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门 | 博学的陈寅恪与西方人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门 | 博学的陈寅恪与西方人思考

【摘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于礼,才算真的有学问。其实,每个人都想成为博学的人,都希望拥有很多知识。陈寅恪[2]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最博学的人。他是一个博学的人,也是我国知识分子风范的典型。以上两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现代人,一个是古代人,但他们都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也都是人格品行的典范。

经典摘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第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文:

广泛地学习,审慎地发问,严谨地思考,辨明是非,持之以恒地践行。

君子博学于文而且能够每天省察自己的言行,就可以头脑清明而行为无过了。

君子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

广泛地学习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联系当下情况思考,仁就在这里面了。

博学意味着学识渊博,知道得多,了解得广,知识丰富。一个人见多识广,学识丰富,是成就道德的前提;相反,孤陋寡闻,坐井观天,只会闭门造车,夜郎自大。我们发现,凡是学识渊博的人,总是矜持不苟,礼让谦和;凡是一知半解的人,总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我国古代先哲往往把博学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很接近于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就是美德”。如今知识的多寡与人品的高下并非成正比。比如,有的人知识很多,却品德很差;还有的人品德优良,却知识不足。那是因为,今天的所谓知识大多是关于技能方面的知识,专而不博,不能文理结合,融会贯通。我国古人认为,所谓博学不是仅仅精通一门或几门技能,而是从种种事物中把握一个不变的“道”,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包含着同样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又体现在各种事物当中,就像是“月印万川”。因此,真正博学的人一定是知书达理、融会贯通的人,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为了知善恶、辨是非,笃行就是坚守道德,不屈不挠。如果君子博学并且能够每天审视自己的不足,就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行为无过,从容中道。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于礼,才算真的有学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说,学识渊博,笃志向上,勤于思考,不耻下问,才是真正做到了“仁”。这十个字一直是复旦大学的校训,造就了近现代的震旦精神和复旦精神。

其实,每个人都想成为博学的人,都希望拥有很多知识。然而,正如上文所说,真正的博学并不是掌握很多死的知识,像电脑那样,而是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生命中的部分,使知识成就德性,使德性成为力量。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一个人穷毕生精力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因此,博学决不一定要记住很多事实知识(facts)。行行都精通,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博学无非就是人在生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经验与智慧,而一个人自己在无意中所积攒的东西其实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博学。当别人遇到困惑,你能够在第一时间去帮助他,为他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你的意见对需要帮助的人有作用,那么,就可以说明你是博学的。一个人,不一定去刻意的追求博学,只要每一天都在为自己的学识增加分量,不断积累,积少成多,积水成渊,“源泉混混,不舍昼夜”,就会自然而然成为博学的人。所以,博学,就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要使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早晚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我也是博学的。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多读书,勤思考,多参加社会实践。学而不厌,学无止境,学而后知不足。只有热爱学习,热爱读书,勤于思考,善于体悟,才能成为博学的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在进行道德修养和实践的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与接受教育引导相统一,同时自觉开展学习活动,将道德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追求全面发展的榜样。

下面是两个“博学的人”的故事,从中不但看到他们非凡的博学,也能看到他们非凡的品行。

陈寅恪[2]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最博学的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可戊戌变法的失败令一切都变了,他的祖父和父亲的政治生命就此结束,而陈寅恪此时只有十岁不到,就目睹了一代世家如梦般消失。

陈寅恪游学西方二十三年,“奔走东西洋数万里”,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但未曾获得一个学位。文凭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张纸罢了。在留学期间,陈寅恪学习并掌握了日、英、法、德、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陈寅恪国学基础深厚,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独步成绝学,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空前绝后。

1925年起,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道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培养了很多了不起的第一流学人。陈寅恪上课的教室,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就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那样的名教授也一堂不漏地听他上课,人称他是“教授中的教授”。

陈寅恪学贯中西,一生追求真理,崇尚学术自由。和他同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因生命困惑而投湖自尽后,陈寅恪亲自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纪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陈寅恪和王国维一样,也是以生命捍卫思想的奔放与学术的自由。他是一个博学的人,也是我国知识分子风范的典型。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老师是柏拉图,他对柏拉图的人格非常敬仰,但他却没有盲目崇拜柏拉图的学说,而是明确地批评了老师的理念论,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相传他的格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集古代知识于一身,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为古代“最博学的人”。

以上两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现代人,一个是古代人,但他们都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也都是人格品行的典范。

常有人质疑博学与道德的联系,“既然博学和道德品质有关系,可为什么有的人很有学问,但道德情操却很糟糕呢?”(这在今天社会中随处可见)如上所说,那是因为他不是真正的博学,只是精通一些信息知识或技能知识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很重视应用型的技能知识,在某一领域是专家或科学家,但这不一定是博学,而恰恰是专而不博。人类知识大约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技能,如电脑、科技等;一类是事实性理性知识,如历史地理数学等;还有一类是道德价值方面的学问,如伦理学、人生智慧等。博学是融会贯通,一以贯之,更多地表现为生命意义的学问。它是一种道德实践智慧,一种处世为人的态度,这是一种开放的、积极的态度,热爱这个世界、开朗不自闭、能更多地更敏锐地把握事物阳光的一面的态度。博学,也是一种执着,热情而坚持不懈地陶醉其中,探索自己内心的困惑以至于全人类的困惑。这样的人处事积极、坚毅、锲而不舍。博学也是一种谦虚的态度,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学习、进取,与傲慢和势利是不相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学是一种美德。

博学来自勤奋好学,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国古代关于勤奋好学、终成大器的故事不胜枚举。

汉代有个叫匡衡的人,年轻时十分好学,但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借光”,也就是在墙壁上悄悄凿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习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这就是成语“凿壁借光”的故事。

晋代时,有个叫车胤的人,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一家人除了勉强维持温饱以外,再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特别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了一盏灯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夜以继日地学习,青年时便以博学多才称誉乡里,为桓温所重。

同时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孙康只能早早睡觉,但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上述两个故事就是成语“映雪囊萤”的来历。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买不起笔墨,欧阳修的母亲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古人经典的篇章。年龄稍长,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并抄写。由于欧阳修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苦读,进步神速,很快便能写诗作赋,且已达到成人的水平。这就是成语“以荻画地”的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的青年人生活在和平时代,衣食无忧,与前人相比有着非常优厚的学习条件。然而,有些同学却厌恶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想方设法逃避。还有的同学把学习当作父母、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做的任务,为了应付、为了考试而学习。实际上,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是伴你成长的精神食粮。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3]年轻人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理念,培养起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些优良的学风是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6]

【注释】

[1]〔清〕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五回。

[2]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两人在清华园相识,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3]《论语·公冶长第五》。

[4]欧阳修名言。

[5]〔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韩愈的治学名联。《增广贤文》亦收有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