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专利转让

三、专利转让

【摘要】:在原专利权人存在恶意的情况下,专利无效对专利权受让人所造成的损失,其应当赔偿。同时,若原专利权人不返还受让人已支出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有违公平原则的,也应当返还。又因专利转让合同成立在后,不影响许可合同的效力。若存在这种情况,受让人则应进一步查明第三方实施许可的方式、期限、地域等情况,综合考量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该专利权的转让。

★★★风险28:专利转让主体不合法

阐释说明:专利转让过程中,出让人应是专利权的合法所有者,一旦转让主体不是专利权合法所有者,则可能导致转让合同无效。实践中,经常出现法人或其他组织内部设立的科研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与其他企业签订专利转让合同的情况。但内部科研机构订立的合同也并非无效,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前授权或者事后认可的,其行为可视为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为,该合同产生专利转让的法律后果;如果该转让行为未获得其所属单位的授权或追认,则由内部科研机构成员共同承担法律责任。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该合同受益的,应当在其受益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防范措施:

(1)若专利转让者是个人,应审查专利权人是否为职务发明人、委托发明人或者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的发明人,避免因专利权属引发纠纷。

(2)在专利权转让主体审查过程中,可要求专利权人作出相关书面陈述,明确专利技术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及协议情况。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10条、第47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风险29:专利权存在瑕疵

阐释说明:专利权存在瑕疵的情况有:

(1)专利权瑕疵包括转让之前的权利瑕疵(如专利在研发申请的过程中存在侵犯他人权利的情形)与转让之后的权利瑕疵(如未交年费导致的专利无效,被人提起专利权无效时没有正确应对导致专利被宣告无效,专利权人后续的专利许可行为违反已订立的专利转让合同中的约定等情形)。

(2)因专利权瑕疵被宣告无效以后,专利权视为自始不存在,专利转让合同的目的亦不能达成,专利受让人还存在承担专利转让费等其他财产损失的风险。在原专利权人存在恶意的情况下,专利无效对专利权受让人所造成的损失,其应当赔偿。同时,若原专利权人不返还受让人已支出财产(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和专利权转让费)的全部或部分,有违公平原则的,也应当返还。

防范措施:企业在受让专利权时不仅需注意,专利权在转让合同订立时是否处于合法状态,还需注意专利权转让完成后是否可能存在被宣告无效的情况。建议企业在订立专利权转让合同时约定,出让方应保证转让的专利权完整、无瑕疵,保证在专利权有效期内的真实、完整,能够实现受让方的使用目的。若违反上述承诺的,由出让方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受让方企业可要求出让方转交与专利相关的技术资料,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保障合同目的的实现。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44条、第45条、第47条

★★★★★风险30:转让的专利已被许可第三方实施

阐释说明:实践中,存在专利权人许可第三方实施专利以后再转让专利权的情形。专利权受让人获取专利权后,可能会对第三人的专利实施产生影响。而被许可人经实施许可合同获取专利实施权的,也可能与受让人的专利权存在冲突。又因专利转让合同成立在后,不影响许可合同的效力。而专利权让与人与第三方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的全部权利和义务,却要由转让后的企业承继。尤其是第三方以独占许可的方式行使专利权,企业在受让专利权后仍要受到独占许可的限制。因而若专利转让人在转让合同订立前未如实告知受让人存在在先许可合同,很可能引发受让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冲突,进而产生诉讼风险。

防范措施:在专利权转让合同订立之前,受让人应查明所转让的专利权是否存在已许可第三方实施使用的情况。若存在这种情况,受让人则应进一步查明第三方实施许可的方式、期限、地域等情况,综合考量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该专利权的转让。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11条、第1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

★★★★风险31:专利权出资评估不准确

阐释说明:专利权出资评估不准确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专利技术评估作价未考虑专利权稳定性,导致公司存续期间专利失效;二是出资专利评估作价委托的机构不专业,采取的评估计算方法不科学导致专利价值被高估或低估;三是专利技术因行业技术更新情况以及专利使用情况存在减值风险。

防范措施:(1)针对出资人以专利出资的情况,建议在专利转让协议中可明确约定专利权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承担问题。写明若因转让的专利权权利问题而使得公司面临的侵权纠纷,出资人承担所有赔偿责任。对于其他专利权出让人,受让人也可在转让协议中约定因出让方原因造成专利权瑕疵使得受让人面临侵权纠纷,出让人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专利权人在启动诉讼程序前,应当对专利权进行稳定性和合法性的分析和评估,准确判断发明或技术的专利性强弱性,避免在侵权诉讼中面临对方反诉专利权无效的法律风险。

(3)依据《专利法》第十条的规定,专利权转让,须在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后才发生权利的转移,获得专利权。若专利技术需要与技术诀窍一起转移才能实施的,企业最好与专利出让人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与掌握这些技术秘密的技术人员签订内部保密协议,以有效避免因技术人员辞职、跳槽等导致商业秘密外泄,降低风险。

法条链接:《公司法》第27条,《〈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9条、第15条,《专利法》第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