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器乐训练中所使用的都是简单易上手,人人都能很快学会,没有过高的技能技巧要求的乐器。由于奥尔夫器乐训练是作为嗓音训练和动作训练的拓展,而不是以乐器本身的演奏为最终目的,因此奥尔夫器乐演奏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器乐演奏。......
2023-08-02
课例引导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木偶游戏帮助幼儿认识身体各个部位,并进行动作练习。
2.培养幼儿的默契与合作意识,使其体会音乐与动作结合做游戏的乐趣,从而乐于参与游戏。
二、教学准备
活动场地、音乐播放设备、一个提线木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他特别乖巧听话,让他走,他就走,让他做什么动作,他就做什么动作。现在老师把这个好朋友请出来,我们一起来和他做游戏吧!”
(二)活动部分
1.初步了解,引出主题。
(1)教师从身后取出一个提线木偶,用提线木偶做表演,与幼儿互动:拉线晃动木偶的胳膊、腿,使木偶“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握握手;再次拉线,使木偶“跳”到幼儿身边,摸摸、亲亲幼儿。
(2)请幼儿描述木偶的动作特点。
2.示范玩法,激发兴趣。
教师与一名幼儿示范玩法:请一名幼儿当小木偶,教师用一根“隐形的线”把幼儿的胳膊提起来,上下动几下,再用“隐形的线”使幼儿摇摇手、踢踢腿、弯弯膝盖等。老师引导扮演小木偶的幼儿深刻体会身体相应部位的变化,并启发其他幼儿仔细观察“小木偶”的身体变化,了解游戏规则。
3.感受音乐,趣味游戏。
(1)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一人扮演“提线”的人,一人扮演木偶。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特点做动作:第一小节扮演“提线”的人做“提线”动作,第二小节扮演小木偶的人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后面小节以此类推。
(2)一段音乐结束后,两人可互换角色继续做游戏。
(3)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并适时做出指导。
4.幼儿游戏展示。
请一组幼儿表演提线游戏,教师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和评价。
四、教学指导
1.在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当教师或者幼儿扮演“提线”的人“提拉”扮演小木偶的幼儿的某一个身体部位时,可配上语言提示,让该幼儿明白自己被“提拉”了身体的哪个部位,从而增加动作的准确性。
2.幼儿做游戏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如果某组幼儿做出了非常独特的动作,教师可以鼓励该组幼儿做示范表演,以增加活动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理论介绍
一、动作训练的内涵及目的
(一)动作训练的内涵
奥地利当代舞蹈教育家哈塞尔·巴赫说过:“舞蹈是用身体在空间里演奏音乐,身体是动作和舞蹈的工具和乐器。”可见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也可以说,音乐是声音在时间内进行的舞蹈。奥尔夫动作训练就是运用人的身体动作、心理和生理因素创造出丰富饱满的动作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使人在视觉上欣赏到富有美感的动作的艺术。
(二)动作训练的目的
正如达尔克罗兹所说,“在音乐学习中,幼小儿童是通过身体大肌肉的随乐动作来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形成音乐概念,掌握音乐技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正是融音乐、动作、舞蹈、语言于一体的动作节奏教学。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身体的动作反应,以此来训练音乐节奏感的教学方法。这种音乐教学具有以下目的:
1.促进身心平衡。奥尔夫将动作和音乐教育相融合,能对幼儿进行感性和理性、身体和心理的综合平衡训练,进而培养幼儿身心的自控平衡能力。
2.培养听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律动是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规律、有节奏地用身体做出来的动作。它要求幼儿首先专注地听音乐,培养听的洞察力,能够分辨音乐,然后通过动作把音乐表现出来,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
3.发展表现力和创造力。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即兴用身体动作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比如声音的高低、走向及强弱变化等,这就需要有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即兴表演能够促进幼儿自我表现和创作的欲望,是最简单有效的培养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4.训练节奏感。儿童期是通过动作训练节奏感的最佳阶段。人的动作本身就富有节奏动力,因而可以将身体作为乐器,通过动作使幼儿体验和发展节奏感。
5.培养音乐感。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强弱、速度、节奏、音质、音色,以及音乐的情绪、风格、乐句、曲式结构等,均可由动作反应进行训练,用身体动作将音乐“演奏”出来。这种音乐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理解音乐,培养音乐感。因此,这种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总的目的是唤醒幼儿的本能,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二、奥尔夫动作训练的课程内容
奥尔夫课程体系中的动作训练分为指挥、声势、律动、舞蹈、戏剧和游戏等。
(一)指挥
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指挥被称为“报时表演”。奥尔夫在其《学校音乐教材》中提到,指挥犹如中央报时器,从节奏的角度带领着整个表演队伍。奥尔夫要求全体人员最终都能接受指挥的指令,因此全体人员都应将指挥练习与相关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结合起来,或者与朗诵练习、歌唱练习和器乐演奏练习结合起来。
(二)声势
声势即以人体为天然的乐器,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运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动作姿势。这种动作姿势由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构成,称为“古典声势”,也是最基本、最经典的声势。这四种动作姿势在四部合唱里对应着女低、男高、男低、女高四个声部。现在人们还根据非洲、拉丁美洲以及美国本土的民间歌舞增添了新的声势,如拍胸、拍头、拍臀,以及音色丰富的踢踏声势。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反应能力等,深受幼儿喜爱。
(三)律动
律动是有节奏的跳动、有规律的运动,是指人们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以身体的方式表达出的一种感觉。律动首先需要表现的是音乐元素,即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情绪的变化,然后才表现音乐的情感。也可以理解为音乐是主体,律动是方式。只有身心都投入到音乐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才会更精确。
(四)舞蹈
舞蹈是使用身体完成各种动作的一种表演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舞蹈演员首先要表达的是角色的情感,并不要求准确地表达音乐元素。演员的动作要根据角色的需要来创编,不受音乐结构、固定音型的影响。
(五)戏剧
戏剧是演员以对话、歌唱或做动作等方式将某个故事或情境表演出来的艺术。常见的戏剧表演形式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而产生了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等各具特色的戏剧形式。奥尔夫在专业作曲领域创作了融音乐、舞蹈、语言于一体的音乐剧,形成了独特的奥尔夫风格,享誉世界乐坛。
