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陶渊明:不为富贵折腰,坚持高洁品格

陶渊明:不为富贵折腰,坚持高洁品格

【摘要】:——《尚书·虞书·大禹谟》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虽然刚来彭泽县不到三个月,但是陶渊明对官场的那些不正之风向来看不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写照。陶渊明坚持自己的底线,不在权贵面前低头,坚决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这正是陶渊明被历代文人仰慕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不仅书法造诣极高,自创“启功体”,而且品行高洁、淡泊名利。启功毅然决然拒绝了地产商的请求。

经典诵读

——战国·韩非《韩非子》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虞书·大禹谟》

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品格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6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东晋末年,诗人陶渊明在彭泽县当知县。五斗米,就是他当时的工资。在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的那个时代,这是一笔比较可观的收入。

这一年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渊明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到家里正翻看自己过去的诗作。突然,一名小吏从外面闯进来禀报:“大人,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县里巡察,请您赶快更衣迎接吧!”

“哪个张大人?我怎么不认识?”虽然刚来彭泽县不到三个月,但是陶渊明对官场的那些不正之风向来看不惯。

小吏解释说:“那督邮张大人并不是官员,他是我县的富豪,一向讲究排场,而且他还是李太守的亲信。如果我们在礼仪上对他照顾不周的话,恐怕张大人会不高兴,这样对大人您的前程也不利啊!”

为人正直的陶渊明本来就十分痛恨官场这种溜须拍马的行径,虽然才当彭泽县令不到三个月,但心里早想离开这里了。现在听说这个督邮虽然只是本县的富豪,却靠阿谀奉承得到太守宠爱,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还要叫自己去隆重地迎接他。想到这些,陶渊明心中便感到很郁闷,他不禁长叹一声:“我不能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个低能无知的小人弯腰行礼!”说着便取出知县的印信交给小吏,并说:“你把它交给督邮,转呈太守,就说我陶渊明已经告病还乡,不是知县了。”说完,陶渊明就收拾行装离开了县衙,从此过上了归隐田园的生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写照。他的故事得以世代相传,也表明了人们对高尚人格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陶渊明坚持自己的底线,不在权贵面前低头,坚决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这正是陶渊明被历代文人仰慕的重要原因之一。

品格传承

淡泊名利的启功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他不仅书法造诣极高,自创“启功体”,而且品行高洁、淡泊名利。

启功虽然已经声名赫赫,但他使用的笔墨纸都非常便宜。据说他使用的毛笔一支还不到1毛钱,而且每次订购都是200支。启功的书法非常值钱,但他从来没有想过用书法换钱。

有一次,一位秘书被派来求字,而这位秘书口气很大,态度不恭,启功便问那秘书:“我要不写,你们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秘书一愣,摸不着头脑,连忙说:“哪里!哪里!”启功接着说:“那好,那就不写了。”

还有一次,一位地产商准备好笔墨纸砚,出高价让启功为自己的楼盘题名。启功脸一沉,说:“你准备好笔墨纸砚我就非得要写,你要是准备好一副棺材,我就得往里跳吗?”启功毅然决然拒绝了地产商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