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品格:薛瑄担正案,还冤案

中国品格:薛瑄担正案,还冤案

【摘要】:有一次,大理寺接到一个案件,一个指挥使的夫人被告毒害亲夫,已屈打成招。薛瑄认为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经过调查,原来是指挥使的小妾与王振的侄子王山私通,被指挥使的夫人发现,于是便诬告夫人害死了指挥使。最终,薛瑄判定夫人无罪,将案子驳了回去。王振大吃一惊,他因此得知薛瑄是位深得人心的正人君子。薛瑄到任后,经调查核实,依照法律把富豪判了死罪。

经典诵读

——《礼记·儒行》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

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唐·吴兢《贞观政要》

品格故事

薛夫子的“倔脾气”

明朝初年有个名叫薛瑄的官员,不仅学问好,而且为人正派,性格倔强,人们背地里都叫他“薛夫子”。

当时,太监王振专权,他听大臣杨士奇等人夸赞薛瑄,加之薛瑄又是自己的同乡,就想拉关系,将薛瑄升任为大理寺少卿。有人告诉薛瑄,这是王振出的力,他应去表示一下谢意。薛瑄却严词拒绝,因此得罪了王振。

有一次,大理寺接到一个案件,一个指挥使的夫人被告毒害亲夫,已屈打成招。薛瑄认为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经过调查,原来是指挥使的小妾与王振的侄子王山私通,被指挥使的夫人发现,于是便诬告夫人害死了指挥使。最终,薛瑄判定夫人无罪,将案子驳了回去。王振听后非常生气,让都御史王文诬告薛瑄,将他关入狱中,定为死罪。临刑前,王振发现有一个老仆人在哭泣,就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老仆人回答说:“听说薛大人就要被执行死刑了,所以我忍不住就哭了。”王振大吃一惊,他因此得知薛瑄是位深得人心的正人君子。这时又有许多朝臣上书替薛瑄求情,王振只好将薛瑄的死罪改为撤职。

景泰元年(1450)起,薛瑄任大理寺卿,有一个富豪杀了人,因为他与官府有勾结,所以一直不能结案。薛瑄到任后,经调查核实,依照法律把富豪判了死罪。景泰四年(1453),全国发生大饥荒,苏州发生一起灾民抢夺富豪粮食、焚烧房屋的事件。当时已任内阁大学士的王文认定这是一起叛乱,要将二百多贫民统统杀掉。可薛瑄硬是不同意,他执意要为这些贫民辩白,气得王文破口大骂,说他是一头倔驴。幸亏有薛瑄的力争,那些贫民才没被杀。

薛瑄在南京任职时,太监金英代替皇上到南京巡视,临走时,南京的官员都到江边为他送行,只有薛瑄不肯去。金英回到北京后,对皇帝说:“南京的好官只有薛瑄呀!”

品格传承

坚守原则的牛玉儒

牛玉儒是呼和浩特市原市委书记。他在任职包头市市长时,妹夫下岗,一家人的生计全落在妹妹一人身上,两人无奈找到牛玉儒,希望给妹夫安排工作,牛玉儒说:“我可以用自己的积蓄帮你们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但动用国家赋予我权力办个人的事情,我做不到。”老家亲戚、朋友找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帮忙,同样被拒绝,他说:“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属于我个人,不能随便乱支配,你们要体谅我。”

牛玉儒坚持原则,光明磊落,顾全大局,2004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