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学文言文]林积的故事 —— 国学精选读本

[国学文言文]林积的故事 —— 国学精选读本

【摘要】:[国学文言文]林积,南剑人。又揭其名于室曰:“某年月日,剑浦林积假馆。”到了蔡州住过的旅馆,看见了林积写下的文字,立即回头到大学访问林积。林积去了县府,把珍珠全部给了商人,县官让商人分出一半珍珠给林积。商人不能勉强,拿出几百贯钱到佛寺作大祭祀,为林积祈祷福禄。林积后来考中进士,官做到了中大夫。

[国学文言文]

林积,南剑人。少时入京师,至蔡州,息旅邸。既卧,觉床第间有物逆其背。揭席视之,见一布囊,其中有锦囊,又其中有锦囊,实以北珠数百颗。明日询主人曰:“前夕何人宿此?”主人以告,乃巨商也。林语之:“此吾故人,脱复至,幸令来上庠相访。”又揭其名于室曰:“某年月日,剑浦林积假馆。”遂行。

商人至京师,取珠欲货,则无有,急沿故道,处处物色之。至蔡邸,见其牓,即还访林于上庠。林具以告曰:“元珠俱在,然不可但取,可投牒府中,当悉以归。”商如其教。林诣府尽以珠授商,府尹使中分之。商曰:“固所愿。”林不受曰:“使积欲之,前日已为己有矣!”秋毫无所取,商不能强,以数百千就佛寺大斋,为林君祈福。林后登科,至中大夫。生子乂,字德新,为吏部侍郎

本文出处 选自《厚德录》。《厚德录》共四卷,主要记载北宋时代品德高尚的事迹。

作者简介 李元纲,字国纪,钱塘人,南宋作家。

补充注释

①南剑:又称剑浦、剑州。

②蔡州:在今河南汝南县。

③锦囊:彩色丝织的袋子。

④北珠:一称“东珠”,为北方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颗大光润。

⑤牓:通“榜”,指林积写在蔡州旅馆的文字。

⑥投牒府中:向官府打报告。

⑦吏部侍郎:吏部长官的副职。

文意解读 本文的人物思想性格写得十分鲜明感人,作者记叙林积高尚品德的事迹时,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选取典型事例,重点描写他在旅店“拾珠”和想办法“还珠”这件事,并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其襟怀坦白、拾金不昧的品质和精明干练、认真负责的精神。

[国学现代文]

林积是南剑人。年轻时要去都城汴梁。到了蔡州,歇息在旅馆,已经睡下,感觉床席子底下有东西抵触他的背部。揭开席子看,见一个布袋,布袋里有彩色丝织袋,丝织袋里又有个丝织袋,装满了北方的珍珠有好几百颗。第二天,林积问旅店老板说:“前天晚上什么人住在这里?”旅店老板把住宿的人告诉了他,本是大商人哪。林积告诉店老板:“这个人是我的老朋友,如果再来,希望让他来大学访问我。”又在室内写下了他的名字:“某年月日,剑浦林积借宿旅馆。”才走。

商人到了京城,拿珍珠想卖,一看却没有了珍珠,急忙沿着原道,处处寻找珍珠。到了蔡州住过的旅馆,看见了林积写下的文字,立即回头到大学访问林积。林积详细把情况告诉他说:“原来的珍珠都在,但是不可以徒然取走,你可以向官府投递公文(报告),应当全部归还给商人”。商人依照他的教导。林积去了县府,把珍珠全部给了商人,县官让商人分出一半珍珠给林积。商人说:“这本来是我的心愿。”林积不肯接受,说:“假使我想要珍珠,前天已经是我的所有啦!”一点儿都没有拿。商人不能勉强,拿出几百贯钱到佛寺作大祭祀,为林积祈祷福禄。林积后来考中进士,官做到了中大夫。生了儿子林乂,字德新,做了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