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仁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正义

仁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正义

【摘要】:文王帅仁义之师而成为天下之王。意思是说,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仁义连起来就是仁爱和正义、宽惠和正直。“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在我国历史上关于仁义的故事数不胜数。仁义是善举,是真诚,往往表现为一种宽容和大度。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经典摘录: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唐韩愈《原道》)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对全人类无私的爱叫做仁,行为恰当中礼叫做义。

文王帅仁义之师而成为天下之王。

仁就像是平安温暖的房子;义就像是广阔平坦的大路。

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

有仁义就够了,何必谈利。

礼记·曲礼上》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意思是说,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礼记·丧服四制》说:“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用今天的话说,仁就是爱,义就是适宜。仁义连起来就是仁爱和正义、宽惠和正直。周文王之所以能王天下,就是因为他率领的是仁义之师,进行的是救民于水火的正义战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无敌”。孟子把仁比作是宽敞明亮的房子,义是宽阔的正路。住在宽敞的房子里,走在金光大道上,何乐而不为?国君行仁义,就会受到百姓的拥护;君子行仁义,就会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所以在“义”和“利”之间发生冲突,需要做出取舍的时候,当然是“义以为上”了。

中国儒家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1]。仁以爱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仁和义的具体体现。“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我国道德传统一向是珍重和崇拜生命的,但在仁义和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义无反顾,这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三国时期那么多的武将,为什么只有关羽受到后人的祭拜呢?就是因为在关羽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仁义”的品质,他为了自己的承诺和兄弟之情,不为威胁利诱所动,不为金钱厚禄所屈,不见异思迁,知恩必报,大义凛然。这比起那些为了金钱而无所不为、为了升官发财而骨肉相残的人,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在我国历史上关于仁义的故事数不胜数。

战国策》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冯谖客孟尝君”。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这些门客按照能力和资历的不同分为三等,上等叫代舍,中等叫幸舍,下等叫传舍。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冯谖刚来,衣衫褴褛,又是新客,就被安置在下等传舍中。冯谖似乎不满,于是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听后,认为这个人可能有非凡的才能,就把它派到了上等的代舍。此后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有一天,孟尝君出了个通告,询问府里的宾客:“有谁熟悉算账理财,能够替我到薛地去收债?”冯谖在通告上写道:“我能。”于是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冯谖赶着马车到了薛城,派出官吏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百姓都来核对借约。借约核对完了,冯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百姓,烧掉借约,百姓齐声欢呼万岁。

冯谖赶回齐国都城,一清早就要求进见孟尝君。孟尝君奇怪他回来这么快,便穿戴好衣帽接见他,问道:“债款全收齐了吗?怎么回来的这么快呀?”冯谖回答说:“收齐了。”孟尝君又问:“用它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冯谖说:“您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您府里已经堆满了珍宝,好狗好马挤满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满了美女。您府里缺少的东西要算‘义’了,因此我替您买了‘义’。”孟尝君问:“买义怎么个买法?”冯谖说:“如今您只有一块小小的薛地,却不能抚育爱护那里的百姓,反用商贾的手段向百姓取利息,我私自假传您的命令把借约烧了,百姓齐声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给您买的‘义’啊。”孟尝君皱了皱眉头,无可奈何地说:“好吧,先生算了罢!”

过了一年,齐泯王罢免了孟尝君相国的官位,孟尝君只好回到封邑薛城去住。走到离薛城还有一百里的地方,百姓扶老携幼,在大路上迎接孟尝君。孟尝君非常感慨,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替我田文(孟尝君名叫田文)买的义,竟在今天看到了。”

仁义不像钱或物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孟尝君一开始对冯谖买仁义非常不高兴。当孟尝君被齐王贬黜回到薛城时才认识到,昔日失去的都加倍得到了回报。仁义和利益究竟哪个轻哪个重,可想而知。正所谓“仁人必得其利”。

仁义是善举,是真诚,往往表现为一种宽容和大度。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写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市场经济注重效益,“时间就是金钱”,容易使人们产生金钱至上的思想。有许多人被利诱冲昏了头脑,做出诸多令人作呕的事情,比如,有替人考试当枪手的,有为了争父母的遗产兄弟姊妹反目成仇的,有为了金钱让自己的孩子行乞的,有高官因腐败而坐牢的等,这些都是见利而忘义的典型。

作为大学生,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心中常存“仁义”二字,绝不能给钱就去做,有奶便是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标准是“义”,不符合仁义的事,就算是金山银山也不能动摇,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下面讲一个较长的故事,大家可以慢慢回味。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献公因听信谗言,乱杀无辜,逼死了太子申生,国内大乱,群公子受到追杀而出奔。公子重耳逃到翟国,公子夷吾逃到梁国。不久献公薨,朝内又乱,自相残杀。有人送信给公子重耳,要他回去主丧并即位。重耳想:国家动乱,父亲刚逝,乘乱得国,不仁不义。况且各派余党未除,安危难测。于是回复使臣说:“重耳得罪于父,逃命四方,生既不得尽人子之孝,死又不得尽哭位之礼,怎敢乘乱而贪国。”

