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和平街道:梅河口市城区北部的地区概况

和平街道:梅河口市城区北部的地区概况

【摘要】:和平街道地处梅河口市城区北部。和平街道机关行政编制20 名,在编人员13 名,其中大学学历11 名,研究生2 名。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以公安、司法为依托,其他部门协同参与的信访排查稳控调处机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和平街道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

【概况】 和平街道地处梅河口市城区北部。东以建国路公铁立交桥为界、与解放街道相邻,南以沈吉铁路线为界、与新华街道相连,西以北环西路为界、与黑山头镇毗邻,北以永宁岗为界、与东丰县五道岗乡接壤。辖翠园、铁东、八十八栋和四合4 个社区,全胜、万胜2 个行政村。2020 年末辖区总户数25319 户,人口73419 人,其中城镇人口71293人,城镇人口约60%为铁路职工及家属。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和朝鲜族等,占总人口2%。辖区面积13.8 平方公里。和平街道机关行政编制20 名,在编人员13 名,其中大学学历11 名,研究生2 名。综合服务中心事业编制27 名,在编人员23 名。街道党工委下辖基层党组织57个,其中,二级党委4 个,机关党支部1 个,退休党支部1 个,村党支部2 个,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2 个,共有党员1741 人。内设机构有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生态环境办公室、财经管理办公室。下辖4个社区2个行政村。

【新农村建设】 因地制宜建设村内绿地以及小果园、小菜园等,建设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空间。同时大力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建筑垃圾,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同时积极协调明基公司,对辖区各村周边道路、村内街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及其他卫生死角的各类积存垃圾,进行转运;并在辖区主要路口进行监控,重拳整治渣土运输抛洒、偷倒乱倒等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按照市里关于农村安全饮水的统一部署,狠抓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农村供水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百姓可以饮用放心水。

【企业】 2020 年末辖区单位共有430个,个体工商户1012个。

医疗卫生】 2020 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5 个,有床位474 张,专业卫生人员336名,其中执业医师16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教育】 辖区内有幼儿园16 所;小学2 所,在校生2387 人,专任教师126 人;初中1 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98%。

【信访司法】 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信访工作制度,落实了信访排查稳控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排查的同时,做好居民信访事项排查化解工作,化解历史积案3件。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以公安、司法为依托,其他部门协同参与的信访排查稳控调处机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形成了党工委领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2 起,办理民生诉求283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2020 年全街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1 起,调解成功121起。调解成功率为100%。和平街道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7 人,解除49 人,没有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表33 2020年和平街道村级、社区情况一览表

【民政】 2020 年新增城镇11 户14 人,户内加入3 人,农村2 户2人,户内加入3人。申请残疾人生活补贴34;低保护理补贴11 人;非低保护理补贴23 人。为50 人次申请了临时救助,为16 户低保户申请了住房补贴。为52位老人申请了高龄补贴。为2 名60 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申请优抚。十一期间走访2 名烈士遗属和1 名边防在役士兵家属。

【计划生育】 全街共流出人口数158 人,流入人口数247 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率达到100%。《婚育证明》查验率达到100%,流出流入人员登记率达到了100%。倡导并推进了“温馨宣传、贴心服务、连心教育”的工作模式,加大宣传投入,在村醒目位置粉刷了标语2 条,2020 年,全街宣传品进村(社区)率达到了100%,入户率达到了95%,下发宣传单5000 余份,开展了以“7·11”协会纪念日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受益群众达千人。

【安全生产】 自觉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加强责任落实,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街道年初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领导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并召开街道党委扩大会议认真分析研究辖区安全生产形势,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对策。完善了街道2020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作为防范事故的有效举措,作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有力抓手,力争在排查的过程中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全街现共有安全生产经营单位818 家,其中:A 级单位30家,B级单位26家(幼儿园17 家,养老院9 家),C 级单位762家。年初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以及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严格按照检查内容进行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排查幼儿园、养老院安全生产工作6 次。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3次,排查了人员密集场所33 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762 家。成立我街消防工作委员会,招聘消防文员1名已上岗并开展各项消防工作,赴辖区单位消防安全指导16家。

【疫情防控】 发挥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村组干部及包保单位作用,采取电话追踪、入户走访、卡点排查、张贴通知等形式,逐户逐人深入排查,随时掌握境内外返梅人员情况,及时进行核查登记。对公安、卫健局等推送的大数据信息能够做到及时核查,及时反馈,努力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排查24860户,排查出境内外返梅人员5473人,并将核查信息及时向市卫健局进行反馈。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推送、悬挂条幅、粘贴政府公告、致居民一封公开信、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全街累计悬挂条幅2480 多条,制作宣传板208块,5个微信公众号、所有网格微信群推送疫情通告和防控知识,推送信息6000多条,发放致居一封公开信1.8 万份,在楼宇门张贴通知6万多张。

【脱贫攻坚】 坚持以未脱贫户稳定脱贫、监测户防止返贫和边缘户防止致贫为重点,突出抓好饮水、医疗、教育、住房、产业扶贫等方面的重点任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包括住房、饮水、教育、医疗以及收入等都有了可靠保障。筹集资金3500 元,对被鉴定为C 级危房的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现住房进行了危房改造。对1 名在校中职学生落实“雨露计划”补贴1500 元,对1 名贫困残疾学生实施了送教上门。新建村卫生室厕所1 处。为15 户重新打了深水井,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水质检测都达到饮用水标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全部纳入了农村养老保险,为5户15 人未脱贫人口进行了低保提标,建立实施了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防止返贫和致贫的救助保障政策。六是产业扶贫。在吉林金燕农牧公司产业项目基础上,帮助未脱贫户投资7.5 万元实施了种养合伙项目,为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申请了18 只羊的养殖项目,为未脱贫户和监测户申请了市级产业项目分红4.25 万元。筹集资金11.7万元,对贫困户人居环境进行了整治。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都达到了5000 元以上。全街3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29 户实现稳定脱贫,未脱贫的5 户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均收入都达到了7800 元以上,到2020 年10 月份,未脱贫户5 户14 人已按程序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生态环保】 按照全市生态环保统一部署,对秸秆禁烧、植树美化环境等工作进行落实。加大对辖区各村秸秆禁烧督查力度,组织秸秆禁烧巡逻98 车次、280 人次、安装5 支高音喇叭、悬挂条幅10条、深入农户宣传《关于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76 份;同时利用春季种植时机,根据辖区村庄区位特点、自然条件等,充分利用村部广场和环村路,实施环村美化建设。

【党建】 重新划分网格64 个,选优配强楼栋长167名(无物业小区36 名,有物业小区131 名)。拟在铁西一品打造党群服务站示范点。以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党建+志愿服务’——创新多元共治合力,助推社区治理”“推进部队家属楼老旧小区改造及引入物业公司工作进程”“党群同心志愿同行—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等五个书记项目。创新基层治理,实行红色物业服务“三单制”服务社区群众,协调吉热集团推进红色物业,将辖区内无物业小区三供一业纳入长热集团管理,建立服务供需对接机制,研究解决民生实事百余件。将党建网与治理网深度融合,按照“便于组织发挥作用、便于党员参加活动”的原则,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建网络,实现社区网格党建全覆盖。坚持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深度融合进行研究部署,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共建驻区单位为基础、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模式。

(孙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