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的你一定对工作压力不陌生,压力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巨大的压力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可能导致偏头疼、消化系统紊乱、皮肤疾病、高血压和心脏病,还会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调查发现,常见的职场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国外研究证实办公楼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压力,封闭的场所会使人精神紧张、容易疲倦。其中,难处的同事关系位列压力源之首。......
2023-08-08
引起人们工作压力的原因多种多样,理解这些压力因素和他们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很重要。导致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两类: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
(一)导致压力与工作有关的因素
任何工作环境几乎都可能成为压力的起因,工作场所中的种种压力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美国,全国性调查显示大约25%的员工都遇到各种各样由压力引起的问题,几种组织因素是员工压力的主要源头。图5-1显示了七个主要与工作有关的压力因素。
图5-1 影响工作压力的因素
1.工作负荷
对许多人来说,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他的工作,就可能产生压力。当管理者或员工没有能力来达到某些工作的要求时,就出现了工作超负荷。许多工作可能使员工处于角色超负荷状况。调查发现,工作超负荷或“被迫卖力工作”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工作太少也可能产生压力。有些人的工作量太小以至于在工作中感觉度日如年。因此,许多人发现低负荷情景也具有压力性。管理者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自己的工作没有挑战性时则试图去干涉下属的工作,事必躬亲,如此很可能降低管理者自己由于无聊产生的压力,但却增加了被上级持续监督的下属的压力。
2.工作条件
差的工作条件是另一类重要的压力源。极端温度、高噪音、光线太暗或太亮、辐射和空气污染都能引起员工压力,导致员工的工作绩效降低,甚至可能显著下降。
其次,工作要求繁重的旅行和长距离往返也将导致员工产生压力感。主要是因为它扰乱了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使员工的生活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这些员工的朋友少,难以寻求社会帮助。当区域流动是工作变换的组成部分时,这种流动就会具有更大的压力,被迫流动的员工及其家庭可能感到对工作失去控制,并且经受着工作环境中难以预料的困难。
此外,新的技术虽然很明显对社会和某些个体有利,但也会因技术革新和现有知识过时造成工作压力。企业通过技术变革来取得竞争优势,结果它的员工发现自己的知识和工作技能过时了。这时,同样体验到压力的员工中的一部分可能会重新接受培训,获得能使他们适应更高技术要求的技能。而另一些员工可能默认这个无法避免的事实而到其他行业中做拿低报酬、低技术要求的工作,对这部分员工来说,由于技术的更新导致的工作更换总是不舒服的。
3.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
在工作中,若对一个人有不同期望和要求,可能产生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则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了解不透,不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都是与工作相关的特别重要的压力源,给员工造成工作压力。许多员工都遭受过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的痛苦。对他人行为负责和缺乏机会参加影响其工作的重要决策是员工角色具有压力的其他方面的原因。
4.职业生涯发展
与职业生涯计划和发展相关的主要压力源包括工作安全度、提升、调换和发展机会。员工在提升过慢(没按照期望的进度提升)或提升过快(提升到超过个人能力的工作岗位)时都会感到压力。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很多组织不得不进行结构重组,与之相伴的是工作、团队、部门以及整体的变动,由此,员工常常会产生许多与职业生涯有关的担心:我会下岗吗?我能胜任新的工作吗?我能得到提升吗?很明显,员工们在这些方面的担心充满了压力。
5.人际关系
小组和团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有很大影响。一个人与同事、上司和下属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和相互交往是组织生活极重要的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达成个人和组织目标。当人际关系不好,就成了压力源。例如,一项对从事秘书工作的员工的研究表明,受到其他人侵扰——吵闹的同事、响亮的电话铃、其他人在周围进进出出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尔虞我诈,相互算计,也会给管理者和员工带来压力。与同事人际关系的好坏还可能影响员工如何对其他压力源作出反应。换句话说,人际关系既可能是压力之源,也可能是帮助员工对付压力源的社会支持力量。
6.攻击性行为
