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的合理性特征,通过与操作性教学目标相比较而具有以下特征。既要对这种复杂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使其增强合理性,也要承认这种复杂目标的存在价值。综合而言,反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可以从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多维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的期望值和价值,以及对教师自我认识、精神的价值等角度来考量。......
2023-08-05
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批判地审视和分析自我对数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对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对经验的认识,发展自我专业水平,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反思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学实践行为、教学经验的反省,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教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都与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新教育理念。这些变化必然对数学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特别是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数学目标的陈述方式等提出了新要求。而数学教师对这些新理念的领悟,新观点的接受,新要求的落实,不是通过短期的学习就能达到的,必然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转变过程,必然要经过实践——反思——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内容进行反思,还要在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实施后进行多层次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和重组,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再编排,对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造重构的过程,是教学设计更加优化的过程,也是实现教学设计创新的过程。它能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增大教学效益,还能促使教师从“经验性”教学走向“合理性”教学。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追求。教研如何找到课程改革中的位置教研人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也不是单纯的教育实践主体,但是他们曾经有过丰富的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深入的行为思考,因此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或预见到教师容易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能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迅速为教师解决问题、解答难题、提供帮助。课程改革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的改革,教研工作者对原有课程框架、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的熟悉,为他们参与、指导课程改革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课改为教研工作者施展才能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课程改革实验前期的各类培训,为各级管理者和教师参与课改实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又难以使学校教师一次性地完全吃透课程改革的内在的、丰富的、动态的内涵。在课改实验中,面对教育教学的目标、结构、内容、方式、管理和评价的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教材,会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免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他们希望得到来自各级教研人员的指导和帮助。教研员必须先行领悟课程改革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重构评价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对教师进行指导。
教研员还应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实现在传统教研方式基础上的突破,如各类网上教研活动、虚拟网上教研室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在同等条件下,要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这样,教研员才真正起到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操作者之间的纽带作用。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研工作者与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工作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
第一,教研员是教师课改实验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研员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吸纳实践的例证,以完善对课程理论的理解、证明和修正,进一步指导教师的实践。而教师在与教研员的交往中,摆脱过去教学过程中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低层次反复,提升其教学研究水平;
第二,教研员是课程改革理论工作者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中介,是理论的验证者和实证材料的提供者,起着对理论的消化、对实践的引导作用,他们将课改理论运用到现实中,内化并因地制宜地细化、改造和丰满这些理论;
第三,教研员与各级教育行政工作者共同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指导、管理和评价,他们依据国家、地方对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共同指导、管理和评价地区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并通过这一过程的导向,进一步引导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
课改对教研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教研员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往往比较复杂,相关因素较多,某个具体问题往往会演变为一个涉及面较大的问题。要研究并解决问题,第一,需要不断地回归理论,重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对策,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寻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第二,要亲身参与教师的课改实践,与广大教师共同构建。
有关新课程中的教学(3)的文章
教学目的的合理性特征,通过与操作性教学目标相比较而具有以下特征。既要对这种复杂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使其增强合理性,也要承认这种复杂目标的存在价值。综合而言,反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可以从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多维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的期望值和价值,以及对教师自我认识、精神的价值等角度来考量。......
2023-08-05
实践性知识不是指导教师某一个具体行为的某种具体的知识,而是在实践中经过确认有效并以整体性教学信念的形式发挥作用。教师的信念是一种为人有用的信念,并包含批判反思的维度。本研究一直使用使用理论这个概念,便于和宣称理念对称,但需明了和有的专家所说的缄默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师信念有相通之处。最理想的状态是宣称理论和使用理论一致,以及人的思想和行为是......
2023-08-05
当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在各地学校掀起了热潮,不仅反映了传统体育教学体制与方式的改革,也是我国对体育锻炼重新认识的反映。一部分学校扛着“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生体育”的大旗,却继续走在传统教学的老路上。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体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领会快乐体育乃至终身体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将快乐体育的精髓融入各种复杂的教学环境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实际困难。但快乐体育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2023-11-18
此种思考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杂乱无章的、不受意识控制的意识流式思考相对,是有意识思考,具有寻找行为背后假设及与后果之间关系的探究性质的思考,也就是针对教学实践当中的经验的思考;从反思的来源分析,反思是内生的,教学反思是意义生产的过程,教师通过反思使自身的各种经历成为有意义的体系;从反思的功能来看,教学反思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整合的过程。可见,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心理机制。......
2023-08-05
反思性教学的完整实践过程由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组成,把这三个阶段运用在声乐教学中,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形成比较清醒的反思意识,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反思的举措,用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反思并有效地调控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标志。声乐教师通过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对策,以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是合理的,两者的结合对声乐教学的开展有促进的作用。......
2023-10-18
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统考是广州市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一次学业终结的水平性考试。这里以《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单元复习备考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该系统进行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单元的练习试题,并把这些试题通过系统添加到试题库中。2.学生自我测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对《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单元进行一轮复习以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知识,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自我测试。......
2023-08-04
(一)绝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的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二)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是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作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三)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2023-10-31
在课堂教学的一次次尝试中,通过梳理和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以下三个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教学策略:创设新旧知识链接的情景,在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知识生长点......
2023-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