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心理学: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社会心理学: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摘要】:印象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对印象的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印象形成的模式又是如何的呢?(一)平均模式平均模式:它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相对前两个模型而言,加权平均模型能够解释的现象范围更广,它是我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

印象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对印象的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印象形成的模式又是如何的呢?目前存在三种假说,每种假说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一)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the averaging-model):它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我们把认识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例如,梅子和小王第一次约会时,就发现小王是一个真诚、聪明的人。于是他们有了第二次的约见,梅子又发现他还是一个朴素、大方的人,可是就是少了点幽默感。那梅子对他的两次印象会有什么不同吗?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心理品质在社会交往中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因而应对不同的品质赋予不同的分值。真诚、聪明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心理品质,我们赋3分;而朴素、大方是比较优秀的品质,我们赋2分,缺乏了些幽默感是负性品质,我们赋-1分。梅子对小王的总体印象见表4-2。

表4-2 梅子对小王的印象

平均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们认为某人很好,可是随着交往的深入,越来越觉得此人没有开始认为的那么好。

(二)累加模式

累加模式(the additive-model):指人们对他人片段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

如果依然按照前面假设的例子,小王留给梅子的印象分就是:

3+3+2+2-1=9分

也就是说,随着我们了解这人越来越多的特征,包括缺点在内,我们对他的印象会越来越好。

增加模式似乎可以较好地解释这种情况:我们对一个人越熟悉就越喜欢他,虽然我们明知他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三)加权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型(the weighted average-model):这个模型是N.安德森(N.Anderson)于1968年提出来的,按照这一模型,人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比如,对科学家而言,智力因素的权重大;而对演员来说,则是吸引力的权重大。相对前两个模型而言,加权平均模型能够解释的现象范围更广,它是我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

加权平均模式的两个作用影响:

(1)先行信息加重作用。认知主体在形成印象时,并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身上的所有特征。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征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处理方式。

(2)消极否定信息加重作用。指人们在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与正性信息相比,对负性信息会给予更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传达消极否定信息的特征比传达积极肯定信息的特征更能影响印象的形成。不管一个人具有其他什么样的特征,一种极端否定的特征会使人产生一种极端否定的印象。所以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告诉你某位卓越的领导者是个“骗子”以后,不论你对这位领导的其他特质有多少认识,你对他的评价都不会太高。