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战略导向对跨职能协调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战略导向对跨职能协调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跨职能协调则是维持组织内部不同组织主体间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为此,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会发起成立工作小组来沟通、谈判和协调工作,并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能。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假设:H5:战略导向能有效推动跨职能协调。

战略导向是基于对外界环境和内部资源的认知理解,代表着企业为了长期的增长和最终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Hitt,Dacin,Tyler&Park,1997)。其中存在对不同战略活动的潜在影响,以及为了实现相对应的目标而对创新需求可能存在的影响。例如,通过对人力资本、财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来影响不同部门在经营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如果企业拥有很明确的战略导向,则企业更容易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计划来推动不同部门实现互动。企业的战略调整大都也是出于技术上的重大革新、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未来趋势的准确预测或是自身的经营压力。在战略调整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形成集体行为和受企业目标影响的个体行为,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跨职能协调则是维持组织内部不同组织主体间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在企业实践中需要考虑不同部门的整合来与战略选择实现有效匹配。例如,通过技术研发部门与市场部门之间的有效整合可以在不同的产品创新阶段都对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产生较大的正向作用,从而对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张永胜、刘新梅、张若勇,2008)。

在战略目标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被细分到具体的业务单元中,只有企业系统内的部门之间同向合作、相互配合,减少或避免内耗,并提高相关要素和相关系统在协同工作中的工作效能,并产生互补效应或协同效应,才能使系统功能放大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Lawrence&Lorsch,1967)。跨职能协调实现机制一般包括协同机会识别机制、协同价值预先评估机制、沟通机制、要素整合机制、支配机制和反馈机制等,并通过管理协调来实现企业组织系统的耦合。所涉及的协调各战略实施活动单元的相关工作包括:进行组织权力等级层次的划分,吸收各战略活动单元共同参与,让其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等。为此,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会发起成立工作小组来沟通、谈判和协调工作,并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能。同时,企业内部整体的管理机制也会进行有效调整来实现与企业内部的组织协同。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组织管理体制在管制方式逐步向一体化演变,在形式上虽然分立有较多子公司,实质上实行全面一体化运作,母公司则作为一个协调单元来调整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合作来满足战略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假设:

H5:战略导向能有效推动跨职能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