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组织变革理论与执行介绍

组织变革理论与执行介绍

【摘要】: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指组织变革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在组织变革中,如何控制变革的全过程,如何得到变革的满意结果,西方许多组织行为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变革过程的理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认识到组织确实需要变革。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的组织行为学家对组织变革程序持不同的见解,但他们论述的实质是大致相同的。组织变革的执行。

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指组织变革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在组织变革中,如何控制变革的全过程,如何得到变革的满意结果,西方许多组织行为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变革过程的理论。下面介绍几种著名的变革过程理论。

1.勒温的“三阶段”理论

勒温认为,组织变革应当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解冻、变革和再冻结。

(1)解冻。在这一阶段中,要激励要求变革的动机。首先,要使组织成员认识到照原来的办法是不可能获得预期效果的。由此就应该否定旧的态度和行为,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要创造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消除变革的心理阻力,使大家趋向变革,加速解冻过程。

(2)变革。这一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变革,使成员学习一种新的观念,形成新的态度,接受新的行为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注意树立变革的榜样,供其他成员学习、模仿、认同与内化,促进变革的进程。

(3)再冻结。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要稳定变革的成果。为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之一,是系统地搜集变革获得成功的客观证据,并把这些情报经常提供给变革的参与者,提高他们参与变革的信心。同时利用必要的强化办法,使已经实现的变革趋于稳定、持久,以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

2.卡斯特的“六步骤”理论

美国管理科学家卡斯特(F.E.Kast)认为,组织变革应分为六个环节。

(1)回顾和反省。本阶段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回顾、反省和批评,对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为变革做准备。

(2)觉察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认识到组织确实需要变革。

(3)分析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现有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

(4)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可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方法进行评定讨论,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5)实施变革。这是具体行动的阶段,即根据选择的方法和行动方案,实施具体的变革。

(6)根据实施的效果进行反馈。检查、评定变革效果与原计划有无差距。如有问题,根据上述步骤再次循环。

3.凯利的“三阶段”理论

心理学家凯利(J.Kelly)认为,组织变革的步骤包括诊断、执行和评估三个阶段,如图13-1所示。

图13-1 变革过程三阶段示意图

(1)诊断。诊断的第一步是调查现状,包括重新审查组织结构、岗位责任、管理制度等,对用户及市场进行调查,对员工心理及态度进行调查和测量,对组织管理的效率进行调查,如利润、成本和经营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诊断的第二步是对调查材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现实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差距,据此精确确定需要变革的具体问题和将要达到的目标。最后,制订可行方案。

(2)执行。执行过程的第一步是当组织提出明确的变革方案及方案的评价标准之后,具体进行变革方案的选择;第二步是围绕选定的方案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最后,采取切实行动,落实变革计划。

(3)评估。对变革的结果与变革的目标进行对比,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不断进行调查,并把调查到的结果加以反馈。

4.薛恩的“六步骤”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薛恩(E.H.Schein)提出的关于组织变革的步骤和方法,同卡斯特提出的步骤和方法虽说大同小异,但更重视信息的传递过程,并指出了解决每一个过程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薛恩提出的适应性变革循环的理论,将适应循环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洞察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中产生的变化,使之成为主动变革的起点。组织可以经常用市场调查、顾客心理调查和民意测验的办法及时了解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

(2)向组织的有关单位提供组织内外环境变化的确切情报资料;准确判断情报资料,以便提出变革方案。

(3)根据输入的情报资料采取行动,进行变革。例如:变革组织内部的生产过程。

(4)减少或控制变革生产过程而产生的不良作用。

(5)输出由于变革而产生的新产品及新成果等。

(6)经过反馈,进一步观察外部环境状态与内部环境状态的一致程度,评定变革的成果,分析以后如何改进的办法等,以便修正变革方案,再进行下一步循环。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的组织行为学家对组织变革程序持不同的见解,但他们论述的实质是大致相同的。我们把这些观点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可知组织变革的程序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问题。

(2)组织诊断。

(3)组织变革的执行。

(4)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