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会展业标准化建设动态与前景

中国会展业标准化建设动态与前景

【摘要】:在此基础上,省市层面的会展业标准化建设也开始有所成效。大多数省市在会展业标准化发展方面鲜有行动,而包括浙江在内的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却在这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浙江、陕西和福建三省先后分别设立了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陕西省会展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福建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省在省市层面已经走在中国会展业标准化建设的前列。

相对于国家层面的会展业标准化建设动态,行业标准也逐步有所启动,如商务部管理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工信部管理的轻工行业标准(QB)等。在团体标准方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积极探索将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模式导入至团体标准化工作。2018年12月,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成立了会议目的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此基础上,省市层面的会展业标准化建设也开始有所成效。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各省市在这方面的作为相对比较悬殊。大多数省市在会展业标准化发展方面鲜有行动,而包括浙江在内的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却在这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浙江、陕西和福建三省先后分别设立了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陕西省会展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福建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市会展业标准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呈现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鲜明特征[13]。当然,这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会展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浙江省标技委)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省级会展业标技委。浙江省在省市层面已经走在中国会展业标准化建设的前列。2010—2021年来,浙江省标技委共发布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6项。其中《会展行业管理与服务规范》(DB 33/T—2020)省级地方标准是全国首个会展地方标准,在研地方标准2项。浙江省标技委高度重视宣贯应用工作,注重标准化成果转化,在标准化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14]

此外,其他不少省市在早期也制定了很多标准,如上海制定了DB 31/329.1—2019《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1部分:展览馆、博物馆》等8项地方标准;广东制定了DB 44/T 699—2009《展览场馆服务质量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广西制定了DB 45/T 683—2010《会展服务规范》、DB 45/T 684—2010《会展场馆安全管理要求》[15]。十分明显的是,这三个地方制定的相关标准都和当地对应举办的世博会、广交会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密切相关,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体而言,中国会展业标准化的起点低,速度相对缓慢,向国际看齐的规则意识仍然比较欠缺[16]。各地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情况虽有所起步,但还远远有待于深入开展。国内会展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不高,现有的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难度。会展业多个层面的标准数量情况相对悬殊,展览标准相对较多而会议标准不够健全,其他会展活动的标准更是欠缺。标准制定的参与方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数量与质量上得到有效提升。标准化试点工作值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