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导建构式教学模式 - 新课程中的教学(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导建构式教学模式 - 新课程中的教学(3)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导建构式”教学模式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呢?下面以海口景山学校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资源型教学软件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整体策略与流程范式。基于资源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软件课堂活动的成功实践证明,“学导建构式”教学模式应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导建构式”教学模式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呢?下面以海口景山学校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资源型教学软件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整体策略与流程范式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五册中的讲读课文,介绍了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先讲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再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生动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讲西沙群岛如同祖国的“南大门”,岛上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她。课文结构严谨、条理分明、语言优美。与课文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指出,三课时教学;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有层次的表述手法。

小学语文讲读课文一般教学思路是划分段落层次,读,讲,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模仿写作训练。但是,教材信息量与质的有限性以及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弊端使教与学显露机械、枯燥、单一等严重缺憾,教师的因材施教与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也不能实现。

海口景山学校研制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育软件,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开发的、基于信息资源、具有电子教材属性与结构功能的第三代教育软件。它以丰富生动地表现西沙群岛风光美丽、物产富饶的视频与图像资源库,创设出符合教学目的与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启发式学习情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现代教学思想。

我们根据“学导建构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思想,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育软件课堂教与学的策略思路。

整体策略:

激情导入、观察感知——重点切入、滚动推进——学生自主、情境学习——教师导引、多媒体支持。

显然,整体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对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思想、模式等无疑是一种严峻挑战,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与创造性: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灵活便捷的信息技术支持,富于启迪的学习情境。学生自学(自我感知、自主思考)、自练(读、说、写)、自评,教师全程导引、全面帮助。一节课40分钟,学生多种感官全面感知、自主建构,学得轻松自如、学得“乐而忘返”。

《富饶的西沙群岛》软件不仅围绕教与学的目标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而且有助于学生在理想的学习情境里快乐、高效、自主地学习。基于资源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软件课堂活动的成功实践证明,“学导建构式”教学模式应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