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的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教育的形式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教学方法的大锅饭、一刀切、一锅煮,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它作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所以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以诱发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024-01-31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根据我国学者余文森的研究,自主学习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自主学习表明学生进行的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积极的学习意愿。而且,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第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可见,自主学习是与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截然对立的,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地、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学习
学习的过程除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活动,这就提出了探究学习的要求。探究学习的特点,首先是问题性与真实性。问题情境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因而,探究学习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探究学习往往是针对当下某一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它要求为学生提出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其次是过程性与开放性。它注重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同时它具有开放性,它不以某一固定答案为标准,而是提供了开放的、多元的价值选择,这种开放性尤其体现在评价方面。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合作,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进行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个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他们彼此间的了解与理解,并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最后,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自我反省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课程、教学、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变革。而教学观念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枢纽”,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践基础,因此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有关新课程中的教学(3)的文章
转变学生的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教育的形式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教学方法的大锅饭、一刀切、一锅煮,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它作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所以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以诱发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024-01-31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学习方式不甚理解,尤其是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应用有误解。关于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针对传统课堂过于偏向接受式学习而讲的,不能理解只有用了探究式才体现新课程理念。......
2023-08-01
二000年刚颁发语文教学新大纲,去年又出台“课程标准”;前两年刚推出一套新教材,今年又推出一套更新的教材。新课标最本质的东西是以人为本。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不限于课本,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课标规定初中毕业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在260万字以上,背诵诗文不少于80篇。......
2023-08-01
杜威将传统学习方式称为“静听”课程。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的学习方式。“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自主探究中,各组进行有计划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探究”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2024-01-31
而就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而言,它的准确由来时间,目前已经很难考证,当前已有的文献并没有就现代“学生”一词出现时间有明确的记载。因此,现代“学生”的概念是蕴含在古代“学生”概念之中,随着教育形式的改变而渐渐地形成现在的意义。学校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及深远的影响,其中,非常鲜明的一点儿是赋予了学习者以“学生”的身份。......
2023-10-21
关于学习方式的本质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进行了为数不多的讨论,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可以归纳为“生产方式说”、“认识方式说”和“存在方式说”三种观点。“生产方式说”强调学习方式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对应关系,学习方式是与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范畴,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加深了对学习方式的认识。“认识方式说”认为,学习究其本质是一种教学认识。学习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之一。......
2023-10-25
(三)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学习指导基于“导学卡”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了课堂对话和互动,带来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化,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从单一的听讲模仿,发展到基于生活经验和学习资源的辨析、质疑、讨论,实现了师生间思维结构认知图景的对话和互动。......
2023-08-08
新学习系统架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学习空间、学教关系、学习方式这三方面的变革,达成对原有学习系统的转变与改进,让学生能真正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实现“想学、能学、会学、乐学”的办学理念。(一)让学习空间更加泛在、非正式美国信息技术专家Knirk.F.G将学习环境定义为:“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显然,这一定义将学习环境限定为学校和家庭中的物质因素。......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