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摘要】: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为文明古国,我国素以“礼乐文化”著称。到了春秋时期,世道大乱,史称“礼崩乐坏”。礼乐和仁德是不可分割的。仁德是礼乐的内容,礼乐是体现仁德的具体形式。因此,礼与仁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可见,礼乐是多么最重要。把礼仪当作哗众取宠的手段,或者通过礼仪这种形式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究其根本原因,是不懂师生之礼。

经典摘录: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第十六》)

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李覯集》)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

译文:

所谓礼,是人伦道德的极致。

人如果不学礼,无法立身于天地之间。

礼是道德的准绳,教育的核心。

音乐,反映天地之祥和;礼仪,反映天地之有序。

诗使人振奋,礼使人在社会上站得住脚,音乐使人完备。

作为文明古国,我国素以“礼乐文化”著称。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1]

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这套制度之所以为后世所称道,因为它是以道德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由此确立了道德在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到了春秋时期,世道大乱,史称“礼崩乐坏”。贵族们为了权和利,彼此征战不息,有“春秋无义战”的说法。孔子特别推崇周公,他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2]他感叹自己的年衰,居然许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孔子之所以崇拜周公,是因为他认为周公首创的那套制度是文明和完美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意思是说,周礼是在借鉴了夏、商两代为政得失的基础上制定的,典制粲然大备,足以为万世龟鉴。

中国儒家思想认为,礼是宇宙之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天道生生不息,而且有规律地运行。天之大德曰生,故人要有仁心;天有物有则,故人要讲理、懂礼。礼乐和仁德是不可分割的。仁德是礼乐的内容,礼乐是体现仁德的具体形式。离开了仁德,礼乐就不成其为礼乐,成了虚伪的形式。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4]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即使外表彬彬有礼,也是虚伪作秀,或别有用心。同样,仅有仁心而不懂礼节,就会使道德无法落实,流于空洞和神秘,成为非礼之仁。因此,礼与仁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特点,无论是哪种性格的人,如果不借助于礼,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5]意思是说,恭敬而不懂得礼的人,就会空自劳碌;谨慎而不懂得礼的人,就会显得胆小;勇敢而不懂得礼的人,就会胡来;直率而不懂得礼的人,就会出语伤人。平心而论,恭、慎、勇、直这四种性格都是很好的品质,但只要离开了“礼”的指引,都不会结出“正果”。

据《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是完美的人?孔子在回答时,提到了臧武仲、公绰、卞庄子三位鲁国的大夫,以及自己的学生冉求。臧武仲有智慧,公绰没有私欲,卞庄子勇敢,冉求有学问,都是很出色的。但是,孔子说,要成为完美的人,仅仅把这四个人的优点集于一身是不够的,还要“文之以礼乐”,将礼乐与上述四种优点结合,才算完美。可见,礼乐是多么最重要。

在现实社会中,有一种人热衷请客送礼,擅长拉拢关系,貌似很懂礼仪,内心却毫无诚意。把礼仪当作哗众取宠的手段,或者通过礼仪这种形式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此发展下去,轻者成为伪君子,重者沦为行贿受贿,腐败堕落。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更糟糕的是让人误以为是传统“礼”的问题,从而以为“礼”是一套虚伪的繁文缛节和装饰品。曾经有人把儒家之“礼”斥为吃人的礼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这个理由。究其根本,是忽略了“礼”的内容是“仁”。换言之,离开了“仁”的“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还有一种人,心地善良,待人诚实,就是不懂礼仪,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引起人家误会,甚至常常好心办成了坏事。其原因是忽略了“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如果只知道仁,而不知礼,就会失去仁的本质,出现“非礼之仁”。换言之,只有善良意志,而不知礼仪法度,不但善良意志不能实现,而且这种“善良意志”本身也会变质。比如,有些官员玩忽职守,贪赃枉法,却“时而赐米帛以为哀人之困”就属于非礼之仁。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也属于这一类。再比如,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对学生很有爱心,且工作认真负责。师生亲密无间,甚至与学生以兄弟姐妹相称。长期下去,问题就来了:开始没大没小,后来嬉笑怒骂,严重者出现不正当的师生关系,教师威信陡降而不自知。究其根本原因,是不懂师生之礼。

