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冲突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往往与管理者采取何种态度和策略有直接关系。企业冲突管理的特殊策略主要有两种:1.正常时期适度促进建设性冲突对功能正常性冲突,管理者要加以利用,而不是消灭它,甚至在过于和谐的组织中,要刻意去促发一些冲突。要求群体为有限资源进行竞争,从而刺激冲突的产生。良好的沟通是激发良性冲突的最好办法。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讲求平等、重视沟通,有利于良性冲突的产生,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023-08-02
冲突是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行为,它的发生是企业组织内外某些关系不协调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冲突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激化和行为对抗。当前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与资源分配的竞争性、工作内容的依赖性与工作地点的分散性之间矛盾的加剧,以及跨职能的任务团队及产品组织的出现,组织冲突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有效地进行冲突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者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甚至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课题。
美国管理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管理者平均花费了20%的工作时间处理各类冲突。因此,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及进行冲突管理已成为同决策、沟通一样重要的管理技能。管理者要能够把握冲突管理的基本模式,及早预见冲突的出现,规避恶性冲突,激发良性冲突,并能针对各类具体冲突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于拥有不同的思想和经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共享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视角,通过相互交流,可以激发、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利用建设性冲突,避免破坏性冲突,让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在企业中更好地融合起来,创造真正和谐的企业。
1.企业冲突的主要形式
企业冲突的主要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任务型冲突。主要指工作的内容与目标方面的冲突。
(2)关系型冲突。主要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产生的冲突。
(3)过程型冲突。主要指在工作完成过程中的冲突。
研究表明,关系型冲突一般都是功能失调的。因为人际关系冲突中固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敌对都会增加冲突并降低相互理解的程度,因此阻碍了群体内的正常竞争。低水平的过程型冲突与适中水平的任务型冲突都是功能正常的。如果工作过程的冲突过多,必然影响群体的发展。企业员工对谁将承担工作任务产生争吵,或有意拖延时间,或企业员工对工作任务模糊,都属于功能失调性冲突。适中的任务型冲突总是对组织的绩效起积极影响的,因为它激励人们思考,帮助组织发展得更好。
在企业组织里,普遍存在于中高层管理者的冲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目标型冲突。因各自确定的或理解的目标不一致而导致的工作冲突。
(2)情感型冲突。因个性或对事物不同感知、理解而导致的差异造成的表面抵触现象。需要冲突双方或多方的积极沟通和了解,增强信任,加固感情基础,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
(3)强势型冲突。它是指冲突双方中的一方凭借着自己的绝对优势对另一方进行强行压制而发生的冲突,在管理过程中极易引起下属的反感甚或反抗,影响工作效率。
(4)背景差异型冲突。它是指冲突双方或多方由于个性、立场、价值观、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冲突,需要管理者能够“求同存异”,尽力寻求“交集”。
(5)实质型冲突。它是指冲突的双方或多方由于规章制度、职责任务、方法、程序、工作的分配等问题而引发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企业中最常见,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或者可以在事先得到预防。
2.企业冲突产生的原因
了解冲突的起因,既有利于管理者对症下药,克服消极影响;也方便管理者因地制宜,激发适度的冲突以利于组织的健康发展。
企业冲突的一般原因可概括为以下方面: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个人或群体价值观的不同、个人文化与组织文化匹配的不协调、组织沟通的不畅、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竞争、企业组织结构上的功能缺陷、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分配上的不信任和不合理、个人与组织及社会目标统一下的对立等。
有关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的文章
组织冲突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往往与管理者采取何种态度和策略有直接关系。企业冲突管理的特殊策略主要有两种:1.正常时期适度促进建设性冲突对功能正常性冲突,管理者要加以利用,而不是消灭它,甚至在过于和谐的组织中,要刻意去促发一些冲突。要求群体为有限资源进行竞争,从而刺激冲突的产生。良好的沟通是激发良性冲突的最好办法。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讲求平等、重视沟通,有利于良性冲突的产生,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023-08-02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很多,组织规模、组织战略、环境因素、技术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战略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组织的变化。美国管理学家琼·伍德沃德在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对技术与组织设计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总之,工作流程的不确定性、任务的不确定性以及任务的相互依赖性的技术因素会影响组织设计。同样,技术因素在创立团队和部门,授予权力和责任以及需要建立正式的联合机制方面也会影响组织设计。......
2023-08-02
企业冲突管理的一般策略可概括归纳为五种。回避作为处理冲突的常见对策,其前提是这种冲突没有严重到损害组织的效能。这种处理冲突的策略,其实质是借助或利用组织的力量,或是利用领导地位的权力形式,或是利用来自联合阵线的力量。......
2023-08-02
良性冲突是指双方目的一致而手段或途径不同的冲突。恶性冲突往往是由于双方目的不一致而造成的。这类冲突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往往是不利的。趋避式冲突,又称“正负冲突”。但对冲突基本类型的了解无疑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更复杂的冲突情况。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之间、直线与参谋之间以及委员会内部之间的冲突是最为典型的团体冲突。......
2023-08-02
例如,忽略冲突,回避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关系,一方愿意做出自我牺牲。迁就方式仅仅导致个体掩饰个体的情感,如果将它作为主要的处理冲突的方式,基本上是无效的。例如,承认在某些看法上是共同的,对出现的问题共同承担责任。在组织中,提倡采取合作的方式解决冲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冲突能够导致冲突方的积极感情以及对绩效和能力的积极自我评价。......
2023-08-02
有研究指出,语义的理解的困难、信息交流不充分以及沟通渠道中的“噪音”,这些因素都构成了沟通障碍,并成为冲突的潜在条件。研究进一步指出,沟通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增加冲突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群体规模和任务的专门化程度,可以成为激发冲突的动力。有证据表明,严格控制下属行为的领导风格,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参与和冲突之间呈正相关,这显然是因为参与方式鼓励人们提出不同的意见。......
2023-08-02
Luo等[83]对离心泵空化流动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进口边位置对离心泵空化性能的影响,验证了适当延伸叶轮叶片的进口位置及加大叶片进口安放角能改善泵空化性能。Lu等[100]对离心泵空化诱导的振动和非稳定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泵内空化数值模拟研究,目前已成为泵空化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3-06-15
目前领导有效性理论在西方占统治地位。情境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不仅决定于素质与行为,而且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工作环境的制约,严格地说是三方面因素的动态组合和综合效应。领导方式连续带理论认为,不能抽象地从其中选择某一种模式作为最好的,或者说某种模式是最差的。菲特勒认为,领导有效与否,主要决定于三种情境因素:职位权力。卡曼认为,四分图理论提出的“高工作”、“高......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