;一个系统,是以教材和精确写作训练为核心的系统,强调训练且效率优先。前一个系统,我们经常称之为“浪漫”,后一个系统,我们经常称之为“精确”。

这两个系统在时间投入上有一个大致的比例。不是很恰当地说,在小学阶段,浪漫与精确的比例,应该遵循二八原则,前者应该占据80%的时间,后者应该占据20%的时间。到了中学阶段,仍然遵循二八原则,但是要颠倒过来。

就像练习跆拳道,越是早期,越要重视体能训练,越是晚期,越要重视技巧训练,因为体能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

6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弄清楚了一些原理,可以稍微总结一下。

1.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自动化读写能力,尤其是自动化阅读能力。这是我们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

2.要培养以自动化阅读为核心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需要采用双系统:一套系统强调阅读,遵循数量优先的原则;一套系统强调训练,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前者我们称之为浪漫,后者我们称之为精确,浪漫与精确相互编织,相互影响。在比例上,小学阶段应该以浪漫为基础和核心。

3.小学研发课程,核心应该研发道德人格课程、以语数外学习为核心的智力课程,以及艺体课程。其他的课程,是补充,但不应该成为小学课程研发的核心。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对小学语文而言,我们要研发哪些课程呢?

我们发现,需要研发两类课程:一类是以统编本教材系统为依据研发的学科课程;一类是以大量读写为核心的背景课程。

小学阶段儿童阅读课程的设计

1

那么,以读写为核心的课程,应该如何研发?

先把写作放在一边,只讨论阅读课程。我们要思考一组问题:

1.在整个小学阶段,作为背景的阅读课程,与课内的阅读教学,有什么样的不同,又是怎样的关系?(浪漫—精确,完全不同的课程逻辑)

2.不同年级,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会有什么变化?

3.同一个年级,有哪些阅读类型?分别承担了怎样的课程目的?为什么是这些课程目的?

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就可以编制阅读课程,而不是简单地开设阅读课。

(续表)

我们会注意到,低中高三段课程,有明显的差异。

低段阅读课程的重点,是“意义+识字”,是为自动化阅读做准备;中段阅读课程的特点,是“共读+海量阅读”,是塑造自动化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高段阅读课程的特点,是“经典+广谱+文言”,是利用自动化阅读的成果,深入塑造学生的思维。

课程神奇在哪里?

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二年级有一个课程,叫“长文挑战”,实际上一年级下学期就可以做了,甚至可以更早。长文挑战是做什么呢?就是你要选择比较优质的故事,容易打动学生,跟他们的心智结构相对应的故事,来让他们完成大声朗读。一开始可以选择短小的故事,或者故事中的部分。例如,你可以把绘本故事的文字打印出来,让他们挑战朗读。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和长度。如果你花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带领二年级的学生,把《丑小鸭》全文朗读下来了,指的是学生能够独立朗读,并且带有一定的感情,那意味着什么?学生再去读其他课文,会说,“哇,课文太简单了”,这正是我们第一次在非常薄弱的地区带薄弱的学生时学生的反应。整个小学六年的语文教材,没有一篇文章的难度在《丑小鸭》之上,更不用说长度了。如果学生能够挑战20篇左右的长文,会发生什么?学生会在二年级下学期,甚至更早,突然出现一个识字的爆发期。就是说,突然之间会阅读了,认识大量的字。这种识字,就是非常健康的自然识字。这种学习非常高效。而且,大大地减轻了教材学习的压力。如果只学教材,就会出现有些学生连课文也读不下来的情形。

第二个例子,是文言文的学习。传统文言文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要精确地学习每一个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例如,我们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是《两小儿辩日》。我们要记忆实词的含义,虚词的含义,一词多义和各种句式,学习负担非常重,但是效率很低。这样下来,六年文言文学习,请问,孩子有能力阅读古代文献吗?除了考试根本不会,也读不懂用文言写的作品。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中学六年,整体的文言输入量不够,只学了若干篇课文,无法形成文言语感。而实际上,在小学高段,学生的文言输入量,就有可能比中学六年的总和还要多。怎么做到的?我们会发现,四年级开始,有一个课程,叫在“农历的天空下”,每天一首古诗词,这就是古文学习的开端。接下来是《世说新语》的学习。再接下来是《三国志》的学习。学到《三国志》时,单是《曹操传》,字数就超过了一万字,中学六年文言文字数加起来,才有多少?

