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中,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标准是混淆可能性,即,如果第三人的商标使用行为可能造成与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之间发生混淆,引起消费者误认,则构成商标侵权行为。以混淆可能性作为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是由商标的识别功能决定的。混同性混淆是最典型的混淆形式,指由于第三人的商标使用行为,消费者误将其商品误认为商标权人的商品,例如假冒商标产品。......
2023-08-07
★★★★风险10:违法使用商标
阐释说明:企业违法使用商标,容易引发商标侵权的风险。注册商标侵权行为认定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种。
(1)商标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行为人使用注册商标,没有取得商标权利人的许可(或追认、默认),也没有其他法律依据,其行为具有违法性。
(2)商标侵权行为存在损害事实。具体可表现为:①商标权利人的产品销量下降,利润的减少;②企业因制止侵权而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③企业商标信誉度降低、遭到消费者投诉等。
(3)商标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由违法行为直接造成。若损害结果是由一系列行为所共同造成,则有可能构成共同商标侵权。
(4)商标侵权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过错,即行为人明知或应当知道他人的商标已经核准注册,自己无权使用,仍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在商标侵权中,所谓“同一种商品”,是指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的商品;“相同的商标”,是指在视觉上无差别或差别甚微的商标。
防范措施:
(1)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能灵活运用商标相关法律,或聘请专人,处理商标侵权事宜;
(2)商标先于产品申请注册,不使用未注册商标,慎用注册中商标;
(3)统一产品名称,实有必要做产品区分的,对新产品名称也要申请注册商标;
(4)正确使用商标,不随意改变注册商标图样;
(5)商标设计要注意突出注册商标图形,避免其他企业仿照。
法条链接:《商标法》第57条、第6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3条至第215条
有关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的文章
在我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中,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标准是混淆可能性,即,如果第三人的商标使用行为可能造成与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之间发生混淆,引起消费者误认,则构成商标侵权行为。以混淆可能性作为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是由商标的识别功能决定的。混同性混淆是最典型的混淆形式,指由于第三人的商标使用行为,消费者误将其商品误认为商标权人的商品,例如假冒商标产品。......
2023-08-07
订立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三个月内,许可人应当将许可合同副本报送商标局备案。申请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应当提交下列书件: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表;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副本;许可使用商标的注册证复印件。合同期满,如需延长使用时间,由甲、乙双方另行续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三、甲方有权监督乙方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乙方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2023-08-03
在申请商标转让时应当由转让方和受让方一同申请,按照规定的程序提交证明文件。在经过合法程序后,商标转让才能生效使用。而且从一审、二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和相关证人证言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可以推定,被申请公司使用涉案商标的行为得到了许某许可的可能性很高。超越权限使用商标应视为未经过许可使用商标,其法律后果与未经许可使用商标相同。通过注册联合商标、防御商标,防止他人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使用注册商标。......
2023-08-02
我国《商标法》第40条第1款明确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2023-07-03
实际上,商标注册的性质与言论自由的关系决定了商标法是否违反宪法上的言论自由保护条款。美国专利商标局曾经表明,商标注册不代表对标识的批准。商标注册在中国、美国及其他某些国家并不是商标使用的前提,也即申请商标注册是申请人的自愿行为,一般情况下政府并不强制注册。因此,商标虽由美国专利商标局予以注册,但其并不是政府言论。......
2023-07-06
本商标转让合同生效之日起,原与×××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汇同转由受让方为合同当事人,原合同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和义务由受让方享有和承担。转让方将在本合同期满之日起收回商标权。......
2023-08-03
我国长期对驰名商标的态度与做法,貌似称之为“驰名商标政绩”类型的政治过程也不为过。省级别的著名商标也成为“小驰名商标”类型的“政绩”商标。省以下级别的地方政府会对地方的著名商标申请单位进行嘉奖,并将著名商标的数量作为政绩评比的一个因素。脱离了相关公众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驰名商标异化,不仅削弱了相关公众的民主参与程度,还给公平竞争带来了巨大损害。......
2023-07-06
市场上选择以政治相关词汇为商标进行注册,体现出明显的政治依附心理。然而,西方国家擅长的游说及其强大的游说能力,却可能动摇中国的商标注册禁止方面的实践。True Religion商标案中美国游说力量的得胜,为反思我国商标注册禁止范围提供了一种思路,可能对具有政治依附色彩的商标完全禁止注册及过宽范围的禁止并不是一种维护国内商业表达利益和国内政治权威的妥当做法。......
2023-07-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