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司合并与分立: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公司合并与分立: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摘要】:公司在合并时,如不履行《公司法》规定的通知义务,会导致债权人丧失要求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的机会。

★★★风险16:违反合并法定流程

阐释说明: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流程如下:

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作出合并决议→通知债权人→合并登记

如果公司在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依法通知或公告债权人的,公司登记机关会责令改正,并对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防范措施:不同的步骤有不同的注意要点。

法条链接:《公司法》第173条

★★★风险17:承继合并企业的债务

阐释说明:合并时,对各个合并企业的债务继承可能增加合并后企业债务的风险。债务人不得拒绝对合并后的企业承担债务,这可能导致合并后的企业承担巨大的债务,无法全部清偿对合并前的债权人的债务。

防范措施:企业合并需要综合考量,谨慎决定。应对目标企业进行调查,重点在于企业资产证明、合同、债权债务情况、企业财务资料等方面。

法条链接:《公司法》第17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1条

★★风险18:未履行法定通知义务

阐释说明:合并中法定通知义务的履行直接关系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在合并时,如不履行《公司法》规定的通知义务,会导致债权人丧失要求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的机会。债权人可能以此为由将公司告上法庭。

防范措施: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反对公司合并的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法条链接:《公司法》第173条、第204条

★★风险19:企业合并分立后违法解除原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阐释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所以新用人单位仅因企业发生分立、合并就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会产生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风险。

防范措施:为了便于管理,减少争议,我们建议新用人单位应当尽快为员工办理劳动合同主体变更。

法条链接:《劳动合同法》第34条

★★风险20:股权回购

阐释说明:本风险点仅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进行介绍。

在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东往往约定特定条件下由公司收回股权。同时,也存在公司回购异议股东股权的情况。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未参加股东会议,或者未对股东会决议投反对票,则不能适用《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

防范措施:为防止股权回购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对股东来说,在签订股权回购条款时,应谨慎对待回购价格以及回购条件以防出现业绩承诺虚高的情况;

(2)公司应设置合理的回购条件,以防出现诉累。

法条链接:《公司法》第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