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多元化管理思维

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多元化管理思维

【摘要】:会展场馆的多元化发展,是近年来会展业多元化发展的全新内容,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中石化、中石油积极开拓其他类似于“卖菜大军”等业务,使之成为会展场馆开拓新业务的重要途径。在2021年8月前后,国内又有一批会展中心用作新冠疫苗接种的“方舱医院”,这是对2020年武汉“方舱医院”组建和2021年台风“烟花”期间务工安置工作的最新延续,突出了会展场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元化功能。

会展场馆的多元化发展,是近年来会展业多元化发展的全新内容,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例如,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自从举办G20杭州峰会后进入实质性的运营以来,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城市会客厅”与“第六代会展场馆”的概念,在会展的综合化运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执着推进“智慧会展”建设,引领会展场馆运营的新潮流。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唐雪认为,打造“第六代会展场馆”,就是要以场馆为引擎,构建会展小“生态”,同时以会展为抓手,服务产业大“生态”,不断开发场馆的流量价值、最大化区块溢出效应,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会展生态圈,推动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带动区块经济升级[10]。

显然,在互联网时代,场馆运营不能只是停留在买卖展位与收取门票等简单的传统运营思路上,而是要动足脑筋撰写如何用足“流量”“数据”“资源整合”等文章,要善于在营销上创新,善于在多种经营中强化管理和服务优势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从现实看,场馆的主要设施是固定的,但运营思维与发展空间却可以有很多差异。国内主要会展场馆值得更深层次地洞察客户全新需求,以更超前的服务理念、更生动的服务体验、更丰富的服务清单、更全面的会展活动、更显著的服务效率面对会展利益相关者,以全新姿态进入新一轮的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明显的是,随着国内会展场馆建设的方兴未艾,国内主要会展城市会展场馆正在进入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

纵观世界会展领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会展场馆其管理和运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模式(代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二是政府和市场结合型模式(代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三是市场主导型模式(代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11]。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主要会展场馆在新的发展形势中到底应该形成怎样的战略思维,以及采取何种运营模式,显然需要有更多的全新境界。“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在当下的会展业发展中显然都在发挥一定的作用。如何结合中国自身的发展国情,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会展场馆发展道路,是当下会展场馆深度发展的重要话题。相对而言,国内会展场馆的建设比较迅速,场馆的前期规划与科学论证环节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一定程度更加剧了场馆之间的竞争。既要保证相关场馆的经济效益,又要维护城市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秩序,这显然并不容易,但没法回避。

会展场馆是会展业兴盛与发展的基础设施与载体,会展场馆经营绩效与运营水平在很大意义上可以作为指标用来衡量各地会展业发展水平,它直接关系着多数会展利益相关者的效益水准。如何立足中国国情与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借鉴世界知名会展中心的成功运营经验,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与特定地域特色的“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新路子,至关重要[12]。从这样的角度看,会展场馆的多元化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各大会展城市主要场馆的高层管理者需要更多地注重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与自身场馆发展的强烈互动,从城市会展发展的高度优化会展管理秩序,从多维角度提高场馆出租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中石化、中石油积极开拓其他类似于“卖菜大军”等业务,使之成为会展场馆开拓新业务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看来,多数会展场馆在展会期间主要靠餐饮服务商完成餐饮接待业务,殊不知这也是大中型场馆的主要利润点之一,并且可以对餐饮过程进行更大程度的控制。让更多的观众在场馆停留,充分关注流量经济,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国内会展场馆需要重点突破的难题之一。

会展场馆还有一种新功能正在不断得到挖掘,那就是场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地震、新冠肺炎疫情、台风洪水等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明显的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洪山体育馆和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等武汉相关场馆被临时征用,作为“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原本是解放军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一种可移动医疗空间,机动性好、部署快速、环境适应性强,因此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紧急医疗救援任务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紧急状况下,会展活动自然无法开展,而此时武汉的主要场馆与其他场所迅速扮演了“方舱医院”的角色,与“雷神山”和“火神山”一道,守护着武汉。另外就是2021年的台风“烟花”期间,浙江各地会展界面对步步紧逼的台风“烟花”,迅速开放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浙江展览馆、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宁海县会展中心等会展场所,以最快的速度调集生活必备物资,最大限度地保障在建项目务工人员的安全。在这样的精心部署下,仅仅是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一个场馆,就转移了辖区在建项目工地24000余名务工人员,安置面积达到了7万平方米,整个集中安置工作迅速有序,在整个台风期间的工人转移临时避险工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此外,还有与会展业发展相关的不少高星级酒店也加入了抗御台风的大军,为浙江防台防汛工作贡献了力量。在2021年8月前后,国内又有一批会展中心用作新冠疫苗接种的“方舱医院”,这是对2020年武汉“方舱医院”组建和2021年台风“烟花”期间务工安置工作的最新延续,突出了会展场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元化功能。

总体而言,会展中心等主要场馆自然都有各自的功能,但在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可以主动形成发散型思维,以更接地气的行为实现会展场馆的多元化,不断思考“会展场馆在活动档期还可以做什么”“会展中心在突发事件当中可以有什么功能”等话题。换句话说,场馆在当下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深入挖掘资源潜力,不断提升综合场景价值。显然,如果企业能经常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场馆的整体运营思路将会更为全面与成熟,场馆的各类功能将会发挥得淋漓尽致,自然各场馆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中就能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平时企业一直担心的相对较低的出租率就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也就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大大小小的会展场馆,充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当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相关场馆会显得比以往更为主动。按照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唐雪的说法,就是要“更有数据思维和收益管理思维”。另外,与之相适应的各类配套酒店,也值得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思考,以“多元、融合、共创”的态度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更全面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