一类令人恐惧的工作压力源是工作场所过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常以暴力或性骚扰形式出现。对员工造成实际的生理或心理伤害的攻击性行为称为工作场所暴力。一个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组织中几乎25%的组织报告说某员工遭到了生理或心理的攻击甚至被杀害。每年几百万员工面临各种形式的暴力,从身体攻击到威胁或其他各种形式的骚扰。在工作场所受到暴力或暴力威胁的个体更有可能体验到负面的压力反应,包括较低的生产率和较高的缺勤率。当前组织中的暴力水平是需要重视和处理的工作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工作场所中第二个主要的过度攻击性行为称为性骚扰。性骚扰是指不受欢迎的、有着性意味的接触和交流。伴随着工作场所暴力,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管理者明显有很大的责任尽力防止性骚扰发生。当发生性骚扰时,管理者应该坚决制止和处理此类行为。
7.工作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冲突
人在一生中扮演着许多角色,如工作人员、家庭成员等,这些角色可能出现冲突并导致压力,如员工希望与家庭成员呆在一起的愿望与他必须工作以促进其事业发展的愿望相冲突。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是双职工,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和家庭角色冲突越来越严重。
(二)导致压力与生活相关的因素
员工的个人生活往往对日常工作有着显著影响。如果个人生活正常,他们的情绪是乐观向上的,他们会精力充沛地耐心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假如员工日常生活中存在某些问题,他们在工作时会感到紧张和精力不集中,小小的工作问题就会使他们变得愤怒和暴躁,神经变得很脆弱,容易陷入悲观失望之中。
在员工感受到的压力中有不少是来自于个人生活的。虽然个体的个性、年龄、性别、经历和其他特征的不同使其处理压力的方式不同,但是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重大改变,如被解雇、离婚、家庭成员的死亡等,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健康也因此受到极大打击。当然,许多人没有这样重大的变化,但在短期内经常发生的事情也能对个人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了研究这种现象,T.H.霍姆斯(T.H.Holmes)和R.H.拉赫(R.H.Rahe)及其在华盛顿大学的同事们发明了一个方法,为定量测量人们一年的生活变化情况提供了一种工具,见表5-4。其中的43项不同事件根据它们产生的典型压力的大小排列,得分越高,生活事件压力越大。把过去一年里所有发生的事件加起来,就能估计出他们所经受压力的大小。假如一个人在一年中的总压力得分超过200分,第二年他将有50%的可能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霍姆斯和拉赫的这种工具能够预测和压力相关的疾病。
表5-4 不同生活事件的压力数值表
值得注意的是,霍姆斯和拉赫表中列出的事件既包含不愉快的事件,如儿女离家、婚姻纠纷等,也包含愉快事件,如个人的突出成就、假期等。生活压力源的这种双重性质证明它们包含正负两方面的体验。例如,假期对一些人来说是相当有压力的,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相当放松和令人充满活力的。此外,认为不愉快的事件仅是不良影响的观念也是不正确的。人们能够处理不愉快的事件,也能从体验不愉快的事件中成长。他们也能享受愉快的事件的正面影响和刺激,如辉煌的成功、假期或获得新的家庭成员。
知识卡片5-3
到底谁的工作压力更大
近年来,工作压力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普遍关注。许多调查机构纷纷进行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姑且不对这些调查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单单是把这些调查的结果罗列出来,就颇有一点工作压力“大比拼”的味道。
1.高层管理者压力大。2004年,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联合《财富》中文版对1576名高级管理人员所作的调查显示,近70%的高级管理人员感觉自己当前承受的压力较大,其中21%认为自己压力极大。男性高级管理人员自我描述的压力明显高于女性,最高管理层压力大于部门经理。高级经理人的压力来源主要是个人责任、人际关系和角色冲突三个方面。
2.职业女性身心更疲劳。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网上调查方式对415位北京的公司白领进行调研,结果发现:职场男女工作压力大体相同,但女性的身心疲劳高于男性。职业女性的身心更疲劳,这与女性同时承担更多的家庭压力有关,也与女性面临压力的自然反应表现和应对压力的疏通方式不够积极有关。
3.北京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压力远大于普通人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对北京市的2500位中年高级知识分子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3.3%的被调查者有工作压力,而普通人群有工作压力者的比例是53.6%。科研教学任务重、强度大是工作压力来源的首位。另外,中年知识分子往往有较大的抱负和追求,争取更大的学术成就也就成为他们重要的工作需要,若得不到满足,这方面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4.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沉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经过网上调查,出台了《中国会计人工作压力调查分析报告》,用真实的数据描述中国目前会计人的工作压力情况。结果显示,会计人的压力处于“压力明显”程度的占85 %,处于“压力大”以上程度的占60%。知识更新居工作压力首位。注册会计师压力更突出。