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男女、朋友之间,都有不同的礼节,甚至视听言动也有礼的约束,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可以说礼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司马迁说:“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以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7]

然而,礼并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所以孔子、荀子反复强调学礼的重要性。我们经常说要学会做人,做什么人呢?就是做既有爱心又知书达理的人。在人类社会中,如果人人都放纵自己的行为,那么,人就和禽兽没有了区别,社会也就没有了起码的秩序。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8]

不知礼、不懂礼、不讲礼,不但有失文明,而且直接与一个人的荣辱祸福联系在一起。那些因失礼而酿成杀身之祸的例子不胜枚举。

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个叫南宫长万的人,武艺高强,膂力过人,能力举千斤,也是个孝子。可是在一次战争中因中计被鲁国俘虏。后来鲁宋言好,南宫长万被放归宋国。宋闵公开玩笑说:“本来寡人很敬重你,可是你吃了败仗,做了鲁国囚徒,丢人现眼,寡人无法再敬重你了。”南宫长万满面羞惭而退。大夫仇牧私下劝说闵公:“君臣之间,以礼相交,不可戏言。戏则不敬,不敬则慢,慢而无礼,将生悖逆,主公以后要谨慎啊!”闵公不以为然,说:“孤与南宫长万经常开玩笑,没关系的,你不必担心。”

周庄王十五年(前682),庄王驾崩。讣告传到宋国。当时宋闵公与宫人正在游玩,让南宫长万掷戟为戏。原来长万有一绝活,能把戟抛向空中,高数丈,然后用手接住,百不失一。宫人都想开开眼,所以闵公召长万同游。南宫长万奉命耍弄了一回,大家拍手称贺,夸奖不已。闵公微微有些妒忌,命人取博局与长万打赌,输者,罚一大杯酒。这赌戏却是闵公的长处。长万连输五局,罚酒五斗,已醉到八九分了。心中不服,还要再赌,闵公笑着说:“你是常败将军,怎么能赢得了寡人?”长万心怀惭忿,默默无语。正在这时,有人报告:“周王有使命到。”闵公问其来意,是告周庄王新丧,更立新王的事情。闵公说:“这是大事,我国应该派使臣去吊贺。”南宫长万在旁边说:“臣还没去过王都城,愿奉使前往。”闵公笑着说:“难道宋国没有人了吗,总不至于派囚徒去吧。”宫中太监和侍女们都哈哈大笑。

南宫长万曾是宋国名将,此时面颊发赤,恼羞成怒,乘着酒醉,一时性起,不顾君臣之分,大骂:“无道昏君,你知道囚徒可以杀人吗?”闵公也大怒:“贼囚,怎敢无礼!”一边骂一边抢长万的戟,要刺长万。长万拿起赌博用具,把闵公打倒,紧跟一拳上去,闵公呜呼哀哉,当场死于南宫长万的拳头下。

宋闵公即位共十年,只因一句戏言,遂遭杀身之祸。当然,南宫长万,一员虎将,一时糊涂,犯下弑君之罪,也没得到好下场。这就是无礼惹下的祸患,可不慎哉?

下面再说说乐。乐就是指音乐,我国古代把音乐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礼乐相需为用,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9]。“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10]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11]认为好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移风易俗,改善民风,如《韶》《武》之乐;坏的音乐可以败坏民风,甚至亡国,如《郑》《卫》之音。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美”就包含着对音乐的鉴赏,可惜很多学校都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目前社会上各种媒体纷纷披露社会道德滑坡青少年价值观混乱等现象,可是有没有人追问一下我们的礼乐教育如何?学生对音乐有多少鉴赏力?相当多的影视娱乐节目,音乐低俗杂沓、歌词庸俗、声音歇斯底里,能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吗?一个民族,如果大多数人不能欣赏高雅、古典的艺术,只是喜欢低俗媚俗的东西,注定文明得不到提高。如果市场上充斥着坏的音乐和艺术,后果会更加堪忧。