公子夷吾在梁国,日夜盼望国中有变故,乘机求入。得知父亲献公已薨,重耳又不愿和他争国,以手加额说:“天夺国于重耳,以授我也!”不觉喜形于色。似乎急不可待要回国。手下谋士说:“国内混乱,余党林立。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借强国之力帮助。晋国的邻国中,秦国最强,何不先派人求救于秦国,然后入国才有保障。”夷吾用其言。

秦穆公夫人,是晋献公之女,太子申生的同胞姐姐,也是重耳、夷吾的同父异母姊妹。秦穆公问左相蹇叔:“晋国内乱,寡人不能坐视不管,听说重耳和夷吾都是贤公子,寡人该支持谁呢?”蹇叔说:“何不先派人打探一下,以观两位公子的为人?”穆公说:“对。”于是派公子絷先去翟国见重耳,后去梁国见夷吾。

公子絷至翟见到重耳,转达了秦君的问候,并建议重耳趁此机会回国继位,秦国会助一臂之力。重耳觉得刚拒绝了内使,现在又凭借外宠而求入,不太光彩,就说:“亡人无宝,仁亲为宝,父亲刚死,哀痛还没有过去,怎敢有他志?”说完跪地大哭。公子絷见状,心知其贤,叹息而去。

秦国的公子絷又来到梁国,见到公子夷吾,也以“乘时图入”相劝。夷吾喜出望外,说:“秦国若能帮助我回国即位,什么条件都可答应。”还没等公子絷说什么,夷吾迫不及待地说:“如果你们秦国能帮助我入主社稷,愿事成之后,割让河外五座城相报。”又送公子絷黄金美玉之类,乞望能在秦穆公前为他美言。

公子絷回到秦国,向秦穆公备述了二公子之状。穆公认为重耳的才德远远超过夷吾,准备纳重耳。公子絷进言:“晋国是我们的邻国,晋国一旦贤公子执政强大起来,对我国并无好处,反而构成威胁。依臣之见,不如纳夷吾,况且他还许诺我们河外五城呢。”穆公说:“对,你不提醒我差点糊涂了,就纳夷吾。”

夷吾在秦国的协助下,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惠公即位后,舍不得割城,开始后悔曾经许过的诺言。有奸臣进言说:“君当时答应割让土地,是因为没有得国,现在您是一国之君,不给他又奈何?”当秦国派使臣来索取河外五城时,惠公命人辞曰:“寡人开始以五城许君,今赖贵国帮助有幸得以守社稷。本想履行承诺,怎奈大臣不同意,说,‘土地乃先祖的土地,君出亡在外,怎可擅自许他人?’寡人没办法,敬请谅解。”秦穆公听后大怒:“我就知道夷吾不是个好东西,现在果然被此贼所欺。”

晋惠公即位第五年,遇到了天灾,全国大旱,粮仓空虚,便派人去秦国借粮。穆公犹豫不决,汇集群臣商议。有的建议:“晋侯无道,全无信义,今天降灾祸,乘此机会征伐,可以灭掉晋国。”蹇叔、百里奚两大夫同声说:“天灾流行,哪国没有呢,救灾恤邻,是常理,应该救济。”繇余也说:“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救人之难比较妥当。”穆公感叹:“晋君负我,与晋国百姓无关,我不能坐视邻国人民挨饿。”于是派船只运粮食数万吨给晋国,史称“泛舟之役”。晋国人民无不感恩欢喜。

凑巧的是,第二年秦国年荒,晋国反而大丰收,秦穆公也派人去晋国请求救济。不料晋惠公不但不与接济,知恩不报,反而想乘机灭掉秦国,还扬言:“想要粮食,除非以兵来取。”有个忠臣叫庆郑谏曰:“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不仁不义,何以守国?”惠公不听。使臣回复穆公说:“晋国不与秦粟,反而兴师伐秦。”穆公大怒,说:“晋惠公之无道,竟然如此过分。寡人将先打破梁国,再灭掉晋国。”

一场大战就这样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晋龙门山大战,惠公君臣都做了俘虏。史臣有诗讥讽晋惠公:“泛舟远道赈饥穷,偏遇秦饥意不同。自古负恩人不少,无如晋惠负秦公。”[3]

这个故事《史记》有记载,孰仁孰义,读者自去甄别。后来,晋惠公失国。重耳流亡十九年之后返国,成为晋文公。晋文公选贤任能,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晋国大治,终成春秋五霸之一。史臣诗云:“重耳忧亲为丧亲,夷吾利国喜津津。但看受吊相悬处,成败分明定两人。”[4]

【注释】

[1]《礼记·中庸》。

[2]《论语·里仁第四》。

[3]〔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华夏出版社,2013年,第三十回。

[4]同上书,第二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