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科技研究国家队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科技研究国家队

【摘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通化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是吉林省南部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区域研发中心。通过以上项目的运作,极大的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现代科研院所的基础,一步步向“农业科技研究国家队”迈进。市级项目5 个,组织申报2020 年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获批2 项;申报通化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 项,获批3 项;申报通化市重大项目研发人才团队1项,获批1项。

【机构与人员】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通化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院长潘金国,副院长李光发、王佳友、曹国鸿。编制153 名,现有职工114 人。共有党员80 人,其中在职党员60 人。科技人员95 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46 人,中级27 人,初级22人。博士1 人,硕士34 人。省、市拔尖人才5 人,国家重大科技贡献者中青年专家6 人、先进个人共1 人。院内设有水稻所、玉米所、大豆所、综合所、植保所、信息所、测试中心、生物所等8 个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育种、栽培及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工作。是吉林省南部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区域研发中心。通化市农科院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始建于1940 年。全院占地面积66.67 公顷,建筑面积2.13 万平方米,净资产3510 万元。

【科研项目】 农科院围绕能给农业发展带来突破性科学命题组织攻关,通过承担国家产业体系水稻试验站和玉米试验站项目,开辟海南南繁基地、整合现有资源等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计划内科技创新项目。同时,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积极进行资源嫁接和智力嫁接,形成科研经济与基层实践的良性互动,开展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合作项目,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通化试验基地。通过以上项目的运作,极大的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现代科研院所的基础,一步步向“农业科技研究国家队”迈进。2020 年全院在研项目15 个。市级项目5 个,组织申报2020 年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获批2 项;申报通化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 项,获批3 项;申报通化市重大项目研发人才团队1项,获批1项。通过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相关的科研内容。

【科研成果】 2020 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通化市科技进步奖1 项;通过吉林省审定品种17个。多渠道、多方向的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工作,开通热线电话,组织安排科技人员成立新农村建设服务团,累计为4万人次提供技术咨询,发放技术说明书18 万张。近年多次荣获省、市级“科技普及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普法、保密、统战、综合治理工作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积极推进扶贫工作。

【科技服务】 开展双日捐、金秋助学、抗洪抢险、科技扶贫等献爱心捐赠活动;每年抽调技术骨干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帮扶低保户提升科技种田水平,每年赠送良种千余斤,使众多贫困户低保户受益。走访贫困户50 余户,发放慰问物资及捐款。

(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