我们的文言文学习,除了保持足够的输入量外,还有两个特征:一是更强调整体理解,而不是对字词或语法的精确聚焦。读一段文言文,重点是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一定要把每个字或词的用法搞得很明白,那是语文课的任务,不是阅读课程的任务。所以,在这种学习中,有大量的断句训练。学生能够正确地加标点,意味着他能够读懂文言。《曹操传》虽然一万多字,但并不需要逐字学习,要的是能够读下来,理解《曹操传》究竟在说什么。二是语言与精神并重,不割裂开来纯粹地学习语言。例如,我们学习《世说新语》,目的是透过文言,理解背后活生生的魏晋人物。总之,学的是活的语言,有精神的语言,有生命力的语言,而不是死的语言。学生读过一定数量的文言后,就对文言形成了语感,基本上能读原著了。这时候,再进行课内精确的文言学习,效率就大大提升了。

2

刚才我们已经回答了三个问题中的两个。即同一年级,有哪些阅读课程的类型?同一类型的阅读课程,在不同的年级有什么不同?

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阅读课程,与教材系统,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一直在讲双线结构,两套系统,或者双股绳,那么,这两条课程线索,联系和区别分别在哪儿?

举个例子,我们把《丑小鸭》编入阅读课程,和编入语文教材,会有什么不同?

编入教材的话,我们就是通过《丑小鸭》来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例如,我们要精确地学习识字,一类字二类字。我们要积累词语。我们要精确地训练理解力,比如通过上下文,理解某个句子的含义。我们要研究《丑小鸭》的表达方式,比如象征的手法。我们当然也会涉及《丑小鸭》的思想内容,但是,多数时候不是重点。

如果编入阅读课程的话,我们就不是通过《丑小鸭》来学习语文知识,而是去深刻地进入一个故事,理解一个故事,并且,与我们的生命产生共鸣。在这里,没有一类字二类字的学习,没有表现手法的学习,没有好词好句的积累,有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熟悉一个故事,理解一个故事,讨论一个故事。在这里,重要的就不再是知识,而是主题。故事本身是一种启发,甚至是一场洗礼。但是,我们实际上也进行了语言学习,只是语言学习是潜在的。例如,有些字我们不认识,但我们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这种认识以不妨碍理解为前提,并不是语文课中的精确的认识,那是一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而在阅读课中,被颠倒过来了,成了举三反一。

因此,在阅读课程中,重要的是主题,是输入量,在学习方法上,重要的是兴趣,是热爱阅读,带着生命感去阅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评价上,老师必然是以激励为主,而不是评判。换句话说,在阅读课程中,人是中心,因此阅读课程,往往也是道德人格课程;而在语文课中,知识是中心。

如果我们以语文课的标准去要求阅读课程,那么,学生必然丧失兴趣,数量也上不去。如果我们以阅读课程的标准去要求语文课,那么,必然导致效率低下。

小学之后:一生的阅读

小学阅读的关键,是达成“阅读自动化”。基本的途径,是“海量阅读”,这应该作为区域和学校的战略重点,而不应该是特色。

中学阅读的关键,就不再是“海量阅读”,而是经典研读。通过经典研读,塑造一生的思维品质。所以,一个人青春期的阅读品质和风格,对一生是奠基性的。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或深度,一个人的生命风格,与此息息相关。

例如,在研究教师阅读史的时候,我发现青春期的阅读史,与一生职业成就之间的高度关联。当时研究对象主要是七零后,喜欢读琼瑶的,基本上没什么出息;但是因为喜欢琼瑶走向诗歌阅读的,或者喜欢唐诗宋词乃至于《红楼梦》的,都是好的语文老师;喜欢《平凡的世界》《简·爱》《荆棘鸟》《飘》的,敬业精神普遍比较强;喜欢金庸小说或侦探小说的,考试成绩普遍比较好。

因此,青春期用经典滋养学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成年以后的阅读,主要是问题解决式的阅读。研究与审辨,往往是核心的阅读方式。但是,成年阅读,严重受制于青春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