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是同日申请的,处理做法是双方进行专利的权属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同时驳回申请。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最好委托专业机构撰写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虽然该公司在展出该设计的六个月内提出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但并无证据证明,其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提出声明和提交证明文件。因此,企业忽视专利优先权申请,可能导致专利新颖性丧失。企业第一次专利申请被撤回或驳回时,其优先权仍然存在。
★★★★★风险19:专利权被他人抢先申请
阐释说明:企业专利权因他人抢先申请,会产生专利申请被驳回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相关规定,我国对于专利采取在先申请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这样能够促使发明创造尽早为公众所知,减少了重复研究。如果是同日申请的,处理做法是双方进行专利的权属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同时驳回申请。
防范措施:(1)企业应做好专利申请前的保密工作。以防由于员工离职、奖励未协商好、“卧底”员工等问题,导致发明创造被他人抢先申请或者出现同日申请现象。
(2)专利已经被抢先申请的,企业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①依据《专利法》关于专利优先权的规定,排除专利抄袭者,取得专利申请可能;②依据《专利法》关于专利无效的程序规定,提出专利无效宣告申请,排除专利抄袭者专利;③通过其他在先权利的主张,减少专利抄袭者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3)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等制定详细的策略。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条、第5条、第41条
★★★★★风险20:发明创造不具备新颖性
阐释说明:新颖性是专利的重要特性之一,如果一项发明创造不具备新颖性,其专利申请必然会被驳回。所谓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①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②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③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防范措施:(1)在技术开发立项前、过程中和产出后做好国内外专利检索、跟踪和管理;实时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的相关信息;专利申请前进行国内外专利申请检索,避免人财物的浪费。
(2)申请人要对该行业领域内相关企业申请的专利进行细致的检索和比对,排除冲突,避免专利纠纷,防止无效申请及后期保护不力。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最好委托专业机构撰写专利的权利要求书。
(3)申请人要注意做好技术的保密工作,防止专利泄密。对于委托、合作、职务发明等特殊类,申请人要在申请前对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归属、奖励、技术保密等事项签订完备的书面协议。
(4)要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防止技术机密过早、过迟或因失误公开。
(5)在对外许可、转让专利技术时,要对对方信誉、履约能力进行调查,确保合同得到有效履行。
(6)专利申请需要公开技术方案,这其中可能包括技术秘密。因此需要适当处理专利公开与技术秘密的关系,不欲公开的技术则不写到专利申请文件中。
相关案例:(2018)渝民终232号 高新区某某公司与重庆某公司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
案例简介:重庆某公司于涉案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日(2014年12月2日)前,已经在摩托车博览会(以下简称摩博会)(2014年11月14日至17日)上展出了与该外观设计专利设计特征基本相同的“大MINI”摩托车,即该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已经被公众所知悉。虽然该公司在展出该设计的六个月内提出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但并无证据证明,其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提出声明和提交证明文件。因此,该公司在摩博会上展出的“大MINI”摩托车的设计构成现有设计。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24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0条
★★★★★风险21:忽视专利优先权申请
阐释说明:优先权的实际意义是,以其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日作为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因此,企业忽视专利优先权申请,可能导致专利新颖性丧失。根据《专利法》相关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第一次提出申请的日期,称为优先权日,而上述特定的十二个月、六个月期限,称为优先权期限。企业第一次专利申请被撤回或驳回时,其优先权仍然存在。优先权亦可随专利申请权一起转让。
防范措施:优先权申请要点:
(1)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2)在书面声明中,申请人应当写明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和受理该申请的国家;书面声明中未写明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和受理该申请的国家的,视为未提出声明。
(3)要求外国优先权的,申请人提交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应当经原受理机关证明;提交的证明材料中,在先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与在后申请的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不一致的,应当提交优先权转让证明材料;要求本国优先权的,申请人提交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应当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制作。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29条、第30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1条、第32条、第95条、第105条、第110条
★★★★★风险22:专利《权利要求书》撰写不当
阐释说明:《权利要求书》是最重要的专利申请文件之一,是确定国家对某项发明创造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申请专利保护范围的用人单位要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而非由专利产品确定。因此,专利《权利要求书》撰写不当,很可能导致专利权保护的不周延。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判断是否存在侵权而对《权利要求书》进行对比时,关键在于对技术特征的对比:将被控侵权物的全部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逐一进行比较,以判定被控侵权物的全部技术特征是否落入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只有当被控侵权物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或与其等同的技术特征,才能认定侵权,否则不构成侵权。
防范措施:专利申请文件对于专利的申请以及之后的专利保护极为重要,企业在撰写相关文件时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企业自身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可以考虑委托专业的、业内评价较高的专利服务机构代为撰写。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26条、第59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条、第39条、第4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5条
★★★风险23: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两项专利授权
阐释说明: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因而,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两项专利授权必然导致申请失败。但是,同一申请人可在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该发明创造专利权。
防范措施:一项发明创造最终只能拥有一项专利授权。但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常常没有严格的界限。大部分的产品技术可同时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审查相对宽松,授权较快。如果同时申请两种专利,可以让自己的技术尽早地受到保护。在发明专利通过了实质审查,确定可以授权后,申请人可以声明放弃实用新型专利,以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从而获得20年的专利保护。这种“双申请”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同时也让自己的专利技术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
法条链接:《专利法》第9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