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如何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如何

【摘要】:而且,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可见,自主学习是与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截然对立的,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地、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根据我国学者余文森的研究,自主学习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自主学习表明学生进行的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积极的学习意愿。而且,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第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可见,自主学习是与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截然对立的,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地、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学习

学习的过程除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活动,这就提出了探究学习的要求。探究学习的特点,首先是问题性与真实性。问题情境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因而,探究学习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探究学习往往是针对当下某一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它要求为学生提出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其次是过程性与开放性。它注重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同时它具有开放性,它不以某一固定答案为标准,而是提供了开放的、多元的价值选择,这种开放性尤其体现在评价方面。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合作,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进行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个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他们彼此间的了解与理解,并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最后,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自我反省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课程、教学、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变革。而教学观念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枢纽”,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践基础,因此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