(六)游戏
奥尔夫认为,针对儿童的音乐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应具有游戏性,不应只是单纯的音乐课。在游戏中学音乐,儿童能更好、更快、更有乐趣地学习音乐元素,发展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比如可以在每一课堂的热身环节安排1~2个小游戏,通常有手指游戏、身体游戏、音高游戏、力度游戏、嗓音游戏、语气游戏、声势游戏和韵律游戏等。
课例体验
律动游戏——我的身体会唱歌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身体各个部位。
2.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说出身体各个部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即兴创编的能力。
3.通过律动游戏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和反应能力。
二、教学准备
活动场地。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身体
1.教师和幼儿围坐成一圈。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的身体特别神奇,很有魔力。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它有哪些魔力吧。那么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老师指的都是身体的哪些部位。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身体吧。”(教师指自己的脚、肚子、手等,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小脚、肚子、小手等。)
2.教师按照顺时针方向请幼儿依次指出他们的身体部位,并尝试让所指的身体部位发出声音。一名幼儿表演时,其他幼儿可以模仿。
(二)感知身体
1.教师根据游戏中的念词向幼儿提问,请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身体部位发出声音来回答(图3-1):
我们的脑袋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我们的小脚可以发出哪些声音?
我们的肚子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小手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我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我们的舌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我们的牙齿可以怎样发出声音?
…………
图3-1 感知身体
2.游戏活动“你问我答”。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一起念读图谱,并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发出声音。引导幼儿熟悉图谱,体会图谱的含义。
(2)具体做法为:教师按照二拍子的稳定拍,提出问题;幼儿用跺脚两次予以回答,节奏
;后面以此类推。
(3)教师打乱图谱中身体部位的顺序后提问,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使相应的身体部位发出声音。
(三)发现身体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发出不同的声音,并按照二拍子的稳定拍进行律动游戏的创编,如幼儿念
,随后做出两次打响指的律动动作。
四、教学指导
1.在课例体验过程中,如幼儿出现拍律不稳定、节奏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
2.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启发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用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增强对身体的感知。
拓展练习
1.说一说奥尔夫提出的动作训练音乐教学包括哪些内容,思考奥尔夫动作训练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2.实践本节课例中的教学活动,体会奥尔夫动作训练的乐趣。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文章
奥尔夫器乐训练中所使用的都是简单易上手,人人都能很快学会,没有过高的技能技巧要求的乐器。由于奥尔夫器乐训练是作为嗓音训练和动作训练的拓展,而不是以乐器本身的演奏为最终目的,因此奥尔夫器乐演奏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器乐演奏。......
2023-08-02
(一)节奏朗诵奥尔夫认为,音乐最基本的元素是节奏,旋律由此产生。歌唱是离不开嗓音的,在奥尔夫嗓音训练中,歌唱活动的形式极为丰富,歌唱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2023-08-02
图13-4图13-5二、蛙泳技术(一)身体姿势蛙泳时,身体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是随着手、腿动作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三)臂部动作现代蛙泳广泛采用高肘、快频率。收手结束时,肘关节低于手,上、前臂成锐角。武装泅渡主要采用蛙泳。蛙泳通常是划一次臂、蹬一次腿、呼吸一次。学会蛙泳后,应进行长距离锻炼,增强体力,提高技术。......
2023-11-03
但是正规的奥尔夫乐器比较昂贵,自制乐器能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人。(二)自制乐器的作用奥尔夫认为,每一个儿童都可以成为自娱自乐的音乐家,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天地里取材,引导他们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因此自制乐器的过程对于儿童音乐教育来说是必要的内容。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显示,许多幼儿都对鼓类乐器非常感兴......
2023-08-02
但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使用小组曲一般不限制其类型,因为奥尔夫推崇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所以在其教学中运用各国、各地民歌创编的新型组曲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通常在学习每首组曲中的小乐曲时,会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建构音乐的方式,即从一个短小的动机出发,逐步添加各种音乐元素......
2023-08-02
(二)分解法与完整法舞蹈技术技巧动作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随着动作技术学习程度的加深,其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对不同程度的技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分解法与完整法也是舞蹈技术训练中运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运用分解法与完整法时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先分解练习后完整练习的顺序是舞蹈技术训练的一般顺序,但必须注意对动作分解的合理性。......
2023-11-19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回旋曲学习与创作,既可以丰富幼儿有关回旋曲结构构成的方式、音乐特性等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回旋曲音乐,也为他们创编回旋曲打下基础。......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