到底谁的工作压力更大?这也许是一个永远的谜团。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工作压力是管理者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对工作压力形成的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解。
有关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的文章
身在职场的你一定对工作压力不陌生,压力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巨大的压力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可能导致偏头疼、消化系统紊乱、皮肤疾病、高血压和心脏病,还会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调查发现,常见的职场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国外研究证实办公楼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压力,封闭的场所会使人精神紧张、容易疲倦。其中,难处的同事关系位列压力源之首。......
2023-08-08
机体内部因素即内因,有些内因可直接引起疾病,另有一些内因如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和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增强等可作为条件而促进疾病发生。如妊娠早期患风疹时,风疹病毒可损害胚胎而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吸烟、酗酒使胎儿畸形发生率升高等。近年来,在肿瘤普查中发现,心理因素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2023-12-04
然而,土壤的盐碱化有时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样的盐碱化即次生盐渍化。在开垦盐碱荒地过程中,受土壤盐碱化的严重危害,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水库的渗漏是造成灌区次生盐碱化的重要因素。地下水位过高除了导致土壤盐碱化以外,还直接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植物的生长。......
2023-11-30
虽然环境因素主导的疾病在总体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但是这类疾病或死亡原因永远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当一种传染病流行时,同样接触了传染源,有的人发病而有的人不发病;有的人病情重而有的人病情轻,其中就有基因多态性的因素。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创伤,在不同个体身上的表现不同,其中也有基因多态性的因素。食物短缺时,人们对饥饿的耐受力有很大差异,耐受力差的人死亡率更高,其中仍然有基因多态性的因素。......
2023-11-03
进入初三阶段,学习节奏更紧张,学习压力更大,不知道是因为学习紧张,还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小雪居然长出了白头发。看着镜子里不断映入眼帘的白发,小雪很忧愁,也生怕同学们发现她的白发,乃至给她起外号。妈妈看到小雪的样子,问小雪是不是不舒服,小雪伤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是不是看起来和你年纪差不多呀,我都有白头发了,害得我看起来像老了二十岁!”......
2023-11-19
那些在前两次调查中被确认为工作压力沉重的公务员心理长期受压,他们患心脏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68%。另一方面,大脑和心脏之间存在反馈回路,大脑的学习、情绪及记忆等区域与心脏的跳动密切相关,精神压力会导致大脑调节心脏的功能失去平衡,进而增加了患者患上心脏病猝死的几率。......
2023-11-06
心理学家发现,企图逃避压力,会极大降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快乐。逃避压力还会带来孤独。针对日本同志社大学学生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时间流逝,逃避压力的想法,能够引起联结感和归属感的下降。那些说试图逃避压力的人,在接下来的10年内,更容易变抑郁。重要的是,逃避压力比研究开始时出现的任何征兆和困难都更好地预测了抑郁、冲突和负面事件的增多。参与者无论起点怎样,接下来的10年,逃避压力的倾向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2024-01-19
在此情况下,起动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它是柴油机燃料系故障的预防重点之一。柴油机顺利起动,关键在于喷入气缸的柴油能否与被压缩的空气迅速组成可燃混合气和及时点火燃烧。因此使进入气缸的空气被压缩后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是保证柴油机顺利起动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柴油机起动困难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一个因素所致,有时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2023-0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