讲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听起来有点像神话,可是史书上确有记载。

话说春秋时期,卫灵公将去晋国访问。一天行至晋国附近的濮水之上,天色已晚,宿于驿舍。灵公夜半听到鼓琴的声音,于是披衣起坐,侧耳倾听。声音微弱,似乎以前从未听过。问身边左右的人,都说:“没听见。”灵公爱好音乐,每次出行总是把乐师师涓带在身边。灵公命人把师涓叫来,说:“我刚才听到鼓琴的声音,像鬼神,你试着听听,试着为寡人写下来。”师涓静静听力一会儿,说:“我也听见了,再让我呆一晚上,我就能写下来。”第二天晚上,声音复发,师涓端坐援琴,边听边记了下来。

到了晋国,朝贺礼毕,晋平公在施惠台上设宴招待。酒过三巡,晋平公说:“听说贵国有位乐师,叫师涓,今天来了么?”卫灵公说:“来了,在台下。”平公说:“请他上来。”灵公召师涓登台,平公也把晋国的乐师,名叫师旷,也召到了台上。两位乐师叩首参谒。平公赐坐,命两位乐师坐在一起。平公问师涓:“近来有没有编作新的乐曲?”师涓奏曰:“途中正好听到一曲,我演奏给您听。”平公命左右人设几,取来一把古桐琴放在师涓面前。师涓将七弦调好,拂指而弹。刚弹奏了几声,平公连连称善。

快弹到一半的时候,旁边的师旷突然按住琴,说:“停,不要弹了,这是亡国之音。”晋平公问:“为什么这么说?”师旷奏曰:“商朝末年,有位乐师,名叫师延,为纣王演奏靡靡之音,纣王听而忘倦,就是这个乐曲。到周武王伐纣之时,师延抱琴投于濮水中。有爱好音乐人的路过此地,声音就会从水面发出来。师涓刚才说是途中听到的,那一定在濮水之上。”卫灵公在一旁暗暗惊异。晋平公又问:“这是前代音乐,现在演奏有什么关系呢?”师旷回答:“商纣王因为听了淫乐而亡国,这种音乐叫不祥之音,因此,最好不听。”平公说:“寡人一生就喜欢听新的音乐,师涓,请继续为寡人弹奏。”

师涓重振弦声,备显抑扬之态,如泣如诉。平公非常开心,问师旷:“有没有比这个更悲伤的音乐?”师旷说:“有。”晋平公说:“你可不可以弹奏一曲?”师旷说:“不可。古时候只有德义的君主才听,当今君王德薄,不适合听此曲。”平公执意要听,师旷不得已,援琴而弹。声音刚起,就飞来十六只玄鹤。再奏,这些鹤引颈长鸣,翩翩起舞。

平公高兴地起身鼓掌,满座生欢,台上台下听众个个称奇。平公又问:“还有没有更悲伤的?”师旷说:“有,当年黄帝大合鬼神于泰山,驾象车而御蛟龙,风伯清尘,雨师洒道,虎狼前驱,螣蛇伏地,作乐名为《清角》。从此以后,历代君德日薄,不足以服鬼神,此曲失传已久。臣不敢弹奏,但恐有祸无福。”平公说:“寡人老了,一生最爱音乐,能听一次《清角》,就算死了也不后悔。”师旷没法推辞,只得弹奏。刚奏一曲,乌云密布,再奏,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闪电雷鸣,大雨如注。顷刻台下水深数尺。众人惊散,晋平公和卫灵公也吓坏了,被人扶下台去。自此晋国连续三年,多灾多难。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夫乐者,感人情。乐正则心正,乐淫则心淫也”[12]。这个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史记》里有记述,可能有虚构甚至迷信的成分,但足可提醒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过程中,切不可忽略音乐的作用,因为一个人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与他的道德水准关系密切。好的音乐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坏的音乐必然败坏社会风气。

【注释】

[1]《礼记·乐记》。

[2]《论语·述而第七》。

[3]《论语·八佾第三》。

[4]同上。

[5]《论语·泰伯第八》。

[6]《论语·颜渊第十二》。

[7]〔汉〕司马迁:《史记·礼书》,中华书局,2006年。

[8]《论语·季氏第十六》。

[9]出自南宋史学家郑樵的《通志·乐府总序》。

[10]《孔子家语·论礼》。

[11]《孝经·广要道章》。

[12]《孝经·广要道章》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