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县关工委老同志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热情关爱工作

县关工委老同志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热情关爱工作

【摘要】:县关工委老同志时刻把青少年的冷暖放在心上,想青少年所需,解青少年所困。今年1 月,县关工委关爱团老同志到10 个乡镇对全县失依孩子596 人进行调查。在县关工委、镇关工委、村委会关工小组老同志们的促膝长谈、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教育,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县关工委关爱团老同志为戒毒青年陈明平牵线搭桥,扶持经济发展。四是县关工委关爱团对李玉爱资助的3 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跟踪服务。

关工委老同志时刻把青少年的冷暖放在心上,想青少年所需,解青少年所困。一是对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不嫌不弃,满怀热心、信心和恒心,格外呵护、关爱。2014年6 月份,县关工委副主任林春岩和县关工委关爱团团长陈发新、副团长王书佐等领导深入到县文明办、县教育局、民政局、残联、共青团、妇联等6 个单位发动捐款帮助贫困青少年。老同志每到一处,总是以最典型关爱同学成长的事例,宣传捐资助学的意义,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广大有识之士纷纷解囊相助。如县文明办捐款5000 元,县教育局捐款1 万元,民政局捐款1 万元,县残联捐1 万元,县共青团捐款2000 元,县妇联捐款3000 元,县关工委捐款5000 元,共计5 万元。资助74 人,每人500 元。省关工委关爱团资助3.6 万元,资助36 人,每人1000 元。另外省关工委关爱团副团长张乃惠资助1 万元给考上清华大学优秀困难学生陈彦妃。省关工委成员离休老干部陈永韬资助4000 元给2 位贫困学生(每人2000 元),合计自筹资助资金87000 元,共资助113 人。8 月19 日,定安县关工委牵头和省关工委关爱团等7 个单位到龙河镇举行对少年校外才艺班及70 个失依孩子发放失依救助金,及对优秀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奖学和助学金的发放仪式,县政协主席、县关工委主任王昌国在仪式上做重要讲话。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王建斌给失依孩子发放助学金。龙河镇校外才艺辅导中心开办以来,学生学得开心、“五老”教育得尽心,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校外才艺辅导中心的“五老”和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镇关工委成员黄明凎说:“退休之后我参加关工委工作,在这里教孩子们学画画,帮助孩子们培养兴趣,感觉热情特别高涨,想竭尽所能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下一代”。考上清华大学优秀困难学生陈彦妃说:我将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积极学习,真诚为人,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失依少年陈妮说:我的家境虽然不好,但在镇关工委创立的才艺辅导活动中,我寻找到乐趣,我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今年1 月,县关工委关爱团老同志到10 个乡镇对全县失依孩子596 人进行调查。通过走访、排查,初步摸清了全县失依青少年的基本情况。我们县关工委和教育基金会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第二次我们再深入各镇认真调查核实,取得县委、县政府的赞许和重视,拨出40 万元扶持失依孩子528 人。

二是对失足者给予帮教,使改改邪归正;对失业者给予帮扶,使其安居乐业。陈明平是龙湖镇桐树村的青年,前段时间和朋友外出玩耍时因好奇染上了毒瘾,从此不可收拾,他吸毒18 年,不但把自己积蓄用完了,还将家底全部掏空了,当时他想,所有的人都对我绝望了,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在县关工委、镇关工委、村委会关工小组老同志们的促膝长谈、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教育,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他成功戒毒结婚后,还帮带8 人成功戒毒,村委会关工小组帮他筹措资金10 万元,自己的爱人借2 万元,办起了养猪场,通过双手自强自立过着幸福充实的生活。县关爱团团长陈发新和县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团团长陈明范、县关工委法制教育团团长郑心华等老同志多次到陈明平的家谈心,邀请他到县戒毒所对100 多名吸毒者进行说教,当场所有吸毒青少年都表示要向陈明平大哥学习,争取戒毒,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陈明平在会上说:“我今天的转变是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爱,特别是关工委老同志的爱,使我战胜了瘾魔,把我挽救回正道,只要有毅力、有爱,就能战胜一切”。

雷鸣镇有一位母亲叫陈妮萍,她的儿子林震就读初中二年级时吸毒,她知道陈明平成功戒毒的事后,请县关工委老同志帮助,县关工委老同志请陈明平、林震两人一起交谈。陈明平以现身的说法帮教,林震现在已经戒掉自己的毒瘾,过正常人的生活,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县关工委关爱团老同志为戒毒青年陈明平牵线搭桥,扶持经济发展。戒毒人员陈明平受社会扶持及自筹资金购了8 只羊饲养,被人偷走,严重地损害了当事人的戒毒自尊心。对此我们及时找县公安局分管禁戒毒工作的副局长林强同志及政工办主任协调,并征得县公安局局长同意,重新买10 只羊送给陈明平饲养,大大地激励了该同志戒毒的决心,并带领原吸毒有关人员创业,使8 名吸毒者主动戒毒。

三是对贫困学生给予帮教,使其认真读书。县关工委老同志组织富文镇失依孩子到飞禽世界参观,开阔视野,让40 多位失依孩子过与同龄儿童一样的“六一”儿童节,体验社会主义的温暖。积极配合富文镇关工委组织参与失依贫困儿童欢度“六一”儿童节。5 月30 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县关工委副主任林春岩、陈继珊,副主任兼关爱工作团团长陈发新、办公室主任吴维伟等6 人及富文镇关工委5 名领导参与组织富文镇40 名失依贫困少年儿童,到我县平和思源学校、塔岭新区、海南热带飞禽世界参观游览,圆孩子们的梦想,让这些孩子体验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六一”。参加游览海南热带飞禽世界后,县关工委为孩子们共同照集体相留念,并准备了丰富营养的盒饭,孩子们很开心地度过了难忘的一天。饭后乘车时,陈发新团长讲话:要求孩子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刻苦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有用人才,来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县关工委关爱团还组织定安县岭口镇岭腰小学20 多名失依、特困学生到海口爱心学校参与夏令营活动,体验生活。他们亲眼看到祖国的发展强大,开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今后要努力学习的道理。

四是县关工委关爱团对李玉爱资助的3 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跟踪服务。每逢寒暑假回乡,我们都组织他们到一起,互相交流,检查学习成绩,带他(她)们一起到海口拜访李玉爱基金的管理员,对学习差的,通知其家长,共同教育,鼓励他(她)们努力学习,圆满完成大学学业,为社会做贡献。

五是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实事。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们面临着生活和学习诸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县关工委对此十分关注,组织“五老”同志做好此项工作,雷鸣镇中心有留守儿童134 人。如何让这些留守孩子能安心在校学习,能健康成长?具体做法是:关工委与村委会、学校三方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帮助留守儿童。为了使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关工委与村委会、学校共同商定,三方各有分工、互相配合,齐抓共管。1.村委会负责辖区内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2.关工委五老人员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和亲情缺失等问题。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3.学校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每位老师包保1~2 名留守儿童,负责课后辅导,不使一名留守儿童掉队,由于措施到位,保证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岭口镇岭腰村委会关工小组9 名留守儿童每人安排一名老同志照管,关工小组给予适当补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