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忠恕之道:中国儒家伦理准则

忠恕之道:中国儒家伦理准则

【摘要】: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是中国儒家伦理范畴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参。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也是忠恕之道的体现。修己严,待人宽,是“忠恕”之道的要义。孔门师徒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指出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

经典摘录: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南宋朱熹论语集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译文:

尽到自己的良心就是忠,把这种心推己及人就叫做恕。

有仁德的人,自己想建树的也帮助别人建树,自己想要做到的也帮助别人做到。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能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施加在别人身上。

“忠”是心无二心、意无二意的意思;“恕”是了己了人、明始明终的意思。忠恕是中国儒家伦理范畴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参。

曾子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后来,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进步通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进步通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那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那样。我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也是忠恕之道的体现。

修己严,待人宽,是“忠恕”之道的要义。无论是修己,还是待人,都要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就是要通过广泛地学习而明礼,进而用礼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一方面,“礼”的实行离不开人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人的行为是不是“仁”,要以“礼”来衡量和规范。所以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2],就是说人要克服自己的私心,使言语和行动都合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

“克己”是讲自身的修养,“复礼”是讲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焉”。孔门师徒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指出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

西方的基督教伦理学有“金律”之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就要怎样待别人”,或“凡你们愿意别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别人做”;而他们把中国的忠恕之道叫做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口号成为穿越时空的普世伦理,赫然挂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

我们曾经把“忠”认为是愚忠,用来批评封建社会一些士大夫对皇帝的忠诚。实际上,“忠”并不是忠于外在的东西,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忠于自己的心,忠于自己心中的道德良知。对人要忠心,对事业要忠诚。三国时期的关羽受到后人的高度赞美是因为他忠于兄弟之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之所以能传下来就是因为岳飞忠诚自己的国家。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准备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恰好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岳鹏举。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宋代有纹身习俗),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后来,岳飞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他的爱国精神和赤胆忠心也流传至今。

“恕”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胸怀宽广,有博爱的情怀。“忠”和“恕”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乃至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规定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有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有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有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些内容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这其中,就渗透着传统的“忠恕”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论永久和平》中写道:“只有当我们把一步一步地逐渐建立起国际法视为自己的义务和正当的希望时,永久和平才不至于停留在纯粹的理想上。”在康德逝世整整两百年后,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仍然遥遥无期。相反,在二十世纪人类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陷入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之中。在苏联和东欧发生巨变之后,西方有学者认为这是“历史的终结”,自此之后将是普及“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欢欣而和谐的“一个世界”。

但是,旋即又有学者提出了世界性的“文明冲突”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人类如何能够避免文明的冲突,逐步走向人类的永久和平?面对这个严峻而又宏远的问题,康德的话并没有完全过时,即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逐渐建立起国际法”。但“国际法”如何正当地建立起来?各个国家和民族应如何承担“国际法”的义务?似乎这两个国际问题的答案仍潜存在人类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中,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冷战氛围中,中国、印度和缅甸的政府领导人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首先倡导的,其中内蕴的基本道德理念就是“忠恕”思想[3]。目前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出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也是“忠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要做到“忠恕”,首先,要学会体谅他人,心胸宽阔;其次,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大地赐予我们的一切;复次,要有一颗博爱的心,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次,要忠诚于心中的道德法则。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4]“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5]这都是忠恕的至理名言。俗话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好好去体悟一下忠恕之道。

【注释】

[1]《论语·里仁第四》。

[2]《论语·颜渊第十二》。

[3]参见网站:百度百科·忠恕。

[4]〔清〕金缨:《格言联璧》,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5]〔清〕张潮:《幽梦影》,远方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